第132章:尋常的交鋒(五千)(1 / 2)

羽箭迸發!伴隨著那如硫酸一般幽藍色的液體噴出,濺射到鐵箭上,冒出陣陣白煙。

那些踏浪而來的怪物被擊中之後的痛呼一聲,有不少直接跌落浪潮之下被活活淹死。

沒錯……被淹死……

混血鮫人是一種可怕的兩棲生物,這些沿海的鮫人盡管可以如魚一般短暫的在水下行動,狩獵和祭祀,但大部分時候還是生活在濕潤的沼澤地或是茫茫大洋中四麵臨海的小島或珊瑚礁中。

如果長時間呆在海中意識又陷入昏迷,那麼它們很有可能再也不會有醒來的機會,被魚群所吞沒,成為大海的養料。

據說在最幽暗深邃的海底大洋中,那些真正的純血鮫人們在那裡建立了富麗堂皇的海底城市。

它們可以自由的在水下生活,不再會受氧氣和壓力的束縛。它們在海底的龍宮中祭祀著已經沉睡了不知道多少萬年的可怕主宰。

龍宮偶爾也會迎來一些除了鮫人以外的客人。

他們是被選中者,大袞們在地上的祭祀,通過了三重誓言的考驗。

鮫人們將提前得到啟示,然後上岸找到這些幸運兒們,並將他們帶入海底朝聖,接受在海底沉睡的無上大能的轉化與恩賜。

鮫人們蜂擁著攻了上來。

哪怕它們的血脈並不純凈,智力低下,宛若野獸,但卻足夠殘忍野蠻。

巨大的浪潮剎那間淹沒了整個海港,吞沒掉了塔樓,雖然這海水很快的便重新退回了海中。

但卻留下了一地揮舞著鋼叉,流著涎水,數量幾乎無窮無盡的鮫人。

它們狂笑著,那銅鈴一般巨大的,如魚一般的褐黃色的圓眼閃爍著殘忍的光芒。

渾身如鋼鐵般的鱗甲散發著腐爛的惡臭和魚腥味。

手中的漁叉不僅僅是海中捕獵的道具,此時也變成了它們劫掠傷人的武器。

人類的女性在它們眼中更是難得的珍寶,它們熱衷於讓人類女性誕下它們的後代,以此來稀釋體內鮫人的血脈,削弱海底的那個可怕之物對它們無意識召喚,成為海底祭壇上它們親愛的父神盤中的美餐。

也是為了增強自己的獨立性,以便於與海底的那些真正的純血鮫人們抗衡。

被它們掠奪的女子和孩子都被拋入了身後的水中,在背後的海麵上隱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生物的輪廓。

那個生物是如此的巨大,近三十米長的身體上站滿了興奮的鮫人,它們用漁網將水中婦孺捕撈上來,放在著巨大生物的背上。

然後迅速的駛離海岸,向無垠的大海中無數原始的小島駛去。

四周都是茫茫的大海,被鮫人們捕捉的人們的隻能絕望的看著越來越遠的岸邊,意識到這可能這是自己這輩子最後一次看到家鄉的海岸,紛紛痛哭了起來。

“備倭兵!列陣!列陣!迎敵!”

在港口駐紮的備倭兵們迅速的反應過來。

千戶於轄掙紮著從剛剛迎麵洶湧撲來,幾乎砸的他暈厥的海浪中艱難的站起。

他轉神,看著周圍的一片狼藉,鮫人們四處掠奪,掠奪人畜作它們的牧群。

他反手用金瓜砸碎了一個手持魚叉向自己獰笑著重來的鮫人的腦袋。

萬幸,它們的魚頭固然堅硬,但比之於百煉鐵錘還是差了一些。

明廷力士用鈍器砸下,依然能夠讓它們的體驗到一把腦袋開花的感覺。

潔白如水的腦漿噴濺了出來的,與的它們的周身的惡臭不同,這些清澈的液體散發著陣陣清香。

在當地漁民的傳說中,鮫人的腦漿乃是上好的寶藥,有病治病,無病延年益壽,以至於的不少內地的豪商為此一擲千金,當地的漁民為獲取暴利,趁著夜色出海,用漁網勾矛,以家庭為單位,捕殺落單的鮫人,取其腦髓,賣於沿途懷揣重金牽來購買的豪商。

“射——”

終於,備倭兵們從倉促的襲擊中回過了神來,他們穿戴好了甲胄,戴上了自備的鐵盔。

拿起身旁幸存的,未被海水打濕的火藥和火槍,排成兩排,開始射擊迎麵而來的鮫人。

隨著火銃炸響,加速的鐵丸迎麵近距離的打進這些鮫人的身體之中。

鮫人們倒地哀嚎,如鋼鐵般的鱗甲被徑直掀開。

露出其下流著膿水散發著惡臭的腐肉。

然而這些鮫人的生命力驚人,哪怕是身體被洞穿,隻要不是打到頭顱心臟等關鍵部位,他們都能從地上的再度的爬起,

手提魚叉再度戰鬥。

“將火器長矛給無甲之人,有甲的備倭兵掏出短刃,跟我來!”

於轄大吼一聲,天上大日的透過烏雲,打在他周身的甲胄之上熠熠生光。

出陣的多是明軍的備甲的之士,手提雙錘長斧,身披重甲的力士。

隨於轄的沒入陣中,護住中央排成兩列,手持兩道三米長的矛兵的兩翼。

這些山東明兵不過五百餘人,但哪怕麵對十倍於自己之敵的,皆是戰鬥意誌高漲,於轄見之,不由得在心中再感嘆一句天子聖明。

因大同之變和征討西南的變賣逆賊思家的財產。

天子下令朝廷優先償九邊及沿海各地正在同鮫人作戰的明軍的錢糧。

並向各地派出禦史攜帶著天子個人的獎賞撫恤前線軍民。

各地禦史以朝廷的名義,每到一地,如果糧餉虧錢太多,所帶金額不足,便向各地豪門大戶立出字據借糧借錢,定下利息和歸還期限。

豪門大姓自然是不能不允。

沿海各衛終於在今年擺脫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原本骨瘦如柴的兵士的身體也逐漸堅實了起來,鮫人肆虐,不少人興高采烈的領了這些年虧錢的糧餉後,先是給家裡改善了下生活。

隨後便湊錢為自己準備了一套甲胄。

鮫人作亂,家人在此,無法逃脫,自然是保命要緊。

這也是這登州海港五百備倭兵中竟一半人都有甲胄的原因所在的。

工部的所配給的布甲,雖然近兩年質量的有所提高,但鮫人攻擊勢大力沉,沿海的官兵還是更喜歡外著鐵甲,內穿多層布衣作為緩沖。

與鮫人貼身而戰,若無甲胄,麵對鮫人銅頭鐵骨,周身鱗甲如鐵,無疑是的要的吃虧許多。

兩翼短兵相接,血肉橫飛,兵器與鐵甲撞擊在一處,發出陣陣火光。

而中央,披著布甲掛著鐵片,手握的長矛的明軍已然列好陣線。

人們屏息凝神,兩排長矛矛尖並舉,後方是弩手火銃手和弓手伺機射擊。

來了……

鮫人們麵對這明廷的矛陣,眼中顯然閃過幾分的忌憚。

明軍所用長矛,多是接近三米,比之鮫人手中的魚叉要長上將近一半。

但那鮫人長老考慮到自己這邊的鮫人的數量接近對方十倍。

隨即自信了起來,立刻命人命鮫人同樣列陣迎擊的。

不過相比於人類,大多數的混血鮫人們智力低下,宛如野獸,唯有祭祀和輔祭拿著鞭子抽趕,連聲訓斥,方才勉強的排成一排。

手持魚叉向前沖去。

看著眼前鮫人如潮水一般湧來,咆哮著,將手中魚叉朝著麵前明軍陣列刺去。

備倭兵久與這些鮫人海寇打交道,此時還算鎮定,並列而行,手中長矛翻湧,鮫人近身,神色平靜的看著魚叉迎麵刺來,卻無人能躲,也無人敢躲。

明兵應聲倒地,隨即被拖到後方,一人持矛頂上。

以明軍槍兵訓練之法,列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

剎那間那沖在前方,近身陣前的鮫人便被的後排明軍手中蜂擁而來的長矛插入鱗甲的縫隙,眼睛,魚鰭的等部。

長槍在體內亂刺,攪碎內臟,搗出腦漿,鮫人身上頓時出現了大小十餘個洞口,被刺成刺蝟,七竅流血倒地,一動不動,顯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這注定是一場有關勇氣的較量的,雙方為保住戰力,全都擠在狹小的陣列中,迎麵而來的便是密密麻麻的長矛魚叉。

真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一人回頭,大眾同疑,一人轉移寸步,大眾亦要奪心,焉能容得或迸或退。

明軍律法森嚴,而如今天子又命兵部核查各地衛所兵士及家眷安置情況。

臨陣逃脫者,務必發法網的捕捉歸案。

鬧市當眾腰斬,全家連坐,男子充軍戍邊,女子老弱充作官奴。

而若是戰死,官府當安置遺孀,安排職務,若有子嗣,成年之前,官府每月發糧救濟,並安排其進入地方豪族組織的私塾中讀書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