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瀟得到了四大衛大將軍的實權,相比於一個月前,權力不可同日而語。先前楊瀟連王顯和張鐮的官職都無法解決,此時大將軍職權在手,自然能辦到。 沒過幾天,楊瀟舉薦王顯擔任四大衛統軍將軍一職。王顯早年在西軍中有官階,兵部的審核異常快速。經過中書省議定,皇帝陛下批準,不到半個月王顯的任命就下發了。張鐮白衣出身,相較於王顯麻煩的多,楊瀟無法授予他太高官職。但是楊瀟已經掌握了大將軍職權,直接任命張鐮為大將軍衛隊副隊長,跟隨楊瀟左右。 中級以上軍官的任命是個嚴肅的問題,楊瀟也不敢做的太過火。大唐立國已近百年,各處官職均是競爭激烈,許多世家子弟拚盡家族關係也難以得到一官半職。楊瀟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四大衛為王顯和張鐮爭取到統軍將軍和侍衛副隊長的官職,已經非常難得。當然了,這全是因為皇帝陛下給予了楊瀟大將軍實權,若是先前那樣有職無權,楊瀟撐死能給二人混個文書就不錯了。 四大衛駐軍在長安城北百裡的迎陽牧場,距離長安不遠。楊瀟蒙皇帝陛下特旨,可以自行安排事務。楊瀟沒有前往駐地,暫時留在長安城中,向安寧公主和兵部尚書等前輩學習處理政務軍務。安寧公主和楊瀟交情不錯,常常帶著楊瀟處理事務。 時間過去了一個月,楊國忠張羅著要為楊瀟找媳婦。原來,楊國忠自打和楊瀟相認之後,見到楊瀟目前仍然獨自一人,他身為大哥自然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 楊國忠找來韓國夫人商議此事,韓國夫人與長安的眾位權貴夫人過從甚密,對於誰家女兒尚未出嫁當然非常清楚。韓國夫人對楊瀟的婚事早有準備,向楊國忠列舉了幾位合適的女子。論及家世高貴、年齡相當就有現成的一位,安寧公主。韓國夫人和公主關係親密,早就有意撮合二人。 楊國忠問道,他二人年紀相當吧。韓國夫人回答,公主年長兩歲。楊國忠擺擺手說道,這個無妨,隻是不知道二人心意如何。韓國夫人聽到楊國忠這樣詢問,麵色略顯失望說道,萬般都好,隻是兩人似乎並無此心,他們也是舊相識,關係親近,隻是不知道為何不似尋常男女那樣。 楊國忠說道,該是安寧公主之故吧,公主畢竟三十有三,若是願意嫁人斷不會到這般年紀。況且公主的妹妹是我家兒媳,真要瀟兒和公主兩人在一起,這輩分可是亂了。韓國夫人認為有道理。 楊國忠繼續問道,可還有別的人選啊。韓國夫人答道,有啊,靖國公的小女兒今年十六歲了,也是到了該婚嫁的年紀。楊國忠說道,家世還是不錯的,他是靖國公我是衛國公,瀟兒是四大衛大將軍,倒也算般配。隻是有一點,靖國公家在太宗朝時顯赫,如今家道也快沒落了,他家的子侄後輩還沒有人當過二品以上官職吧。 韓國夫人答道,卻是沒有。不過我可是見過她家的小女兒,品貌端正,是個伶俐的女子。楊國忠說道,這也是好的,還有沒有其他人選。韓國夫人說道,有啊,魏國夫人的侄女如今也十五歲了,還有趙國夫人的小妹也有十七歲了。楊國忠連連點頭說道,家世相當之人還是有很多的,隻是陛下的女兒大多已經嫁人了。韓國夫人白了楊國忠一眼說道,二弟也是貴妃的兄長,若是娶了陛下的女兒,這輩分實在不好排。楊國忠一拍腦袋說道,方才我還說這個來著,怎麼現在反而忘了。韓國夫人白了他一眼,不再多說。 楊國忠派人邀請趙青鬆來到相府,商議楊瀟的婚事。趙青鬆到府之後,兩人分賓主落座。楊國忠開門見山對趙青鬆說道,趙先生,您是瀟兒的義父,我是他的大哥,瀟兒的婚事你和我可得馬上準備了啊。 趙青鬆早就想過這件事,聽到楊國忠如此開門見山地說出,感到有些難以回答。他附和幾句說道,是啊是啊,不知道相爺是怎麼想的。楊國忠答道,我和瀟兒的三姐一起商議了幾個人選,不知道趙先生是否鐘意。說著,楊國忠將自己和韓國夫人談論的幾個待嫁女子說給趙青鬆聽。楊國忠講完之後又補充道,當然了,這些女子的家人是否同意這門親事尚未可知,但是想來宰相的弟弟應該不會被拒絕。 趙青鬆連連點頭附和著楊國忠,但其實他心中早就有了主意。趙青鬆撫養楊瀟長大,對楊瀟的品行武功了如指掌,自己苦心栽培楊瀟這麼多年,如果能收他作女婿當然是再好不過。趙青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早已嫁人,小女兒馨兒已經十一歲了。趙青鬆有心招楊瀟做女婿,把馨兒許配給楊瀟,隻是馨兒年紀太小,無法婚嫁。 趙青鬆當然不會如此直白的吐露實情,這種事得讓楊瀟先知道,讓楊瀟自己和楊國忠說才叫妥當。於是,趙青鬆假意和楊國忠討論此事說道,有相爺這位兄長為瀟兒操勞,瀟兒的婚事一定非常圓滿,我不過是一介武夫不知道朝廷的禮儀,瀟兒的婚事隻要相爺和瀟兒滿意,我沒有意見。 楊國忠雖然善於察言觀色,但是他終究不是神仙,不會猜到趙青鬆心中所想。聽到趙青鬆並無意見,自己和楊瀟兩人滿意即可,楊國忠心中甚是暢快。他又和趙青鬆閑聊幾句,以公務繁忙為由將趙青鬆禮送出府。 趙青鬆出得相府,心中是既高興又擔心。他確實有意撮合楊瀟和趙馨兒,但是畢竟馨兒年紀太小,楊瀟的心意趙青鬆亦是不知。趙青鬆從未和楊瀟說過這件事,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楊國忠大張旗鼓的為楊瀟籌備婚事,自己必須做出決斷。 趙青鬆心中想著這件事,不多時返回府中。回到家裡,趙青鬆找來王顯商議此事,王顯聽了趙青鬆的想法後很是贊成。趙青鬆得到王顯的支持,心中大定,趕忙再找夫人商議。趙夫人看著楊瀟長大,對楊瀟非常了解。趙夫人說道,我們是看著瀟兒長大的,他的武功品行自不必多說,隻是他年長馨兒許多,年紀上恐不般配吧。趙青鬆笑道,你這才說到瀟兒的武功,怎麼忘記無為功了。趙夫人恍然大悟說道,倒是把這個給忘了,瀟兒年長馨兒二十歲,可是無為功剛好能駐二十年青春,這還真是天賜的緣分。三人又談論起其他事宜,比較楊瀟和趙馨兒的生辰八字,最後都覺得兩人極是般配。 趙青鬆讓王顯去找楊瀟商議此事。按照禮儀趙青鬆應該去找楊瀟年長的親人去談,可是楊瀟目前血緣上最親近的人是楊國忠,楊國忠是怎樣看待這門親事的趙青鬆不敢妄下結論。所以,趙青鬆隻能讓王顯去找楊瀟,畢竟自己方才也和楊國忠說了,隻要相爺和瀟兒沒有意見就可,先看看楊瀟的態度如何。 楊瀟正在研讀安寧公主編寫的官策,看過之後發現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他自幼以修煉武功為主,雖然得到了劉公子半年的教導,但是由於讀書天賦平庸,所以對詩詞文章、政治官場知道不多。楊瀟放下官策,輕輕地揉了揉額頭,剛要端起茶水喝一口,王顯走進書房。 楊瀟見到王顯問道,姐夫,有事嗎。王顯神色有些尷尬,笑了兩聲,搬過一把椅子坐到楊瀟身邊。楊瀟對王顯詢問道,姐夫,你看公主寫的這本官策,其中有好些地方甚是難解,你看看這是什麼意思。王顯心不在此,接過書隨手放在了一邊。 楊瀟和王顯一同生活多年,彼此熟知。楊瀟見他不作回答反而將書本放下,知道王顯有事找自己。 有事?楊瀟又問了王顯一句。王顯說道,今天相爺把嶽父大人請過府去,說起了你的婚事。楊瀟愣了一下疑問道,我大哥?和乾爹說道了我的婚事。片刻後,楊瀟輕笑出聲說道,他們是怎麼說的,是哪家的閨女? 王顯回答道,相爺提及了好多家的女兒,似乎都是王公貴胄家的小姐。楊瀟說道,乾爹說了什麼沒有。王顯說道,爹倒是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說相爺和你鐘意就可,他沒有意見。楊瀟說道,我大哥對我還不甚了解,婚姻大事乾爹也少不了要費心。王顯聽到楊瀟這樣說,麵色頓時一喜。待要說出楊瀟和趙馨兒的事情,話到嘴邊卻是不知該如何說起。 楊瀟和王顯畢竟一塊生活多年,彼此非常了解。見到王顯欲言又止的樣子,楊瀟心中知道王顯還有更大的事要說。 楊瀟笑道,姐夫你今天這是怎麼了,有話不敢說,這可不像你的做事風格。王顯聽到楊瀟這樣說輕鬆了許多暗想,這小子對我還真了解。 王顯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說道,嶽父他老人家對你如何,相比你比我更清楚,他老人家一直有意想收你為女婿,隻是因為馨兒年幼所以一直未曾說起此事。如今情勢不同了,相爺那邊正在張羅你的親事,我過來是問你一問,你怎麼想的。 謔,楊瀟聽完王顯這番話驚訝不已,腦袋頓時有些反應不過來。楊瀟打住王顯說道,姐夫你先停一下,你說乾爹他想招我做女婿,那這樣的話我豈不是要娶馨兒為妻。王顯說道,是啊,爹他老人家如今不是隻有馨兒一個女兒尚未婚嫁麼。 楊瀟說道,可是馨兒才十歲啊,我如今多大年紀。王顯說道,就是這個緣故啊,馨兒一直年幼,所以爹他老人家才未曾說起此事。這次相爺請他過府說起你的婚事,他老人家當機立斷讓我過來。 楊瀟此時已經回過神來,頭腦漸漸恢復了清晰。楊瀟尷尬地笑了一下說道,我還真沒想過有朝一日會和馨兒這孩子扯上婚嫁之事,乾爹他老人家是什麼態度。 王顯反問道,你說呢。楊瀟奧了一聲,明白自己問了一句廢話。他沉思片刻說道,馨兒今年當是十一歲,若是嫁人也得十六歲的年紀才較為妥當,我可是已經三十一歲,年長她二十歲,年紀上甚不妥當。 王顯說道,嶽父嶽母也商議了此事,你到底是有陰陽無為功的,年紀雖長但是相貌身體卻和馨兒極為般配。楊瀟說道,還真是這樣,二十歲的年齡差距剛好被無為功給補上了,這倒也真是巧合。 楊瀟又搖了搖頭說道,還是不行啊,馨兒才十一歲,要到成親的年紀怎麼也得五年之後。王顯說道,這是自然,你能等得了五年時間嗎。楊瀟心中盤算起來,有些猶豫。 過了一會,楊瀟說道,三十一歲與三十六歲又有什麼不同,我等五年也無妨,隻是我大哥那邊我要去向他解釋。王顯說道,相爺深得陛下恩寵,端的是眼高過頂,這件事隻有你能向他解釋清楚。楊瀟點點頭說道,我的事自然由我來解釋。王顯不再多言轉身出門,楊瀟知道他這是去找乾爹回話。 王顯將楊瀟的想法說給趙青鬆,趙青鬆聽到楊瀟同意,心中頓時一塊石頭落地。忽然,趙青鬆想到楊國忠問起自己意見之時自己一番搪塞,楊瀟去向楊國忠說明情況,這豈不是馬上要露餡,趙青鬆心中有些不安。 晚飯之時,眾人一同吃飯。楊瀟和趙青鬆等人都有些尷尬。但是眾人畢竟關係親近,楊瀟率先打破僵局說道,乾爹我明天就去找我大哥解釋這件事吧,拖得太久反而不好。趙青鬆說道,是啊,這件事越快解釋清楚越好。楊瀟說道,我知道該怎樣回答,請乾爹放心。趙青鬆不禁臉上一笑,微微點頭。 第二天,楊瀟來到楊國忠府上,府裡下人已經認識楊瀟,楊瀟徑直入內。楊國忠今日不當值,此時正在和韓國夫人商議楊瀟的親事,楊瀟這就到了。 楊國忠見到楊瀟進門向韓國夫人說道,正好,二弟來了。楊瀟向兄長和三姐簡單的施禮,隨後坐到了楊國忠的身邊。楊國忠說道,昨日我請你義父過府說起了你的婚事,他都跟你說了吧。楊瀟說道,乾爹都和我說了。 楊國忠看向韓國夫人說道,我和你三姐打聽了好些人家,我政務繁忙做的不多,倒是你三姐她可是著實費了一番心思,你看看吧。說完,將幾張紅色紙箋推給楊瀟。楊瀟沖著韓國夫人燦然一笑說道,多謝三姐關心我的婚事,小弟感恩不盡。韓國夫人一擺手說道,自家兄弟說這些做甚麼,你先看看吧。 楊瀟拿起紙箋看到上麵寫著,靖國公女、屬雞生於正月十二辰時,魏國夫人侄女屬狗生於十月初二未時,趙國夫人幼妹屬猴生於臘月十四寅時,居然還有楊瀟的生辰八字,上麵寫著生於臘月二十七寅時。 楊瀟心中有些感動,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辰出生的,楊國忠居然還記得。楊瀟說道,大哥你居然還記得我是寅時出生的,我自己都不記得了。楊國忠擺手說道,你出生的時辰我還真記得,因為金家兩位長輩一直在家中照顧二叔母,你出生非常艱難,我那時印象很深。楊瀟聽到楊國忠說起往事,思緒漸漸飄遠。片刻後,他回過神又翻看了幾下紙箋。 楊瀟將紙箋放回到桌案上對楊國忠說道,大哥和三姐為我的婚事操勞,小弟感激不盡。楊國忠和韓國夫人說道,自家人不用客氣,這是我們該做的。楊瀟也不多客套說道,多謝大哥和三姐,隻是我已經有意中人了。 聽到楊瀟這樣說,楊國忠和韓國夫人都有些驚訝。楊國忠問道,是哪家的女兒,怎麼從未聽你說起過。韓國夫人向前挪了一下身子問道,是誰啊。楊瀟沒法說出實情隻是說道,是學武之人,她品貌都好,小弟對她十分鐘意。 楊國忠和韓國夫人聽到楊瀟這樣說,兩人立刻對視一眼,都想到了安寧公主。楊國忠心中不禁既高興又擔憂。桌案上的紙箋沒有安寧公主,楊國忠不想多生事端方才把公主的生辰八字拿走了。 韓國夫人忽然笑了起來說道,原來是這樣,我說什麼來著,你二人多般配啊。說完,韓國夫人白了楊國忠一眼,走到旁邊的書架上拿出一張紅紙箋,上麵是安寧公主的生辰八字。楊國忠打個哈哈說道,我到底不如你聰明,隻是輩分怎麼論呢?這樣一來豈不是亂了。 韓國夫人說道,怎麼亂了,公主和小弟多般配,若是兩人都鐘意對方,難道不是一樁美事嗎。說完,韓國夫人將寫有安寧公主生辰八字的紙箋遞給楊瀟。楊瀟無論如何想不到這兩人居然認為自己說的女子會是安寧公主。 楊瀟看到越解釋越亂,索性和盤托出,以免產生更大的誤會。楊瀟說道,大哥你們誤會了,我不是指的安寧公主殿下。我和公主雖然是知交好友,但是彼此沒有男女之情,更何況若是我二人成親,這輩分實在難論,不可不可。楊國忠聽到楊瀟這樣說,頓時舒了一口氣,心中安定下來。韓國夫人一臉的失望,神情有些落寞。 過了一會,韓國夫人問道,那是誰家的女兒,你跟我說說看。楊瀟不再隱瞞說道,是我乾爹的女兒。楊國忠先是一怔,接著恍然大悟。楊國忠冷笑道,原來是這樣,我說昨天我問趙青鬆這老兒對靖國公之女看法如何,他不正麵回答反而顧左右而言他,原來是想招你為婿。 楊瀟歉然一笑說道,或許吧。韓國夫人說道,那趙先生的女兒生的什麼樣貌。楊瀟說道,三姐你是見過的,前段時間我帶來的兩個孩子,那個女孩便是。 楊國忠聞言心中頓時明了,感情這是因為女兒還小,所以一直未給我家兄弟張羅婚事,為的就是等自家女兒長大。楊國忠暗想,我二叔隻有這一個兒子,當以傳宗接代為大,你趙青鬆明明知道這件事卻仍要這麼做,實在有些無禮。 楊瀟察言觀色看到楊國忠臉色難看,知道他在想什麼。楊瀟趕忙說道,大哥不要誤會,我之所以久未成親和我乾爹沒有多大關係。是這樣的,我自幼修煉無為功,這門武功以童子身修煉最為相宜,然則我天資不夠,苦修二十餘年方才成功,待到這時,我已經是三十歲的人了。至於我乾爹,他很多年以前就為我張羅過親事,隻是沒有成功罷了。 奧,原來是這樣。楊國忠和韓國夫人聽完楊瀟的解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楊國忠說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那女孩的年紀也不過十歲,距離成親的年紀怎麼也要五年吧。楊瀟說道,馨兒今年十一歲,以十六歲來算得等五年時間。楊國忠眉頭一皺說道,五年時間似乎太久了。楊瀟輕笑一聲說道,這倒無妨,我並不介意等待五年時間。楊國忠似乎還要出言勸告,但是他猶豫了一下,沒有說話。 楊瀟看到楊國忠欲言又止說道,大哥你有話直說便是,你我兄弟之間還有什麼好介意的。楊國忠淡淡一笑說道,我在想,你現在是四大衛大將軍,如果能和朝中勛貴結親,自然是你的一大助力。你現在尚未成親,這是極好的機會,若是和趙青鬆的女兒成了生生浪費了這個機會。 楊瀟麵色正了正說道,大哥,我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我覺得養育之恩大過天,隻要乾爹開了這個口,我楊瀟斷無拒絕的理由。更何況,咱們楊家的權勢已經極大,再有安寧公主殿下這個朋友幫忙,我相信在朝中已然夠用。楊國忠說道,這倒也是。 既然楊瀟心意堅決,楊國忠便不再多言。韓國夫人說道,小弟,這樣的話你就再等五年吧,等你媳婦長大你再去娶她。楊瀟哈哈大笑說道,這倒無妨,我是四大衛大將軍身邊自然不會少了女人。楊國忠用手指了指楊瀟說道,罷了,你還是好自為之吧。韓國夫人白了楊瀟一眼,沒說什麼。 楊瀟向楊國忠解釋清楚,回家向趙青鬆答復。趙青鬆聽到楊瀟已經向楊國忠道明原委,覺得這樣也好,能省卻很多麻煩。 十月初二,楊瀟和趙馨兒正式定親,楊國忠和王顯作為中人,雙方約定五年之後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