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趙婉兒生下一個男嬰。楊瀟非常高興,抱著孩子來回踱步。沉思片刻後,楊瀟為孩子取名楊博。楊瀟說道,就叫他博兒吧,我要在戰場搏殺,立功勞帶你們娘倆離開這裡。博學的博通搏殺的搏,楊博。婉兒靠在床上說道,這名字甚是好聽。 楊瀟尚未娶妻,但是已經兒女雙全。他有時間就陪伴婉兒母子和女兒楊文鳳,生活非常愜意。 時光飛逝,一晃四年的時間過去了。楊瀟變得比數年前成熟許多,心態大為平和。楊文鳳和楊博已經是四歲大的孩子了,楊文鳳生長在將軍府裡有趙蘭和張媽她們照顧,楊博由於身份的原因一直長於教坊司中。楊瀟有時間就會去看望婉兒母子,婉兒有孩子陪伴,生活充實。 趙馨兒和趙聖已經十五歲了。前些年趙青鬆因為想念泰安老家,帶著夫人和兩個孩子回了泰安。楊瀟和大姐、姐夫一起在長安生活。 這一天,楊瀟接到了兵部的調令,大唐經過多年準備終於要對同羅開戰了。 兵部大堂,東軍和西軍的將軍們分坐兩邊。安寧公主和兵部尚書並席坐在正位上。公主向劉知言一揮手,劉知言立刻點頭稱是,站起身示意大家安靜。 劉知言向眾位將軍說道,各位將軍,皇帝陛下禦令,我大唐要對同羅國開戰,請各位看這裡。說罷,劉知言用指桿指向地圖說道,同羅地處範陽西北,和範陽衛、雲中衛、丹陽衛接壤。兵部的作戰計劃是,由西軍和東軍各派一支主力,東西夾擊包抄同羅。 劉知言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同羅和奚國不同,同羅和突厥關係比較一般,突厥不會接納同羅逃軍。因此,我軍的主要作戰目標是包圍同羅主力,爭取能夠迫降他們。當然了,如果敵軍拒不投降,我們必須將他們全殲。 眾位將軍不約而同的點點頭,安寧公主示意劉知言回座。接著公主說道,這次出征的目標是徹底消滅同羅,如果同羅投降,我們就將它納入大唐版圖。我們最終的作戰目標是消滅突厥,徹底掃清北方邊患。當然了,什麼時候攻打突厥取決於這次出征戰果如何。 崔乾佑問道,殿下,此次出征仍然是像上次那樣兩軍互相配合嗎。安寧公主說道,正是,隻不過這次要設立一位主帥統籌指揮兩軍。安祿山問道,陛下的意思是讓誰來做這個主將?安寧公主說道,陛下沒有明確的旨意,兵部的意思是由安祿山將軍你來全麵負責指揮這次作戰。 聽到安寧公主說出安祿山的名字,西軍的將軍們都是大吃一驚,臉上多有怒色。西軍將領和安祿山多有矛盾,這不奇怪。此時臉色最難看的就是哥舒翰將軍,哥舒將軍緊皺眉頭麵色鐵青。 安祿山聞言頗為吃驚。安祿山認為安寧公主和楊瀟交情甚好,定會讓楊瀟擔任主將,沒想到主將居然會是自己。安祿山瞄了楊瀟一眼,發現楊瀟麵色平靜似乎無動於衷。安祿山立刻說道,承蒙皇帝陛下和公主殿下的厚愛,祿山何德何能擔當如此重任。 安寧公主一擺手說道,同羅臨近範陽,這個主帥有你來當最為合適,我會去和陛下說的。至於西軍這邊,丹陽衛與同羅接壤,由楊瀟率領一支部隊與你配合。 楊瀟聽到公主說出自己的名字,立刻看向公主點頭稱是。安寧公主問道,你們二人能夠配合好吧。兩人均站起身來,齊聲答能。 公主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這次之所以把各鎮將軍都叫來,是要告訴你們,陛下下旨要兵部準備征討突厥的計劃。因此,南詔、吐蕃、西域各方向均不允許擅自開啟邊釁,都不要給我添亂,你們記住了麼。各位將軍齊聲稱是。 議兵會議完畢,安寧公主進宮向陛下匯報作戰計劃,皇帝陛下非常滿意。對於主將人選,皇帝鐘意楊瀟。安寧公主作了解釋,皇帝陛下同意了公主的意見。 秋收完畢,八月十五剛過,楊瀟起身趕赴迎陽衛,匯合兵馬後趕奔朔方東麵的丹陽衛。楊瀟一行皆為騎兵行軍速度很快,五日後到達丹陽衛。 楊瀟按照作戰計劃率領四大衛騎兵主力分批趕赴東邊的雲中。三日後,兩萬大軍全部到達。安祿山迎接楊瀟進城。 眾人落座後,安祿山和楊瀟寒暄一番。安祿山說道,有勞楊瀟將軍親自趕來,你我不要分主次,互相配合便是。楊瀟說道,哪裡,既然陛下有旨意,我必然聽從安將軍的調遣,你無須客氣盡管吩咐就是。兩人客套一番。 隨後,崔乾佑為兩軍的將軍們詳細講解作戰計劃。原來安祿山這邊已經擬定了更加詳細的作戰方案,安祿山久與同羅人打交道對他們非常熟悉。 崔乾佑說道,各位請看,同羅人實力強大,他們精銳騎兵數量眾多不下於兩萬,我們不可輕敵。不過他們戰和不定,其中有大量首領是親近大唐一派,我軍首要作戰目的是包圍敵人主力迫使他們歸降。說著,崔乾佑指向地圖,安排各軍包抄路線。最後崔乾佑說道,此戰我軍不要力戰隻管大膽包抄,同羅人是不會往突厥那種苦寒之地跑的。眾人一起稱是。 兩日後,四大衛兩萬騎兵分為三路進軍,楊瀟和代王李豫走南線,劉知言走中線,朱乾和王顯走北線。三路大軍自西向東包抄陰山北麵的同羅人大營。 同時,東軍這邊安祿山和崔乾佑走南線,史思明走中線,尹子奇走北線。三路大軍從範陽出發,自東向西包抄陰山。 各路大軍進軍速度很快,四日後陸續在陰山北部會師。同羅人戰和不定,首領們意見不統一,連續數天都是在大帳中爭吵。待到同羅人發現自己將要被包圍,想要向北逃奔契丹,楊瀟和安祿山的騎兵都趕到了。形勢一下子難以挽回,同羅人吵成一團。 一個較大部落的首領阿史那承慶和安祿山交情很好,寫信給安祿山想要歸順大唐。安祿山非常高興,和楊瀟商議,兩人均大為贊同。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安祿山承諾不拆散同羅部眾。於是,阿史那承慶牽頭,同羅人決定歸降。 安祿山大喜過望,和楊瀟率領眾位將軍出營十裡歡迎同羅首領們的到來。安祿山下令殺牛宰羊拿出皇帝陛下賞賜的美酒招待同羅眾首領,阿史那承慶等首領獻出麾下部落的人口名冊和牛羊財產清單。安祿山作為三軍主將代表皇帝陛下歡迎眾位同羅首領效忠大唐。 四大衛的眾位將軍見到安祿山出盡風頭心中均是忿忿不平,尤其是代王李豫心中看不起安祿山,臉色甚是難看。楊瀟心情倒是比較平靜。經過安寧公主的長期教授,楊瀟心境比以前大有長進,對於做事比較注重方法和過程,至於結果反而能想開。楊瀟對安祿山印象不錯,認為此戰安祿山高居首功,出風頭是應該的。 楊瀟看到李豫麵色難看寬慰道,殿下不要心急,這次出征同羅如此順利,想必突厥之戰定然會提前到來,到那時就是你我大顯身手的時刻。咱們這就過去對安祿山說幾句恭維話,安祿山念著咱們的好打突厥時也能多賣賣力氣。 代王李豫甚是聰明,輕聲說道,這次是安祿山作了主將,待到打突厥陛下定然會讓你來當這個三軍之主。楊瀟笑道,或許吧,聖意難測,我做主將也不意外嘛。李豫大笑出聲,楊瀟站起身來和李豫一起向安祿山敬酒表示祝賀。 安祿山喝的滿臉通紅非常高興,楊瀟和李豫恭維了安祿山幾句,安祿山連番客套亦是極力誇贊二人。 第二天,四大衛返回丹陽衛。楊瀟等四大衛的將軍們沒有和軍隊一起行軍,安祿山帶著範陽衛的眾位將軍和二十多位同羅部落首領一起前往長安,楊瀟等人和安祿山同行。 一路無話,十二日後,安祿山和楊瀟一行來到長安。皇帝陛下出城十裡迎接安祿山一行。皇帝高聲贊揚了安祿山一番,親自用金梔為安祿山敬酒。安祿山受寵若驚趕忙施禮謝恩。安祿山起身後高聲說道,陛下天恩威服四海,同羅首領慕名歸順,祿山不敢居功。皇帝陛下用手指著安祿山笑道,你啊,你可真會說話。安祿山滿臉堆笑將美酒一飲而盡。 皇帝同樣為楊瀟金梔賜酒,誇贊楊瀟大為長進表現不俗。楊瀟施禮謝恩。楊瀟起身後說道,此次出征上賴陛下天威下得將士用命,安祿山將軍謀劃得當,我隻不過是盡力配合罷了,多謝陛下誇贊。說完,楊瀟也是一飲而盡。 皇帝陛下指著楊瀟對貴妃笑道,你看,他比先前不是長進的多了麼。貴妃滿麵笑容對楊瀟說道,四哥,我也敬你一杯吧。楊瀟見是貴妃敬酒,趕忙再次施禮。楊瀟也不客套接過酒杯一飲而盡。貴妃也將杯中酒飲盡。 同羅眾位首領按照身份地位分作三排,共同拜見皇帝陛下,皇帝龍顏大悅一一向他們賜酒。接著皇帝向東軍和西軍的眾位將軍舉杯祝賀,將軍們一起向陛下道賀。 一個時辰過後,皇帝陛下帶著同羅首領們返回皇宮。宮中擺排盛宴,一為安祿山和楊瀟等將軍們慶功,二為款待同羅眾位首領。 席間不斷有人頌揚皇帝陛下的功德,皇帝知道眾人都在拍自己馬屁,但是仍然很高興。酒至半酣,阿史那承慶出席獻舞,承慶素善歌舞,舞姿優美,眾人不斷拍手叫絕。不多時,安祿山也離席歌舞。皇帝陛下非常高興。貴妃興致頗高居然也是親身下場歌舞。 楊瀟坐在安寧公主身邊,和公主低聲交談。他對於歌舞之類不感興趣。楊瀟問道,這次同羅之戰如此順利,是不是可以快點去打突厥了。安寧公主淺嘗了一口葡萄酒笑道,怎麼,你著急了,看到安祿山立功風光你就按捺不住了。楊瀟點頭笑道,有一些罷,我想到如果同羅之戰不順,打突厥定然會拖後。如今同羅之戰出奇的順利,相信很快就會攻打突厥。 安寧公主點點頭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可是如今已經快十一月了,你想在冬天去突厥作戰麼。楊瀟一拍腦袋說道,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我在奚國吃過大虧,絕對不會再在冬天去北方打仗。安寧公主笑道,這就對了,吃一塹長一智,無論如何突厥這一戰都要到明年了。你就好好等著吧。楊瀟連連點頭,舉杯向安寧公主敬酒。兩人一飲而盡。 宴席盛大隆重,一直到二更時分方才結束。楊瀟和安寧公主順路,一同結伴回府。一路無話,半個時辰後兩人乘轎返回府中。 第二天,楊瀟去看望婉兒母子。楊博已經四歲了性子頑皮,婉兒也做不了別的,隻能一直看著孩子。楊瀟到來後,楊博鉆到楊瀟懷裡。楊瀟親吻他一下,將他抱在懷中。 楊瀟和婉兒坐在桌旁說話,婉兒問道,你這次出征很累吧,你看你都瘦了。楊瀟拉著她的手說道,還好,這次出去一仗沒打,安祿山智計過人居然迫使同羅人歸降了。 婉兒驚訝地問道,真的麼,真有人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啊。楊瀟點點頭說道,是真的,他和一些同羅首領交情很好,再加上我軍包抄得力,那些同羅首領隻得歸降。婉兒點點頭,沉默了片刻後說道,我們娘倆這樣也挺好的,少卿大人很照顧我們,我和博兒隻需要在這裡點點卯無須做什麼苦工。 楊瀟心中有些愧疚,抱緊懷中的楊博,撫摸著婉兒的手說道,我知道,隻是這終非長遠之計,你的心意我何嘗不明白呢。在這裡長大對博兒也不好,這些我是知道的。 楊瀟說完沉默了一會,接著他嘆了口氣說道,你且寬心,就在這一兩年了,無論如何明年年底之前我都要接你們母子離開這裡,咱們不要在這種地方住的太久。婉兒心中思緒萬千想到四年前自己孤苦無依時的情景,如今楊瀟心思大半在自己和孩子身上,自己真是說不出的高興。婉兒握著楊瀟的手說道,相公,你真好,我有了你就有了依靠。楊瀟親吻她一下,沒說什麼。 楊博聽不懂楊瀟和婉兒說些什麼,在楊瀟懷中坐了一會,楊博就要到床上去玩玩具。楊瀟將他放在床上,自己在床邊坐下。婉兒也走過來和楊瀟坐在床邊繼續說話。 婉兒說道,相公,你和趙家千金快到成親的時候了吧。楊瀟說道,明年吧,還不到約定的時間。婉兒說到這裡神色有些暗淡。楊瀟和婉兒已經極為熟悉,知道她心裡想的是什麼。楊瀟說道,你是在擔心我乾爹一家會不同意你嫁給我嗎?婉兒並未說話,點點頭。 楊瀟說道,我乾爹是個至誠君子,通情達理,他不會排斥你的。更何況,他們都知道你的存在,你不必擔心。婉兒說道,嗯,你說的有道理,我不擔心趙先生反對,我擔心的是趙夫人和馨兒會反對。 楊瀟從未想過乾娘和馨兒是什麼想法,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婉兒看到了楊瀟的為難說道,算了,我不該說這些,你別想這個了。楊瀟撫摸著婉兒的秀發說道,你真聰明,端的能猜透我的心思。婉兒笑笑沒說什麼。 晚飯時,婉兒抱著楊博吃飯。楊瀟忽然說道,我想過了,你和孩子對我非常重要,我無論如何都會帶你們母子回家,你無須擔心什麼。婉兒聞言非常高興說道,是嗎,那可太好了。 過了一會,兩人用飯完畢,坐著說話。婉兒說道,相公,如果趙家夫人和馨兒堅決反對,你萬不可對她們態度強硬,我和孩子隻要能在你身邊就好,名分什麼的都不重要。 楊瀟比之數年前成熟的多,一聽即猜透了婉兒的心思。楊瀟笑道,你是怕我乾娘她們會對你和孩子不利,是嗎。婉兒沉默著點點頭。楊瀟正色說道,不會,你放心好了,我心裡有數。婉兒說道,我相信你。 兩人上床安歇,楊博不想睡覺,楊瀟講奚國戰爭的故事哄他睡覺。不多時,三人沉沉睡去。 就這樣,楊瀟有時在家裡陪伴女兒,有時在靜院陪伴婉兒母子。楊瀟雖然是四大衛大將軍,但是軍中事務有安寧公主和劉知言、王顯等人操心,楊瀟倒也清閑。楊瀟確實喜歡權力,但是四大衛情況比較特殊,軍中很多事情安寧公主常常直接乾預。楊瀟對安寧公主既尊敬又懼怕,索性楊瀟吩咐劉知言直接去找安寧公主對接軍務,反正這老小子一直就是這麼乾的。 這一天,王顯和楊瀟提起一位故人。這人是王顯的戰友,原隴右衛參軍崔昊。王顯希望楊瀟能夠請他出山,讓他來四大衛幫忙謀劃軍事。楊瀟對姐夫王顯非常尊重,欣然同意。 王顯說道,你親自去請他吧,劉備當年請諸葛亮還三顧茅廬呢,咱們不敢和昭烈皇帝相比,但是你我親自跑一趟還是必要的。楊瀟認為有道理,同意了王顯的意見。 王顯和楊瀟騎馬趕奔山西解州,在解州城中楊瀟見到了崔昊。見麵後王顯為兩人介紹,楊瀟和崔昊均非常客氣,互相見禮。崔昊年紀比楊瀟大三歲。楊瀟見這人身材魁梧雄壯,個子比自己矮一些,態度十分謙和。楊瀟沒看出這人有什麼不同,但是人家房中書籍甚多顯得很有學問。 三人落座交談。崔昊和王顯關係不錯,對王顯和楊瀟連連誇贊。楊瀟也對崔昊吹捧一番,三人哈哈大笑。 於是,崔昊接上夫人孩子和王顯楊瀟一同來到長安。楊瀟將崔昊一家安置在將軍府旁邊的一處院落,常常和王顯崔昊討論帶兵打仗的學問。 楊瀟向安寧公主匯報了崔昊的事情,公主並未反對讓楊瀟自己為崔昊安排職位便可。四大衛職位已滿且崔昊家世一般,楊瀟雖然是大將軍也無法為他安排什麼重要職位。最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楊瀟增設一名參軍算是為崔昊解決了官職問題。崔昊對這些不怎麼在意,他知道楊瀟在朝中根基頗深,自己隻要跟在楊瀟身邊獻計獻策就能立功。 楊瀟帶著崔昊將四大衛了解一番,崔昊連連稱贊四大衛兵強馬壯訓練有素。 經過充分的準備,崔昊向楊瀟提出了幾條改革建議,楊瀟覺得有道理。於是,楊瀟帶崔昊來見安寧公主,聽聽公主的看法。 見到安寧公主後,崔昊獻上改革建議。一是改革軍備增加優質鎧甲和兵器的數量,統一輕重騎兵。二是選拔一等精銳,將他們集中使用。三是提前為突厥大戰做準備,尤其是做各種細致的準備。崔昊的建議不是很多,其中有一些安寧公主已經在做了,隻是楊瀟甚少管軍中事務不知道而已。 公主對崔昊比較滿意,稱贊了他兩句。公主說道,你的建議還不錯,有些我已經在做了,隻是有些改革需要花費大批銀兩,終究不切實際。崔昊連連點頭。 過了一會,公主又說道,我考慮一下吧,突厥之戰乾係重大,或許我不應該吝嗇金錢。楊瀟沒有說話,崔昊說道,殿下謀劃精密,大事還要您來拿主意。楊瀟看了崔昊一眼心中暗想,你小子真會說話。公主嗯了一聲,不再多言。楊瀟和崔昊告辭離開。 經過一段時間的權衡,安寧公主傾向采納崔昊的建議。公主和主管戶部工部的楊國忠商議過後,兩人一致同意全力備戰突厥之戰。安寧公主親自來見皇帝,請求批準軍費。皇帝陛下大筆一揮,批準了公主的奏章。 四大衛開始進行新一輪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