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後,楊瀟一行到達突厥王城。劉知言和王顯出城迎接,眾人一起入城。劉知言向楊瀟匯報了王城之戰和後續戰況。由於虎師主力在野狼穀被殲滅,大王子莫啜羅和大將軍阿史那棘連戰死,突厥伊爾敦可汗抑鬱得病,不久身亡。如今突厥大權落在王後手裡,在國相等一眾貴族的擁戴下,小王子杜度繼承了突厥可汗大位。 突厥王城已經丟失,突厥新汗和太後避居漠北。太後在聽取了國相和一眾突厥貴族的意見後,準備和大唐議和。很快有突厥使臣來到王城拜見劉知言,表達了突厥求和的請求。劉知言和王顯等人商議後斷然拒絕了突厥的請求,眾人一致決定要將突厥完全剿滅,除非突厥徹底投降或者西遷。 楊瀟稱贊了劉知言和王顯一番,認為兩人做的對。楊瀟說道,這次一定要徹底掃平突厥,虎師都沒了,突厥人有什麼資格議和。他們要麼投降,要麼西遷,要不就接著打。諸將紛紛出聲贊同。 劉知言坐鎮王城指揮,楊瀟和眾位將軍四麵出擊。經過一個多月的作戰鷹師被重創,突厥軍隊損失難以彌補。王後和國相商議對策,在投降,戰鬥,西遷三條路中,王後最終選擇西遷。突厥人放棄現在的家園,舉族搬往西域,一些不願意西遷的突厥部落南下歸降。楊瀟向兵部做了呈報。皇帝下令將歸降的突厥部眾遷往河套居住。楊瀟遵照陛下旨意,安排歸降的部落南遷。 突厥之戰到此全部結束。楊瀟勘定了突厥與回紇、契丹的邊界設置界碑。根據兩年輪換製,楊瀟留下六千兵馬駐守突厥,大軍分批撤回朔方和丹陽衛等地。 十一月底,楊瀟和眾位將軍返回長安。皇帝陛下親自出長安北門十裡迎接凱旋大軍,楊瀟率領一眾將軍向皇帝行禮。皇帝龍顏大悅,親手攙扶起楊瀟連聲稱贊,並用金梔為楊瀟賜酒。楊瀟謝恩將酒一飲而盡。貴妃和楊國忠一齊向楊瀟敬酒祝賀,楊瀟接過酒杯將酒飲盡。皇帝陛下也向安祿山賜酒寬慰,安祿山向陛下請罪。陛下親手將安祿山扶起說道,朕都知道了,你辛苦了。安祿山聞言極為感動,接過陛下親賜的禦酒,一飲而盡。 隨後,皇帝陛下舉杯向眾將士一齊祝賀,楊瀟率領諸將跪拜謝恩。陛下吩咐免禮,太監高聲朗道,陛下有旨,眾軍平身。眾位將士起身,接過酒後一同飲盡。一個時辰後,皇帝陛下乘坐禦輦返回,楊瀟奉命隨駕侍奉,諸將隨行。 大半個時辰後,楊瀟跟隨皇帝陛下回到大明宮。宮中已經安排好慶功宴會,陛下親自為眾位凱旋的將軍安排座次。楊瀟被皇帝指在左席首位就座,安寧公主在右席首位就座。楊瀟見到自己位居左首,在安寧公主之上,立即向皇帝陛下辭讓。皇帝擺手示意楊瀟就座,楊瀟不敢多言緩步落座。 禮官高聲朗道,開宴。皇帝陛下舉起酒杯致辭,眾位將軍,朕於四個月前在長安北門送各位將軍出征,上賴上蒼眷顧下得眾軍用命,經過多番血戰今日我大唐勇士凱旋還朝。朕向你們祝賀,眾卿家且滿飲此杯。 眾人一齊山呼萬歲。皇帝陛下先飲,眾人一齊飲盡。侍女將酒杯斟滿,皇帝陛下繼續說道,古來武功之盛,莫過於飲馬北海封狼居胥,仰賴三軍將士血戰,我大唐鐵軍獲此殊榮。請眾位功臣滿飲此杯。眾人皆呼萬歲,隨後陛下和眾文武滿飲杯中酒。 陛下繼續說道,大唐天兵到處,奴酋授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朕為你們高興,來請眾卿滿飲此杯。眾人一陣山呼,一同飲乾美酒。 皇帝陛下連續舉杯向眾將士祝賀。十杯酒飲罷,陛下麵色紅潤,向大內官高力士一擺手。力士明白陛下用意,上前兩步高聲朗道,歌舞蘭陵王破陣曲。 隨著高力士話音落下,數十位歌姬上來演奏蘭陵王破陣舞曲。楊瀟已經觀看過幾次,興趣缺缺。他對歌舞不感興趣,於是舉起酒杯向身後的大哥楊國忠敬酒。 楊瀟雖然坐在首席,但是仍然距離皇帝陛下甚遠,卻和楊國忠緊挨著。楊瀟說道,小弟這番僥幸得勝,全賴大哥錢糧支持,來,我敬大哥你一杯。楊國忠大笑道,我還不曾祝賀你,倒被你先謝了我,來吧,你我兄弟不必過謙了,乾了。楊瀟和楊國忠均未離席,兩人隔空敬酒,皆一飲而盡。 須臾,楊瀟舉起酒杯看向安寧公主。楊瀟和楊國忠座位很近,和對麵的安寧公主距離卻遠。楊瀟舉起酒杯後,安寧公主剛好看到楊瀟。公主明白楊瀟的意思,亦是端起酒杯。楊瀟不便開口講話,於是他用雙手舉杯,向公主點頭致意。安寧公主燦然一笑,同樣雙手捧杯點頭示意。兩人均一飲而盡。 不多時,蘭陵王破陣曲歌舞完畢。皇帝陛下說道,此次突厥之戰,最大功臣是西軍聯軍主將四大衛大將軍楊瀟,來,眾位卿家與朕一起共同祝賀楊瀟將軍。楊瀟聞言立即起身離席,躬身施禮後楊瀟朗聲說道,此次出征得勝,上仰陛下天威下賴將士用命,楊瀟能夠統帥三軍全是因為得到陛下的信任和厚愛,實是不敢居功。皇帝陛下哈哈大笑說道,來,我等一同飲了此杯。楊瀟向眾人點頭示意,將杯中酒飲盡。 皇帝陛下放下酒杯後問道,愛卿,你立下這樣大的功勞,想要什麼賞賜盡管說來,朕無有不許。 楊瀟沒有想到皇帝又在大庭廣眾之下詢問自己這個問題,他一下子就想到自己當初魯莽行事問皇帝要四大衛大將軍的事情。楊瀟不禁心中一顫,趕忙說道,回陛下,臣深得陛下厚愛以主將身份率領大軍掃平突厥,了卻平生夙願。臣隻盼望陛下萬壽無疆,天威永在,其他別無所求。 皇帝陛下哈哈大笑回頭看向貴妃說道,你看,前些年這人還隻是一介武夫,如今也會拍朕的馬屁了。貴妃隻是笑笑,並不答話。陛下回過頭來看向楊瀟說道,朕知道你的忠心,你且回座吧,朕會重重地賞賜於你。楊瀟立即謝恩回座。 接著,皇帝說道,安寧公主。公主立即起身離席向陛下見禮。皇帝正色說道,你是朕最優秀的女兒,楊瀟此戰能夠大勝,你統籌兵部實是功不可沒,想要什麼賞賜盡管說來,朕無有不許。 安寧公主聞言短暫一愣,瞬間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公主看了楊瀟一眼,楊瀟正神情平淡地看著自己。公主看向皇帝恭敬地說道,女兒唯一的願望就是父皇能夠身體康健長命百歲,其他便沒有什麼願望了。皇帝陛下點點頭說道,你的孝心朕知道,你入席吧。安寧公主施禮回座。 皇帝陛下不再多言,高力士又是上前幾步高聲喊道,歌舞鳳求凰。隨後,大批歌姬上來演奏鳳求凰歌舞。楊瀟打了個哈欠,低頭夾了一塊牛肉送入口中。楊瀟心中稱贊這牛肉味道甚好。 楊國忠聽到太監喊出歌舞鳳求凰,心中無比的驚訝。方才皇帝陛下問楊瀟想要什麼朕無有不許,楊國忠心中便咯噔一下。後來皇帝又以同樣的說辭詢問安寧公主,楊國忠立刻感到哪裡不對。待到高力士喊出歌舞鳳求凰,楊國忠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楊國忠心中暗道,我的天,皇帝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啊,老爺子想要撮合安寧公主和楊瀟啊這是。楊國忠知道楊瀟和趙馨兒早已經定親,他偷看了楊瀟一眼發現楊瀟正在大口吃著飯食,似乎沒有任何察覺。楊國忠心中暗道,不好,壞了,要壞事。 楊國忠趕忙看向皇帝老爺子,隻見皇帝在和貴妃說著什麼,貴妃連連點頭。皇帝指著安寧公主又指著楊瀟,貴妃哈哈笑了起來。楊國忠看著皇帝和貴妃的樣子,知道兩人正在談論楊瀟和安寧公主的婚事,不由得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楊國忠太清楚了,自己這個弟弟是什麼性格,陛下如果當著眾人的麵為兩人賜婚,楊瀟絕對當場就敢說出和趙馨兒定親之事,這樣一來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陛下會不會賜死趙馨兒呢。楊國忠不敢再往下想了。 楊國忠當即看向韓國夫人,韓國夫人坐在楊國忠下首。兩人對視一眼,楊國忠沖韓國夫人一努嘴,再看向皇帝,韓國夫人一下子明白了楊國忠有要事跟自己說。 楊國忠低聲說道,不好,陛下這是要撮合小弟和公主的婚事,你現在趁著場中歌舞沒人注意你,你快到貴妃身邊去。韓國夫人問道,這不是好事麼,乾嘛要掃了陛下的興致。楊國忠立即低聲喝道,糊塗,這樣的事情除非郎情妾意,否則焉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咱這兄弟要是一個腦子不好沖撞了陛下,卻不是大罪過。你快些去陛下那裡,勸說陛下不要為這兩人賜婚。 韓國夫人立刻明白了楊國忠的擔憂。她點點頭,立即站起身來舉杯走到皇帝和貴妃身邊。 韓國夫人是貴妃姐姐,眾人都沒有在意這個。楊瀟見到三姐走到貴妃那裡,感到甚是尋常,繼續低頭吃喝。 楊玉瑤對陛下見禮,皇帝有些驚奇問道,夫人,你怎麼過來了。楊玉瑤笑道,臣妾這不是向陛下祝賀來了麼,臣妾替我家兄弟再向陛下敬一杯,陛下請。皇帝哈哈一笑,將楊玉瑤遞過來的美酒一飲而盡。楊玉瑤壓低聲音問道,臣妾鬥膽問陛下一句,您是否要替安寧公主殿下和楊瀟賜婚,請陛下直言相告。 皇帝陛下大為吃驚,看了貴妃一眼以為是貴妃告訴韓國夫人的。陛下說道,不錯,朕確有此意,一會這鳳求凰演奏完畢,朕就會詢問楊瀟。 韓國夫人心中一驚,趕忙說道,陛下,千萬不可,這種事情還是不要當眾說的吧。他二人都是舊相識,如果彼此有意的話早就在一起了,陛下您天生聰慧定然早已經看透了這一點。 皇帝聽到韓國夫人這樣說,心中也是冷靜下來。皇帝點點頭。韓國夫人向皇帝施禮,向貴妃點點頭,慢步回到座位。 韓國夫人尚未落座,楊國忠低聲問道,如何。韓國夫人答道,你猜的對極了,不過陛下現在冷靜下來不會在這裡說這件事。楊國忠懸著的心放了下來,舉起酒杯敬了韓國夫人一杯,兩人碰杯飲盡。 鳳求凰演奏完畢,陛下繼續向眾位將軍敬酒祝賀。 很快,陛下祝酒完畢,眾人相互敬酒。不斷有人走到楊瀟這邊向楊瀟敬酒祝賀,楊瀟酒量一般,連續喝了幾杯後感到難以堅持。楊瀟向身邊的侍女索要了一個空酒壇,每當眾人敬酒的間隙,他就用無為功將身體裡的酒水逼出,順著手指流到酒壇裡。靠著強大的無為功,楊瀟勉強撐到了宴會最後。 宴會完畢,高力士宣布陛下起駕回宮,一眾文臣武將也陸續起身出宮回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楊國忠走到楊瀟身邊說道,好險,兄弟你還不知道吧。安寧公主也走了過來,公主臉色紅暈但是神誌仍然清醒。公主說道,相爺真是深體聖意,韓國夫人前去敬酒是你的主意吧。楊國忠笑著誇贊道,厲害,看來公主也看出了陛下的心意。安寧公主說道,多謝了,要不是你應變得當,真不知道要如何收場。楊國忠說道,你我兩家還說這個做什麼。楊瀟不知道其中的原委問道,大哥,你和公主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啊。 安寧公主白了楊瀟一眼,向楊國忠告辭離開。楊瀟說道,公主你等等我,咱倆順路,一同回去吧。安寧公主也不答話照舊離開。楊瀟嘆了口氣說道,大哥,咱們也走吧。楊國忠喝的臉色通紅,但是神誌非常清醒說道,兄弟,你得感謝我,要不是為兄急中生智,你怕是要把皇帝老爺子得罪了。 楊瀟以為楊國忠說的是軍費和糧草的事,趕忙拱手說道,多謝大哥,要不是您全力支持小弟豈能以四個月的時間蕩平突厥。楊國忠酒勁上湧,還想要解釋,但是身子有些歪斜。楊瀟趕忙扶住楊國忠,兩人一同向宮外走去。 楊國忠神誌還算清醒,見到楊瀟飲了如此多的美酒居然毫無醉意。楊國忠心中很是佩服,含含糊糊地贊道,小弟,你這酒量端的是厲害,為兄以前怎麼沒看出來呢。楊瀟見他喝醉了,便胡亂應付道,還好,還好。 到了皇宮南門,楊瀟將楊國忠交給相府官家囑咐了幾句,管家將楊國忠攙扶進軟轎向楊瀟告辭回府。楊瀟走到自家軟轎跟前,說了一句,回府吧,低頭走入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