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蛟伏(上)(1 / 1)

道辟紫霄 棄還真 3297 字 2024-03-17

所謂流膿爛瘡,指的是那些先前依附權貴,甘為走狗,為其鷹犬者。   這些人被稱為市虎,又作強梁,多數是粗險薄行,喜為劫盜,侵暴鄉裡,百姓毒患之。   在甾丘時,趙孟就曾聽聞彭城有五虎之說,這五虎又稱五害,百姓深受其苦,而不敢言。五害上交府衙,下結幫匪,黑白兼顧,官盜一家,聲勢頗大,便連官家都要看一下五害臉色。   正因五害名聲不小,所以趙孟在打壓陳氏後,直接就拿五害開刀。雖然這五害自趙孟入主彭城後,都自覺蟄伏了爪牙,但以五虎往日的惡名,趙孟可不會把其當作良善對待。   亂世用重典,似五害這等匪人,有殺錯,勿放過!   當然,對此刻的趙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擴軍,除餘都是小事。他重挫陳氏,打擊豪強,為的不隻是集權,更是為了籌集錢糧,打造軍械,編練士卒,應對鄰藩的惡意。   在他入彭城後,那幾府藩鎮就表明了態度,顯然是不會坐視趙孟安穩接掌彭城府的。   不臨軍對壘打上一場,這幾家藩鎮絕不會乾休。但以一府之力拒五府之兵,所需錢糧何止百萬。要填這個窟窿,不是那麼容易的。   “是,”周寧應了一下後,徐徐退出雲廳。   在周寧出雲廳後,趙孟眼瞼微垂,若有所思的看著案幾上的紫檀畫盒,幽幽道:“沒想到,還能有意外之喜。陳氏的內庫裡,竟藏著這樣的重寶。”   “被稱作天下母經,此世修行法門的源頭,二十四山黃泉蛟伏圖,竟然會在彭城陳氏的手上。”   這是陳康在清點陳家財帛時,自一處內庫暗格裡發現的藏物,上書《二十四山黃泉蛟伏圖·乙字卷》。陳康見過後不敢怠慢,直接將寶圖送到趙孟的案上。   對這黃泉蛟伏圖,趙孟還是頗感興趣的。據王鎮惡所說,這黃泉蛟伏圖被稱為天外神物,內含諸般道機,若能參透其中玄妙,就有成仙了道之望。   對此,趙孟是不大相信的,這畢竟隻是一個小千世界,上限止於真炁,連元神都不可能成就,何況是成仙。   一尊真正的仙真,煉虛合道,長生不壞,與世同存,神通廣大,這等存在便是在大千世界都少之又少,是躋身宇宙虛空上層的人物。   若說一卷黃泉蛟伏圖,就能造就一尊仙真,那這仙真的分量也未免太輕了。   趙孟真正感興趣的,是這黃泉蛟伏圖上承載的殺伐道韻。就是不知這一路殺伐之術,是否真的與那一位血河教主有著些許關係。   趙孟打開畫盒,輕輕展開圖卷,圖卷材質奇異,似金似玉的質地,讓他眉心微微一擰。   入目之處,一抹水暈徐徐泛起波瀾,波瀾起伏,不覺失神,恍惚間不知過了多長時間。   “原來,這就是蛟伏圖啊!”半晌,趙孟回過神後,慨然驚嘆。   這二十四山黃泉伏蛟圖,所謂二十四山,乃是自八卦宮位演化,成二十四個方位,是為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子、癸;醜、艮、寅。   二十四山,既二十四卷。趙孟這卷圖是乙字卷,除此之外還有二十三卷蛟伏圖,不知失落在何處。   “如果能將二十四圖合一,反本還原,仙道縱然萬難,但證就元神,卻不是不可能。”   “畢竟,這可是血河真傳,據說血河教主有八萬四千元神法門,皆是祂以七十二正宗演變而成。沒想到這方世界的修行法門,源頭還真是出自血河。”   趙孟有著浮黎珠時時孕養神慧,趙孟智慧已經近乎非人。   這讓他雖未證元神,甚至連真炁都還沒煉成,卻能窺見伏蛟圖的一部分真貌。   在他眼中的蛟伏圖,水波起伏,跌宕變化,無時無刻不彰顯著某一種玄妙意境,似有一頭蛟龍在蟄伏潛淵,等待乘風破浪之機。   …………   “節度,讓我除五害?”   靜室內,陳康麵色平靜,接過周寧手上的令批,神色木然,淡淡道:“請總管回告節度,就說陳康知道該如何做了。”   在趙孟被奉為節度後,作為趙孟身邊親信的周寧,也成了趙孟部將們口中的周總管。   宰相門前七品官,對周寧這個節度府總管,莫說是陳康,就是最信重的王鎮惡,輕易亦不敢得罪。   周寧頷首道:“既然陳副將知道了節度所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周某就不再叨擾了。”   陳康拱了拱手,道:“總管慢走,”   在周寧走後,陳康泡了壺茶,坐在茶案旁,靜靜地思量著其中利弊。   陳康是個謀定而後動的人,他不缺臨機決斷的魄力,但他更喜歡將一切都掌握在手裡。   “鏟除五害不難,隻需下道關防文書,封鎖四門,調動軍士,大索全城,不出三日,就能讓五害落網。”   “隻是看節度意思,顯然不隻是誅除五害,這五害的黨羽、爪牙,也要一並都收拾了。”   “這就不能大索全城了,五害黨羽不少,都是青壯,一旦鬧出亂子,怕是不好收場。”   陳康曾作為陳氏旁枝,對五害的勢力實在太了解了。   真要說起來,這五害能在彭城坐大,沒有陳氏點頭是不可能的。正是因為太了解這五害的成色,所以陳康在收拾五害時,就不免有些顧忌。   他不缺霹靂手段,隻是如何將其一網打盡,才是要命的問題。   這些家夥個個都蓄養了不少打手,少的是七八十餘,多的有百二十眾,這就是幾百人。   在府城中緝拿幾百亡命徒,這些亡命徒肯定不會束手就擒,勢必會鬧出不小的亂子。   這就是陳康猶豫不定的地方,雖然幾百人翻不起大浪,可終歸是鬧出了點動靜。   陳康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力求盡善盡美,不給五害翻身的機會。   “最好是將這五害聚在一起,聚而殲之,方是上策。”   陳康把玩著茶盞,眼神中透著一股冷意,顯然是在不斷盤算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