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無名心法(1 / 1)

“你可知我等道門中人以何修煉?”既然拜師禮畢,莊周也談論起了正事。   “弟子不知,願聞其詳。”   莊周捋了捋胡須,抬首望天,意味深長道:“心法與功法。”   公孫晟思索片刻,懇切問道:“何為心法,何為功法?”   “心法乃是我等修行之根本,它源於內心靈魂之道。正是通過心法的修煉,方能洞悉宇宙奧秘,通達天地之間的玄機。心法是內在力量的凝結,是與法力的共鳴。   因此,心法是我修行旅程中最為重要的功底,非持之以恒不可修煉心法,追求內心與宇宙的合一,方可成就至高無上的道之境地。”   莊周像是想起什麼東西,頓了頓,繼續說:“說起功法,其旨在引導修行者超脫塵世,掌握法力,造詣於修行巔峰。它是修煉者修行之核心,憑借功法,修行者可以引導天地靈氣,以法力施展各種仙術。功法的習練能夠提升修為境界,增加法力威能,從而在戰鬥中力壓群雄。   功法之妙,在於它融合天地玄機,讓修行之人具備淩駕塵寰之力,掌握天道精髓。唯有不斷修煉,修行者才可掌握更高深的仙術,踏入更高層次的修行境界。你可明白?”   公孫晟努力琢磨師父所言,不斷領悟其中差異,隨即回答:“弟子明白。”   莊周頷首笑道:“悟性超凡啊,既然如此,為師便贈你一本心法,此心法乃老先生在為師登仙前贈予的,令我傳其於悟性洞若觀火之輩,為師未曾開啟。如今贈予你,倒也沒有失了老先生的真傳。至於功法……我尚存一部,且其品階極高。但你與為師這些弟子不同,過早修煉功法,怕是純純浪費時間,待你可操縱天地靈氣之時,便贈那功法於你。”   然後他憑空變出一卷竹簡,並無任何名稱,卻不見蟲蛀毀傷之痕,看來莊周對它極為看重。   剛入仙途,公孫晟並不知道這“登仙”之意,也不知道自己師父的真實實力如何,更不知道那老先生究竟為何人——他也不想問,他此刻隻是受寵若驚,慌忙地接下,連聲道謝。   “老先生之物,想必差不到哪裡去,以你那絕高悟性,恐怕修煉可一日千裡。這竹屋便是你起居修煉之地,待你境界高深,自行拯救你那兄妹吧。”說罷,莊周便淩空而去,隻留下那跪在地上的公孫晟。   公孫晟小心翼翼地攤開手中竹簡,幾行小字群蟻排衙般映入眼簾:   “道者,天地根本也。無形無名,卻蘊含一切之源。道生萬物,萬物歸於道。是以道為眾生之本,為天地法則之綱。窮源之深,體道之微,超越有限而通達無限。   道者,無欲無為,順應自然。虛靜無為,寂然自守。順應天地之道,合乎人性本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途徑於道。   道者,本無名無形,實乃宇宙至純之源。天地萬物之根本,生滅變化之根由。其妙在於不可言說,非有字言可盡詮。故曰:【道可道,非常道】。   欲得道,須脫去俗塵之累,超然物外,心無所執。凈化心神,澄悟本然,通達宇宙奧秘。處於至簡至真之境,得其一者,萬事皆得。其為道,貞常不易,眾生皆可追求。茍能悟得道之真諦,乃可返璞歸真,達至無為無不為之境地,得長生不死之機緣。”   細細品味這幾行字,公孫晟忽然有種超脫世外之感,仿佛宇宙運行就掌握在他手中,而名利無歸,甚至祖上是否位高權重、家人是否身涉險境都無可厚非——當然,他並非無情之人,這些虛幻想法僅僅存在彈指一揮間,便隨風消散而去。   無法否定的是,他對於這仙道的好奇更大,對於師父那樣的境界更加渴望。   他也不知道,從他攤開這束竹簡那一刻,便注定了那仙途的光彩與長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公孫晟認真參悟這心法第一列,反復琢磨,仍不思其解:“何為常道,何為常名?既然可名為‘道’,又為何不是‘常道’?既然可稱之‘道’,又為何不可執迷於‘道’?”苦思片刻,他便釋然了,“唉,不行了,這問題越積越多,想必參悟這心法不是什麼容易之事,或許應該先熟悉一下這山莊,結交一下各位師長,日後有什麼難事也好麻煩一下。”   站起,走出竹屋,突然感覺身心莫名清爽,如同旱時甘霖——雖然隻有一滴,也就是片刻,但這種感覺還是人生頭一回。   “想必這便是那‘靈氣’了吧。”   初次感受到靈氣,感受果然不同於商府深墻大院那般壓抑。   沿石階向山上走去,山莊內十分幽靜,清風拂麵,蟲鳥私語。林間花香彌漫,溪水潺潺。遠離塵囂,寧靜恬淡。   其實在公孫晟剛出竹林時便瞧見一扇牌坊,巍峨而不失莊嚴雅致,其雕梁畫棟展現著獨特的藝術風采,吸引眾人駐足。無論文人雅士或普通百姓,皆能欣賞其美。不拘一格,雅俗共賞。   過了牌坊,便是廣場,這山莊之壯觀,恐怕天子來了都要嘆為觀止:恢弘如天幕垂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寬闊如疆域延伸。石砌廊柱高聳入雲,夜燈璀璨似星光閃爍。明鏡平鋪,氣象萬千。   廣場上有著幾個人影,最讓公孫晟注意的是一位青年,身著玄衣,手握長槍,身姿挺拔,宛如一尊鐵塔。他步伐穩健,槍法矯捷,如行雲流水,不緊不慢。槍尖閃動,虛實相間,擊出風雷之聲,將槍法嫻熟展露。每一招每一式,皆蘊含無窮威力,引人入勝,令人嘆為觀止。圍觀弟子無不為之折服。   公孫晟默然注視,心生敬畏之情,又對此人身份有些猜測。   繼續前行,便是一座大殿,旁邊又有兩座偏殿——廣場便如此恢弘,建築風格定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霄瑤庭?怎麼會起這樣的名字?”看見主殿的名字,公孫晟也是有些納悶,“既然是逍遙山莊,為何不直接命名逍遙庭?”   這樣的疑惑也隻是持續片刻,便為他所終結。   主殿極為莊嚴,想想自己這剛拜師的身份,公孫晟便向左麵偏殿走去。   偏殿名為“傳功堂”應該就是師父所述之地,踱步而入,還在思考那心法的道理。   傳功堂內,暗紋古木構築。墻上掛著瑰麗的丹墨畫,閃爍著寶石的光芒。丹香裊裊彌漫,書架上排列著琳瑯滿目的古籍,記錄著千年功法的精髓。墻角擺放著古樸的青銅香爐,繚繞著淡淡的白煙。中央立著玉石臺案,上麵陳列著華麗的功法碑,雕刻著仙風道骨的境界。   師父已然承諾贈自己一部高階功法,這些功法碑他也沒怎麼注意,對那執事作揖,隨即疾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