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竹杠(1 / 1)

臨水閣中,張仨與朱楨越說越投機,按照張仨的想法,要想讓這三十六戶商紳心甘情願“大出血”,先給他們扣上為國為民出力的大帽子,然後再來個“豆子不擠不出油”,當然,一切都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   先說溫情牌,張仨反其道而行之,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將朱楨手書的“福”字,給眾商紳一一送到家裡去。   “這招絕妙”,朱楨笑道:“本王未曾索取而先有禮至,這還不把這些商紳感動得痛哭流涕呀!”   張仨撇撇嘴,拿過商紳名單看了看,說道:“這名單上,請王爺圈出三戶最有錢的商紳,這福字得派人得最先送去。”   “言之有理”,朱楨點點頭,細細看了看商紳名單,提起筆來圈了三個名字,說道:“這三家都是本地巨富,趙家掌控長江碼頭船運,肖家糧莊是武昌府糧米大戶,還有邱家堡邱家,藥材生意做得極大,丘家堡堡長丘成機,還是當朝宣國公李擅長的親外甥。”   “肖家?……”張仨心中一驚。   朱楨哈哈大笑,拍了拍張仨肩頭道:“對對,就是你大腳媳婦肖黎兒家,肖家莊良田千頃盡數屬於肖家兄妹。”   張仨一臉苦澀,心道這肖家看來還真是實力雄厚,自己在武昌府地界上,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碰上肖泥兒和肖黎兒,到時候背個“逃婚”的罵名可不好聽,畢竟今日可是當眾叫了肖泥兒“大舅哥”的。   看著張仨一臉苦相,朱楨略一思量也明白了其中緣由,說道:“明日你帶幾個侍衛,以楚王府屬官觀風使的身份,代本王把福字給這三家送去吧。”   他頓一頓又說道:“趙家和邱家還好說,肖家姐妹那邊,你帶上侍衛亮出身份,把矛盾化解開最好,別的不說,肖家糧莊對本地影響極大,糧莊之下的農戶有幾千戶,莫要留下什麼芥蒂。”   “找個什麼理由替你開脫呢?”朱楨端起下巴想了想,提起筆來又寫下一封書信,言說張仨確有得罪,但楚王府對其另有重用,且張仨至親去世不久,目前不適合娶妻雲雲,還請肖家兄妹不要責怪。   書信寫得雖然客氣,但張仨知道這可是楚王手書,肖家這個麵子不賣也得賣。   張仨把書信揣在懷裡,心中卻暗自竊笑,舌尖抵住下顎發出極小的“嘚嘚”聲。在他看來送“福”一事,明擺著就是個敲竹杠的美差嘛,敲竹杠可不得發出“嘚嘚”聲?   朱楨打個哈欠擺了擺手,張仨會意先行告辭出了臨水閣。   一夜無話,次日清晨,晨光熹微的時候,張仨居住的小院外傳來一陣陣輕微的敲門聲,來人正是侍衛李有德。   李有德帶來三名侍衛,個個頭戴纏花雲紗冠,身穿紫色紗稠服,人人精氣神十足,三名侍衛還各自背著一個方形木匣,想來裡麵裝著朱楨手書的“福”字。   “穿這麼帥氣,相親去呀!”張仨調笑道。   “張大人說笑了”,李有德躬身笑道:“王爺吩咐了,今日我等全聽大人調遣,穿光鮮些張大人也有麵子不是?”   “也好,諸位辛苦了!”張仨道:“且待我換換衣服就來。”   李有德從身後拿出一個包袱,躬身遞給張仨道:“王爺說了,請您換上這套衣裳前去送‘福’。”   張仨接過包袱打開,居然是一套上好的白色絲質儒衫,張仨點點頭,進屋換上儒衫,又在銅鏡前照了照,心道朱楨還真夠意思,這件儒衫價值不菲,看來是補償昨日那“一腳”的過錯。   張仨換衣出門,順手遞給李有德一張五百兩銀票,請他給眾侍衛分一分。眾侍衛謝聲一片諛聲如潮。   李有德親自給張仨牽來一匹白色高頭大馬,張仨看這匹白馬肩寬背闊神駿非凡,生怕不好駕馭。   李有德拍拍馬脖子,笑道:“大人莫看著馬兒個頭大,但不過兩歲口,平日裡脾氣也乖得很。”   張颯這才壯著膽子,在兩名侍衛的攙扶下慢慢爬上馬背。所謂人靠衣裳馬靠鞍,張仨在馬上白衫白馬風度翩翩,眾侍衛又是好一通彩虹馬屁。   這次張仨出行,可謂拉風至極。張仨居首前行,一隊正裝侍衛在後跟隨,行至大街上百姓紛紛駐足議論。   張仨早馬上洋洋得意,左顧右盼,心道古人所言“春風得意馬蹄疾”大概就是如此吧,有百姓看著張仨覺得眼熟,一名漢子說道:“看這位大人麵相,怎麼與前幾日十字街口讓盧魁吃癟的‘義丐’有七分相似?”另一人道:“那義丐年紀雖小,卻敢為沔陽縣災民出頭,真可謂一身是膽呀,但看穿著可不是這位公子。”   一名侍衛要討好張仨,大聲道:“那名‘義丐’正是這位張大人,張大人是皇上禦口親封的觀風使,專門察看民風,自然要為民造福。”   朱元璋來到武昌府,這事雖未官宣,但十字街這一鬧,再加上城中安防力量緊上加緊,坊間早有傳聞說朱元璋已經駕臨武昌府。今日這侍衛一句“皇上禦口親封”,百姓們也並不意外。   盧魁在武昌府官風不佳,眾百姓早有耳聞,當日在十字街被一小乞丐給收拾得外焦裡嫩已經滿城皆知。眾百姓傳聞中,更是添油加醋,繪聲繪色,當日小乞丐被踢得吐血,依然抱住銅錢錢籃子不放,後來甩出三千兩銀子嚇得盧魁連連後退,又親自安撫沔陽縣戲班子等等,眾人描繪得如同親眼目睹一般,因此坊間議論,多稱其為“義丐”。   聽聞眼前的白馬公子就是“義丐”,而且是皇上禦口親封的觀風使,百姓哪知這個官是幾品幾級,頓時歡聲雷動,無數百姓鼓掌喝彩,大家夥兒隻知道對老百姓好,敢於和惡勢力作鬥爭的官太難得了。   張仨上一世之中,哪裡受過這樣的榮耀,不由得樂不可支,隻覺得用後世“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那句話,來形容眼前最貼切不過了。他端坐在馬背上,向著四周不斷作拱手揖,真覺得胸中豪氣沖天,意氣風發,大有“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之感。   張仨本不會騎馬,不過好在幾名侍衛暗中相扶指點,再加街上百姓接踵摩肩,馬兒也隻能緩步慢行,慢慢他也就習慣了騎馬。   一路上張仨也與幾名侍衛相熟起來,這幾名侍衛名叫張家旗、豆友誼和朱雲飛,都是從南京跟隨朱楨到武昌府的侍衛,幾人說說笑笑,不多時就來到長江碼頭前的趙府外。   趙府大門頗為壯觀,說起來趙家也是官宦後人,祖上曾出過一個進士兩個舉人,不過那都是前朝的事了,如今趙家安分守己做船運生意,武昌府擺渡貨運買賣,十成裡趙家倒占了六七成,十足的大商紳。   李有德早就打發張家旗快馬先行到趙府送信,張仨來到趙府時,趙家當家人趙靈風早就在府前候著,遠遠看見張仨一行,立即下令大開中門,鳴炮迎接。   一時間鞭炮齊鳴,人聲鼎沸,趙靈風顛顛地跑上來親自扶著張仨下了馬,親自將張仨一行迎入府內。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送“福”進行得極其順利,趙靈風甚至在中庭擺開香案,帶著全家男丁跪接迎“福”。張仨本覺得送完“福”字就該走了,不承想趙靈風又送上兩張銀票,張仨自然也就笑納了。   這兩張銀票,一張五千兩麵額,一張五百兩銀子麵額,大麵額銀票自然是孝敬張仨的,小麵額銀票是送給李有德一幫侍衛的。   離開趙府,張仨一行又向城東而去,直奔邱家堡在城內的別院,李有德早就打聽好了,邱家堡堡主邱成機近來一直在城內別院居住。   張仨在路上把五百兩銀票交給與眾侍衛,隻說是趙靈風送上的“茶水錢”。   眾侍衛喜笑顏開,均覺得張仨仗義,要知道張仨就算神不知鬼不覺貪沒了這五百兩銀子,那誰又能知道?   一行人馬不久就來到邱家別院。   張仨下馬時已時至午時,邱成機早就備下豐盛的宴席,居然是一桌長江全魚宴,宴席上從刀魚、鱖魚、鱘魚、鰣魚、胭脂魚、武昌魚應有盡有,居中居然是一隻體長五尺有餘的全燒揚子鱷,渾身鎧甲,揚頭翹尾,如同威風凜凜的鐵甲猛士一般。   邱成機親自拿起一柄銀刀,從鱷胸上削下一片肉來放到張仨麵前的托盤裡,笑道:“古人雲‘鱷魚鳴霹靂,蜃氣吐浮屠’,張大人於武昌府,前日當街為民請命,那也是如同‘鱷魚鳴霹靂’一般的人物呀,請吃了這塊鱷脯,恭祝張大人來日霹靂一聲響,步步上青雲。”   張仨大樂,心道怪不得廖鉞喜歡與邱成機狼狽為奸,這家夥的馬屁實在拍得太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