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殿下高抬貴手,小人寧願當一介平民,不要什麼賞賜了。” 魏進忠說道:“李自成,殿下看得起你,委以重任,切莫自誤。” 李自成還在糾結,反倒是一旁的李過說道:“小人願為殿下前驅,解救萬民,粉身碎骨,萬死不辭。” “哦?”朱存楓笑道,“李過,有些事做了就回不了頭。這件事難免死傷,將來為平息眾怒,說不定我會卸磨殺驢。” “殿下,小人不怕。”李過說道,“小人見民間疾苦,常不忍心。百姓何辜,要受此災難!近日,小人有幸於殿下軍中聞聽大道,始知百姓受難非天災而是人為。 那群土豪劣紳受國恩惠,不思報效,貪得無厭,一味索取。他們才是國家毒瘤、害蟲,隻有忍痛割去爛肉,才能救治國家、百姓。挖肉雖有痛苦,必須忍受。 小人願成殿下尖刀,挖去爛肉,哪怕最後沾染血汙被棄,無怨無悔。” 隊伍擴大後,思想就要統一,否則會帶來許多不確定矛盾,造成內耗,大大降低隊伍戰力。 朱存楓著重強調朱元璋的底層身份,凸顯朱元璋對權貴的打壓,定義朱氏皇族一直站在底層百姓一邊。 當然,幾百年過去了,也會有不肖子孫,更會有許多子孫被權貴階層蒙蔽,乃至被架空。 朱存楓口中,崇禎就是那種被欺騙被架空的傀儡。 朱存楓又強調,身為朱元璋後代,必須拾起太祖遺風,堅定愛護底層百姓。 當然這也少不了朱存楓的高規格吃喝待遇,以及一文不少,乃至數倍的加班費加持。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永遠是推動百姓前進的最大動力來源。 高規格錢糧待遇拉攏了短視的人,令其全身心投入建設之中。天下為公的思想則拉攏了有遠見的人,那些有著一腔報國之心的人,有著憂國憂民之心的人。 李過便是那種憂國憂民的人,他讀過書,見識過底層百姓之苦,並且有強烈改變這一切的想法。 “請殿下給我一個機會!” 思索一陣,朱存楓叫來盧劍星和王滿倉,說道:“李過,從今往後你就是李自成,我讓你帶一隊之前高迎祥的人,去整合所有叛民。 王滿倉,你負責追擊李自成叛亂,先掌控各地鄉村,縣城能掌控就掌控,不能掌控不用強求。 盧劍星,你負責調動各地廠衛配合李自成和王滿倉行事,盡可能降低平民傷亡,確保不會遺漏一個該死的土豪劣紳。” “是!”×3 三人離開後,朱存楓對李自成說道:“李自成,將來你就叫李成吧。” “殿下,小人願代侄兒死。” “誰讓你們死了?”朱存楓笑道,“什麼地方找不來兩個該死的人?我隻是給李過上強度,讓其知難而退。既然他如此堅定,我願意成人之美。” “多謝殿下恩德,小人沒齒難忘。” “你離開米脂老家,李過回來之前不能讓別人認出你來。去修路隊,那裡正在修鐵路,需要人手。” “小人明白,請殿下放心。” 幾人走後,朱存楓叫來沈煉,問道:“沈千戶,延綏鎮邊軍有何異動?” “回殿下,大部分邊軍依然被克扣月俸艱難生活,我嘗試派人聯絡,應者雲集。”沈煉說道,“高層軍官則在密謀大事,與蒙古人有關。” “很好,我允許你加大力度,隻要不是公開行動就行。” “是!” 朝廷對邊軍的關注度不比其他,之前朱存楓一直沒打算那麼快滲透邊軍,害怕引來太多變故。這段時間就不同了,延綏鎮上層軍官大部分被呂承宮拉攏,圖謀不軌,注意力都放在外麵,對下屬自身的底層士兵關注度不夠,方便朱存楓行事。 另外,新任三邊總督已經確定,是武之望,一個寫過許多本醫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醫術研究很深的人。確切的說,武之望是那種不爭不搶的清流文官,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愛好。 你可以說邁入老年的武之望不是一個好官,沒有精力再為百姓和國家謀劃建設,但你不能說武之望是貪官汙吏,可以稱之為不作為不犯錯。不過武之望的忠誠絕對沒問題,這也是崇禎選他的原因。 武之望這種官員,任上不會乾大事,也不會任由其他人乾大事,故而他的上任對朱存楓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朱存楓才要在武之望上任之前盡快培養一支闖王隊伍,如此才能正大光明暗中發展自身勢力。 陜西地區最重要的就是三邊軍鎮,也是武之望的職責所在,所以朱存楓讓沈煉加大力度,要在武之望到來之前盡可能拉攏底層士兵,造成既定事實。 那時按照武之望的執政理念,他不會為底層士兵解決欠餉和克扣月俸問題,也就不會獲得軍心,如此一來,隻要朱存楓率先取得軍心,就能事實上取代武之望,成為三邊真正的掌控者。 一旦武之望上任,事情就難辦了,他自己不會胡作非為,也不會讓其他人胡作非為,那時朱存楓再想做邊軍的工作,必定事倍功半。 這又是魏進忠的好處,有他在,朝廷高級官員的資料隨時都能獲得,朱存楓就能利用這個情報優勢製定戰略戰術。 就如洪承疇投降滿清後,使滿清徹底了解明朝官場的運行邏輯,還有大量重要情報,這才使得滿清製定相對應的戰略,就比如最重要的“為崇禎復仇,聯合大地主大士紳”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