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的嗎?我是不是在做夢?快打我下。” “啪!” “你還真打啊!” “你讓我打的。” 這天,京師全城都看到了不可置信的景象,朱存楓站在正陽門前做向天祈禱狀,而天上則源源不斷掉落白銀和白麵,大量人員拿著容器接住,不遠處就是簡易熔煉處,無數銀磚被製造出來,然後鋪在京師中軸線正陽大街上,一直延續到城外。 朱存楓並不避諱京師百姓,相反還鼓勵所有人都來看,有專門維持的人員,避免踩踏的發生。 相比於距離較遠的百姓,朱存楓身邊的一眾京官看了個真切,白銀和白麵真的是憑空出現。 “真是太祖庇佑……”許多人喃喃自語,更多人不自覺跪了下來。 崇禎被盧劍星帶著來觀看了這一切,他最後的堅持徹底崩潰,都不知道怎麼回到的寢宮,看到桌上擺著的白綾,不再猶豫,上吊身亡。 默默看著這一切的盧劍星來到朱存楓身邊:“殿下,事辦妥了。” “以親王禮葬。”安排好工作,朱存楓又轉身對眾人說道,“起來吧,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太祖走了,不必再跪著了。” 作秀完成,朱存楓回宮,登基事宜還需要他拍板,至於兩白鋪路以及太祖太宗雕像所需的白銀白麵,朱存楓早就準備好了。 “畢尚書,是真的嗎?真要鋪百裡?” “真的,我一早看到了宮中的銀山。” “那要多少銀子啊。” “八十萬萬兩白銀。”(長百裡,576米的一裡,寬5米,厚10厘米。) “多少!” “八十萬萬兩。” “我大明一年賦稅也才兩千萬兩,這麼說400年……400年!” “對。” “看來銀子要不值錢了。” “隻要能買米麵,銀子還是銀子。” “畢尚書,可有內情?” “不可說。” 聰明人很快想到不久前畢自嚴入宮麵見朱存楓,然後京師各地的倉庫就開始平價賣糧,雖然每天限量,但每天從不缺糧。 稍微想想就懂,隻要銀子能買到糧食,銀子就不會貶值,反而會升值,因為糧食是根本,有了糧食就有人口,有了人就有一切。實在不行糧食還能喂牲口,全國那麼大,肉總可以賣出去。 成國公府 “老爺,定國公世子來了。” “賢侄來了,快請。” 定國公府和成國公府一樣,在北直隸有大量良田,還參與製造私鹽,這次後金入寇,佃戶、奴仆被殺被擄,本以為朱存楓殲滅後金軍後將一切照舊,他們也會出麵上表勸進。沒想到朱存楓不管三七二十一,所有田產全部沒收,分發給當地百姓,一下讓他們損失慘重。 他們不是沒想過上奏,不是沒想過請禦史反對。沒有人敢,韓爌這樣的首輔又怎麼樣,隻不過頂撞了朱存楓一句,就被他當場打死,局勢沒有穩定之前,誰敢胡來。 沒辦法從官方層麵動手,隻能想辦法玩陰謀。炒作糧價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朱純臣領頭,大量勛貴跟進,吃進了市麵上所有浮糧,還趁亂偷了朝廷府庫的糧食。 本想著大賺一筆,結果百姓去買糧的非常少,查了半天才發現倉儲那邊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出了無數糧食。多方打聽才知道,或許是朱存楓給的糧食。 朱純臣始終認為朱存楓的糧食是有限的,不但堅持不降價,還想方設法去倉儲買,又從百姓手裡提價收購。 朱存楓當眾表演太祖顯靈後,朱純臣等人隻覺得天塌了。糧食不同於白銀,白銀存個百八十年都沒問題,糧食存幾年就壞了,除非糧荒,否則根本賣不出去,如果儲存不善,還會黴變,徹底無用。另外糧食儲存還要場所、人手等,這些都是成本。 朱純臣可沒有太祖庇佑,成國公府的財貨有限,根本耗不起。 “把糧運去南方賣!” “南方?不可以!我聽說南方有人不服秦藩,要起事。要是我們賣糧被發現,人頭不保啊。” “我們與國同休,他朱存楓還能把我們都殺了不成。再說他也不一定發現,不用怕。” “那也不可以啊,南方糧賤,運過去還是虧。” “已經虧了,你還有什麼辦法?難不成喂豬?” “唉,早知如此……” “你敢率家丁登城死守?” “小侄不敢。” “那還說什麼。” 涿州 望著一路鋪過來的兩白路,望著一排排站著一動不動的軍士(壯軍威,順便看守錢糧),崇信王默不作聲。 “父親,兒來迎接,請隨兒入京。” “我兒,何必如此。” “不如此不足以震懾人心,大明積弊,需快刀斬亂麻,容不得半點疏忽。” “我兒,難道為父也是疏忽不成?”崇信王有些生氣。 “父王,你想當皇帝嗎?” 崇信王沒想到朱存楓那麼直接,愣了一會才說道:“我隻有你這麼一個兒子,皇帝一定是你的。” “父王,此時正該是大刀闊斧改革的時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不如此大明依舊有亡國的危險,百姓有倒懸之急,容不得片刻延誤。”朱存楓說道,“父王你當皇帝,大明還是那個腐朽的大明,隻有我當皇帝才能讓大明脫胎換骨。希望父王成全,莫要將最後一點親情磨滅。” “逆子!你還敢殺我不成?” “若有必要,可殺!” 崇信王被朱存楓的話氣個半死,半響說不出一個字,瞪大眼珠死死盯著朱存楓,仿佛要重新認識他一樣。 “父王,你當太上皇吧,一應吃穿用度不缺,何必勞心勞力管理國政。” “你想復漢高祖故事?”崇信王不得不接受現實,“你就不怕子孫有樣學樣?” “不怕,兒早已謀定,將來所有皇帝老了都會主動退位給子孫,皇帝也需要歷練。” “伱想得到挺美,不怕和趙武靈王一樣餓死?” “不會,皇位可以給,兵權不會給。” 朱存楓與崇信王一同返回京師,很快勸進文書一批批到來,按照固定的習慣,朱存楓三辭三讓過後,於天壇、地壇、太廟、社稷壇舉行隆重的祭告活動,於奉天殿(朱存楓將皇極殿重新改為奉天殿)受百官大拜,登皇帝位。 畢自嚴手捧繼位詔書,向眾臣宣讀,這個位置一般由內閣首輔擔任,一眾大臣心中暗呼可惜,如果當時自己主動第一個站出來求見朱存楓,或許現在站在人前的就是自己。 殊不知朱存楓選擇畢自嚴,是因為畢自嚴的能力和品格,如果是那些專注於黨爭的官員,哪怕第一個站出來,朱存楓也會無動於衷,還會將其貶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