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朱存楓的設想,大明在不久的將來會率先完成重工業生產,鋼鐵將大量產出變得廉價,以後造船用鋼鐵將比木材便宜。至於防腐問題不用怕,平臺上有全套油漆,到朱存楓死之前,替代品肯定造出來了。 朱存楓也是這麼做的,包頭、沈陽和遵化三個煤鋼基地相繼建立,朱存楓為這些地方買了好幾套煉鐵高爐和煉鋼平爐以及配套設備,高爐容積35立方,年產3.5萬噸鐵,平爐的產能為一百萬噸(先煉鐵,工人熟練了再開始煉鋼)。 這樣的產能在後世都是落後產能,需要淘汰,在明朝則最先進。整個明朝的鐵產量一共才5萬噸左右,兩座高爐就比全國全年產量還高。這樣的煉鋼設備,朱存楓要多少給多少,製約產量的因素隻有熟練工和采礦速度(原材料也能買,朱存楓不想一直盯著而已,要發展自力更生)。 選擇小型的煉鐵高爐,也是為了更方便訓練熟練工,同時煉鐵煉鋼設備非常貴,直接激活大型配套設備十分浪費,不但采礦速度跟不上,也沒有那麼多工人。 小型設備既好操作又便宜,大不了將來多立點小型高爐,其中的效率差距並不怎麼重要,反正世界上沒有能夠追趕工業化後大明的國家。 這樣的前提下,朱存楓當然打算以鐵甲艦開局,也不用糾結軟帆硬帆,蒸汽輪機麵前都會淘汰。況且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薑大錘已經造出三脹式蒸汽機,鐵甲艦動力問題已經解決。朱存楓又買了100噸級的水壓機,萬噸巨艦造不了,造個千噸級鐵甲艦綽綽有餘。 朱存楓還給工匠造了一個實驗基地,船模拖曳試驗水池等設備應有盡有,為鐵甲艦設計與建造創造更便利的條件,朱存楓能買到鐵甲艦圖紙,最終還是需要工匠製造。 登萊那邊的老舊木製戰船一直作為訓練艦使用,前期招募、短期訓練士兵都是由王滿倉這個旱鴨子負責,朱存楓本打算攻下江南後再找相應的人才,鄭家其實也是朱存楓考慮的對象,尤其是鄭成功。 鄭芝龍一巴掌拍過來,想不打造過渡期戰船都不行了,不但需要過渡期戰船,還要重點招募海軍人才。 既然是過渡,就要符合當下的局麵,能快速建造,又能發揮朱存楓隊伍的優點,火器的優點。 朱存楓查找了大量資料,選擇了飛剪船,這種船隻不如風帆戰列艦有那麼多火炮,不如福船等中式船隻那麼能裝貨,勝在速度快。擁有後膛裝填,炮彈可以爆炸的火炮,朱存楓的海軍本身就不需要用火炮數量取勝。 當然不會照搬飛剪船,使用飛剪船船體就夠,船體內部依然會使用明朝工匠熟悉的水密隔艙,以及明朝水手熟悉的硬帆係統。加上朱存楓從平臺直接購買陰乾好的木材,工匠可以直接建造。 前裝滑膛炮時代,火炮威力小,命中後水手也能很快修復。而且火炮無法有效打擊水下船體,也不會有人選擇打擊水下。加上軍艦大多沿著固定航線巡邏,作戰時一般不會進入海岸線,觸礁概率大大降低,故而軍艦上不需要水密艙技術。 與其增加水密艙,減少火炮數量,不如放棄水密艙增加多層甲板、火炮,以最短時間解決敵人。此時攻擊的性價比最高。 商船就不同了,因為遠洋技術和能力不高,普遍在海岸線航行,觸礁概率大,所以需要水密艙技術。 到了鐵甲艦時代,火炮威力大增,還有能力威脅水下,所以軍艦需要水密艙。且這時不再需要大量火炮,隻需要幾門主炮就行。有了安裝水密艙條件,此時防禦的性價比最高。 改良的飛剪船則需要在海岸線巡邏,無法完全用作海戰使用,畢竟大明周邊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與大明進行大規模海戰,都是騷擾性的,需要飛剪船沿途追擊、驅趕,觸礁就很有可能,水密艙就很有必要。 使用硬帆更好理解,硬帆操作簡單,不需要軟帆那麼多的人手,還可以利用多變風向,乃至逆向風,不怕去任何地方。同時有限的水手能操控更多戰船,最大限度發揮平臺的物資優勢。 再怎麼節省人手,麵對鄭家獨霸海洋這個龐然大物,怎麼小心應對都不為過,水手、戰艦越多越好。北方不比南方有那麼興盛的海貿,水手數量和質量都不行,想要快速發展海軍,從南方雇傭人手必不可少。 “派人去南方,招募一些造船、水師的人才,再想辦法雇傭一批水手,買也行。”朱存楓找來陸文昭。 “陛下,江南逆賊未平,鄭家海盜猖獗,恐怕不太好辦。” 朱存楓很反感大包大攬,最後又沒能辦好事的人,隊伍中處理了許多這樣的人。身邊的人都知道,所以有困難會當麵提出,免得事情沒辦成被責罰。 “朕記得南方有好幾萬疍民,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船上,水性非凡,當水手綽綽有餘。” “陛下,這些都是賤民……”陸文昭小心翼翼看著朱存楓,眼中閃著莫名的情緒。 “朕看你是皮癢了,敢試探朕。怎麼,覺得朕當了皇帝,屁股歪了?” “臣絕不敢有此意!” “朕說過為民請命,永遠站在窮苦百姓這邊,說過人人平等,就一定會辦到。下不為例!”朱存楓說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告訴他們,大明以後不再有賤民,都是國民,擁有相等地位,誰也不會低人一等。他們將來想上岸就上岸,想乾什麼就乾什麼。” “遵命,臣必不讓陛下失望。” 疍民被定為賤民,世世代代都不能上岸,生活悲苦。不該繼續這樣下去,所有國民都該有光明的未來。 朱存楓在頭疼海軍建設的時候,洪承疇與鄭芝龍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凱旋金陵,並高調加官鄭芝龍為水師都督。洪承疇鞏固了自身的地位,鄭芝龍加官進爵,雙方各取所需。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東林軍的試探令洪承疇明白,陸地上真的打不過北軍,還會以慘敗收場,守城同樣不保險,所以洪承疇自己撤退至淮安督戰,把徐州丟給孔有德防守。 同時洪承疇命令鄭芝龍,讓他繼續襲擾北方海岸線,使朱存楓無暇南顧,給自己爭取破局的時間。 這一次鄭芝龍非常積極,會如此還是他從登萊搶到了大量的物資。這是朱存楓的習慣,為免運輸浪費和物資供給不及時,他一般會在關鍵地方留下海量的物資與一些管理人員,這免不了被貪汙,但相比於運輸中的損耗,遭遇意外運不到,這點貪汙不值一提。 而且物資就近供給,許多事做起來更方便、更快速,朱存楓的隊伍也適應了這樣的工作方式。 誰都沒想到敵人會從海上來,人能夠跑,那麼多物資跑不了,被鄭芝龍搶走許多,搶不走的他也沒有燒。在鄭芝龍看來,一次運不走還能運第二次,反正北方沒有能與他抗衡的水師,北方的糧倉就是他的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