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楓誡勉李過一番後,召見了孫元化,當眾嘉獎了他,並任命孫元化兼任兵部特軍總督。 孫元化可以成大功,少不了東林軍士兵自身不想打仗的原因。 地主們為了節約成本,不會給士兵太多軍餉,也不會特別挑選優質兵源,故而東林軍有許多士兵都是拉來的壯丁,對戰爭十分抵觸。 他們這些士兵立了軍功隻會讓軍官升官發財,他們不會有任何改變。要是戰爭不順利,死的還是他們。如此,東林軍士兵怎麼可能有積極性。 戰爭是弘文朝廷後方食利者的訴求,是洪黨、東林黨的訴求,是地主士紳的訴求,唯獨不是軍隊士兵的訴求。 這樣的軍隊,打順風仗還行,一旦遭遇惡仗、死傷,立馬就會崩潰。孫元化就是利用這一點,不謀求圍殲,擊潰一支部隊後就驅趕這支部隊沖擊其他敵軍,最終裹挾無數敗軍橫掃東林軍。 那些跑不動的壯丁紛紛向孫元化投降,孫元化在沒有造成大量殺戮,自身又沒有受到多少死傷的前提下,取得輝煌勝利,是朱存楓對他滿意的點。 本來朱存楓就打算給兵部留一支稍弱於軍隊的武裝部隊,讓其處理國內的突發事件。這年頭,誰也不敢說不會有人造反,兵部需要這麼一支機動部隊,免得對外作戰的軍隊還要牽扯大量精力守備國內。 孫元化有了這個總督的身份,馬上和兵部尚書孫承宗不分伯仲。這依然是朱存楓製衡的手段,其他部門無所謂,刀子必須謹慎。而且有了特軍的定義,朱存楓順勢下令組建衙役學校,專門教育衙役如何查案、破案等技能。 這下乾聖內閣眾臣明白了,兵部或者說內閣,除了那支特軍外,不能擁有其他軍隊,衙役隻能是衙役,不能借衙役的名頭練兵。特軍就是特別恩賜,沒有下一次。 這是朱存楓變相告訴內閣,不該把心思放到岔路上,朝廷錢糧充足更要對行政方式方法米青益求米青。 別想其他有的沒的,內閣、文官的任務就是造福大眾,為百姓謀福祉。 東林軍慘敗的消息傳回徐州,洪承疇既高興又擔憂。高興於自己的戰略成功了,東林黨軍力被削弱,自身的權力就更穩固,軍權更穩固。擔憂的是東林黨敗軍回去亂說,把南方搞得風聲鶴唳。 一人有一人的心思,弘文朝廷大量吸納地主力量,也讓自身的凝聚力降得很低。地主都是紙老虎,順風順水的時候還好說,一旦遭遇困難,馬上變得自私自利起來,隻會顧及自身,不會在乎團體。 北伐慘敗,地主們很自然會認為北軍強大,己方很可能失敗。失敗後北方皇帝必然清算他們,那時別說強取豪奪更多土地,保護自家產業,恐怕連九族的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到時候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會有大量地主與弘文朝廷切割,更會有大量地主向北方投誠。人是從眾的生物,一旦這股火苗升起,相信很快就會燒成熊熊大火。 洪承疇不能讓這種事發生,北伐不能失敗,北伐沒有失敗,東海海麵上傳來捷報,南軍水師於登萊登陸,劫掠大量財物、戰船凱旋。作戰指揮將領鄭芝龍,親自給洪承疇上呈捷報。 軍權是自身一切權勢的前提,除了拉攏後金、孔有德,洪承疇還拉攏南方衛所、舊軍等。 身為福建泉州人,洪承疇很清楚鄭芝龍水師的強大,海上水師也可以守江,所以弘文朝廷建立後,洪承疇就派人找到鄭芝龍。此時鄭芝龍已受明朝招安,歷任遊擊將軍,弘文朝建立後鄭芝龍歸順,被任命為總兵。 明朝的總兵還不是官職,隻是任務,所以鄭芝龍實際上的官位並不高。洪承疇找到鄭芝龍說服其加入自己的洪黨,並在明麵上聽從自己的指揮,洪承疇則表舉他擔任都督同知的官位。 都是同鄉,鄭芝龍不可能不幫洪承疇,去幫東林黨,況且還能加官,他爽快答應了洪承疇。 鄭芝龍倒向洪承疇,令東林黨很不滿,表麵上不能做什麼,暗地裡挖起鄭芝龍的墻角,這也是利益驅使。 鄭芝龍掌控整個東海、南海,任何商船無論國內國外都要給他交錢,否則就會被海盜打劫,當然這個海盜就是他假扮的。 每年鄭芝龍從海洋上賺取巨額利潤,其他人早就眼紅了。 剛開始大家為了利益並不想撕破臉皮,如今你鄭芝龍都倒向洪黨了,那就不要怪我東林。 東林黨聯絡己方海商,利用地主和海商給的錢,打造自己的護航戰船。光有戰船還不夠,水手才是最重要的資源。從鄭芝龍那裡挖角,既能強化自身,還能削弱敵人。 東林黨的行為逃不過鄭芝龍的眼睛,他很想帶隊殺去江浙地區,可他不能。海盜有家不能回,有書不能讀,還會被家鄉人唾棄。為什麼鄭芝龍那麼有錢還要受招安,就是因為這是手下共同的訴求。 如今的華夏子民是真正的天朝上國心態,去海外無根漂泊,不如在家當農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要不是實在活不下去,沒人願意跟鄭芝龍當海盜。 有招安上岸的機會,如果鄭芝龍強壓,恐怕自己內部就要爆發內亂。而且鄭芝龍本身也貪戀權勢,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放棄當下的高官顯位,重新回到海上當海盜。 不能掀桌子,那就隻能跟東林黨玩權謀了。鄭芝龍有自知之明,肯定玩不過東林黨精英,於是他找到洪承疇,請洪承疇出招。說起來東林黨打擊他鄭芝龍,也是打擊洪黨。 洪承疇給鄭芝龍出招,讓他帶隊立功,有了軍功,他就可以給鄭芝龍團隊封官。當官自然比去給海商當掌櫃強百倍,這樣就不用怕東林黨挖角了。 鄭芝龍權衡利弊,還是答應了洪承疇的建議。 崇禎招安鄭芝龍後就想過讓他從海麵上襲擾遼東,鄭芝龍斷然拒絕。鄭芝龍連秦軍手下敗將的後金都不願打,反而願意攻打秦軍,可見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朱存楓這邊確實沒有想到,弘文朝居然派出水師從海上發起進攻,登萊地區沒有留下太多守軍,鄭芝龍軍輕鬆殺入,搶奪了大量停在登萊的戰船。 幸虧鄭芝龍不是異族,也沒有太多殺人的理由,他的訴求就是打勝仗拿軍功,殺人太多反而增加下次襲擊的抵抗力度,故而朱存楓調往登萊的工匠沒有多少死傷。 按照朱存楓的計劃,海軍有足夠的時間建造和研究新式戰船,等他將來理順國內,正好新船下餃子完成,順勢大麵積出海。 被鄭芝龍扇了一巴掌,讓朱存楓決定,不急於一步到位鐵甲艦,先造一批風帆戰艦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