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過江(1 / 1)

洪承疇犯了原則性錯誤,不該收降阿敏等後金八旗,更不該為了安撫後金人,損害大明百姓的利益供養他們。   塑造民族和國家概念,增強全民凝聚力,是朱存楓執政的根本綱領,絕不能有任何轉圜的餘地,洪承疇非死不可。   對此洪承疇也有預估,投誠被拒,度過初期的慌亂和惱羞成怒,洪承疇意識到後金這個隱患。   早前後金是洪承疇絕對助力,如今後金就是要命的爛瘡。   洪承疇下定決心,將阿敏賣在江北,賣給北軍,讓朱存楓看到自己改過自新的決心。   洪承疇命令阿敏,側翼騷擾北軍進攻,特別允許後金軍可以無限製劫掠,暗地裡則將後金的情報送給北軍。   仰仗後金歸仰仗,必要的約束還是有的,洪承疇不允許後金軍胡亂出動、搶劫,早前江北是洪黨勢力範圍,搶劫江北等於搶劫自己。江南是東林黨勢力範圍,更不會允許阿敏胡來。   阿敏很想告訴洪承疇,有弘文朝廷供應吃喝玩樂,誰還願意費力搶劫。所以洪承疇的命令對後金軍沒有任何吸引力,他們寧願待在江南,那裡更舒服、更安全。   其實阿敏老早就與東林黨有過聯係,江北丟失後更進一步深入溝通。沒了江北,孔有德等人被殺,洪承疇的勢力大幅削弱,要不是有鄭芝龍這支強心針,洪黨早已倒臺。   經過一年多的熟悉,弘文朝廷早已摸清鄭芝龍脈絡,鄭家不可能與北軍死拚,也就是說有他等於沒有。既然如此,洪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何況戰線已推進到揚州,洪黨錢糧收入大幅削減,任何事都不順了。   眼看北軍發起大規模進攻,洪承疇居然讓自己留在江北,阿敏放下心中最後一點情誼,給東林黨送去了書信,得到正麵回答。   孔有德殘餘部隊、江北招募的新軍等洪承疇手上僅存的軍隊,跟著他一起登上南下運輸船,然後就被賣了。   洪承疇並沒有讓鄭芝龍的船來運輸自己,對於鄭芝龍倒向朱存楓有所耳聞,他不再信任鄭芝龍,於是讓東林黨幫忙運輸。   結果東林黨賣起洪承疇來比鄭芝龍更快、更粗暴,直接開船裝人後從揚州送到金陵北邊的江心洲,等洪承疇察覺到異常為時已晚,四周都是江水,又沒有渡船,除了望著南邊金陵城墻咬牙切齒,沒有任何辦法。   倒是原本應該被賣的後金軍,在東林黨的接應下順利進入金陵,繼續懶散享樂。   洪承疇做夢也沒有想到,東林黨這幫人大敵當前黨爭非但不停止,還變本加厲起來。想到家人,魚死網破的心立刻熄滅。找了個水性好的人,從最近的地方遊泳去北麵投降。不投降也不行,本來江北士兵就不願意南下,這下被安置在孤島之上,如果洪承疇還死硬不降,手下必然殺了他投降。   “洪承疇,你收養後金,出賣國家和民族,就換來這個結局。”   “小人不該觸犯陛下,願一死以謝天下,懇求陛下放過小人家人。”   “抵抗朕無所謂,你真正該死的是為了抵抗雇傭外族,還為了安撫這群外族,任由他們殘害我大明百姓。你的行為損害了所有華夏百姓、大明百姓的利益,罪不容誅。漢奸誅九族是鐵律,沒有例外。”   “陛下開恩啊!開恩啊!”   洪承疇被人拖走,朱存楓詢問:“鄭芝龍來了沒有?”   “陛下,鄭氏哨船已到,主力隨後就到。”   海軍的船隻強是強,數量不足,無法快速運輸軍隊過江,容易被人半渡而擊,朱存楓不想給弘文朝廷半點機會,所以命令鄭芝龍帶船來配合。   鄭芝龍很高興,登萊海軍出戰後,他一直惴惴不安,海軍有取代鄭家水師的能力,一個沒有用處的勢力,還是軍閥類型的勢力,基本都逃不了被消滅的命運,甚至有可能被誅殺。   如今朱存楓要求自己協助,就代表自己還有用,那投降就不會有任何問題。朱家的信用還是很好的,朱存楓的信用也不錯,沒聽說有投降後被殺的。   鄭芝龍帶著軍隊,歡天喜地來到揚州,親自拜見朱存楓,算是正式投降。朱存楓任命鄭芝龍為南海艦隊都督,海軍軍校教官,以後主抓海軍教育工作。   鄭芝龍明白朱存楓的意圖,讓他漸漸遠離軍隊,杯酒釋兵權,對此他早有預料,也接受這個現實。說起來他也算是海軍二號人物,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北軍輕鬆占領揚州,斬殺洪承疇,都在東林黨預料之中,唯獨鄭芝龍投降不算。按東林黨的想法,鄭芝龍多次襲擾北方,劫掠大量財物,得罪死朱存楓了。鄭芝龍不敢投降朱存楓,即便想要投降,朱存楓也有可能不接受。   哪成想鄭芝龍投降如此絲滑,還公開宣稱東林黨出賣同僚,他投降就是為洪承疇報仇,並提醒金陵城內的人,不要與東林黨同流合汙,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免得殃及池魚。   金陵城內的人當然不會和東林黨一條道走到黑,特別是魏國公徐家,一向是誰強他們幫誰,正好這段時間利用洪承疇攫取了大量的利益,隻有投降朱存楓,擁立新君,才能穩固這些利益。   東林黨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完全接管金陵城防,還提醒徐家等原洪黨之人,讓他們放棄幻想,朱存楓不可能停下均田的腳步,他們家那麼多田產,一旦北軍南下,全部要化為烏有。   許多人死到臨頭才醒悟,又或許他們不願意醒悟,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徐家等勢力認為,他們有國爵,與國同休,朱存楓沒有在北方大肆殺戮原勛貴,到了南方一樣不會。   至於田產都是小事,到時候認個錯伏低姿態,換取朱存楓寬諒,實在不行,賣給朱存楓,等過段時間再買回來就行。有爵位有權利在手,還怕沒有辦法弄過泥腿子,弄來田產嗎。   反倒是東林黨堅決抵抗讓徐家等看到了希望,立功的希望。死道友不死貧道,借你人頭一用太正常了。   現任魏國公徐弘基率領南方勛貴和外鄉官吏及他們的家丁,從城內沖擊、奪取城門,開城放北軍入城,東林黨猝不及防,全軍大潰,朱存楓兵不血刃奪取南方政經中心金陵。   也不能怪東林黨無能,實在是之前江北把老兵都送光了,如今守備金陵的軍隊才剛剛招募,還來不及操練。誰讓東林黨那麼摳,不舍得許多錢糧操練。   這就是地主團體的軟弱性,個個自私自利,不願意自家利益受損,舍不得拿錢出來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