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困於長安(一)(1 / 1)

長夜嘶鳴 穆弓 2353 字 2024-03-20

那日下山阿丞沒來送行,玄戈以為她隻是在賭氣,沒成想,自那日以後阿丞便閉門不出。起初老閣主以為她不過是鬧一會兒小孩脾氣,過幾日就好了,誰知阿丞竟一連數月不出門。這可是從沒有過的事。阿丞從小愛玩愛鬧,什麼時候耐得住這般寂寞?老閣主慌了神,這才想到阿丞和哥哥從小一起長大從未分開過,這一下陡然分開,自然受不住。老閣主見她茶飯不思,怕她怕積鬱成疾,隻得鬆口道:隻要肯吃飯,便準許她下山。誰知阿丞卻不肯了,哭道:不去不去!哥哥已經走了這許久,一個人下山甚是無趣,不如老死在山上算了。老閣主一聽更慌,忽然想到自己的徒孫中有個叫開舒的,是六弟子開陽早年下山時撿回來的棄嬰。因是開陽的第一個弟子,甚是悉心栽培,開舒天生聰明伶俐,將開陽的一身本事盡學了去。他生性活潑,與少丞甚合得來,阿丞除了兄長,便是與開舒最親近。老閣主便將開舒找來,讓他開解阿丞,待她病好後便陪同她下山。阿丞得的本就是心病,一聽爺爺果真願意讓她下山,病頓時就好了大半。又將歇了些時日,就痊愈了。   出得崎蔚山,阿丞就像就關於籠中的小鳥被放了出來,心情大好,一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師兄,天下如此之大,你說,哥哥會去哪裡?”   開舒問:“你可知道我們三垣閣的來歷?”   她搖搖頭說:“不知道。”   阿丞雖然是閣主的嫡親孫女,對讀書習武卻不感興趣,藏書閣書雖多,她卻極少看,倒是對機關玄學極有興趣,經常去找開舒問這問那。   開舒想了想,說:“三垣閣創教祖師爺是大漢飛將軍之玄孫李飛,李家本是大漢邊關守將,祖師爺的父親在一次與匈奴之戰中被俘,從此便生活在匈奴,一生未歸,祖師爺便是出生在匈奴。祖師爺的父親日夜思鄉,卻不能回來,於是臨終前囑咐祖師爺,將來要回歸大漢,在大漢安身立命。祖師爺歷經艱險才得以回來。是以立下教規:三垣閣雖遠處江湖,歷代掌門及弟子卻須以國家為重。”   “所以,三垣閣歷代掌門在繼任閣主之前,必須下山歷練,若是遇到國家危難之時,便不能袖手旁觀。”   “你看我們這一路行來,百姓哀號遍野,可知天道不昌、正逢亂世,玄師弟想必是在最亂之處。”   阿丞未聽說過這些事,不禁嘖嘖稱奇道:“我怎麼從未聽爺爺說起這些,師兄你是怎麼知道的?”   開舒把臉湊過來,一臉神秘地說:“天樞閣裡有一本書......”,話說到一半故意停住了。   阿丞急道:“什麼書?藏書閣裡還有這麼好玩的書?你快說書上寫了什麼......”。   不一會兒,就聽她“啊”的一聲喊出來,“不對不對,天樞閣隻有閣主才能進去,你是怎麼進去的?”   開舒哈哈哈笑了起來,“你忘了我師父是乾什麼的啦?”   阿丞竟忘了六師叔專門研究玄學機關的,此時恍然大悟,追著開舒要打,“好啊,師兄你可犯了門規啦,快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我,不然我告訴爺爺去。”   開始邊跑邊求饒道:“我說我說,你可不能告訴閣主,不然師父會打斷我的腿。”   “快說!”   “祖師爺到了中原後突然對星相玄學產生興趣,便開創了三垣閣。祖師爺又根據二十八星宿變化創出天極劍法,其中最厲害的一招叫‘鬼使神差’,你知道為什麼麼?因為崎蔚山正對應著鬼宿。”   阿丞聽後喃喃自語道:“祖師爺這麼厲害,原來我祖上竟是朝廷重臣。”   其實阿丞的祖上並不是朝廷重臣,開舒還看到一段話,上說祖師爺並無子嗣,他從匈奴帶來了一位侍從,侍從跟著祖師爺定居在中原,後來祖師爺為他取了一個漢名,叫李胥。祖師爺死後將閣主之位交給李胥,這位李胥應該才是阿丞的先祖。這些話他沒有說,阿丞年紀還小,不知道也罷,讓她覺得自己的先祖乃是朝廷赫赫有名的人物豈不是更好?而書中還記有另一件事,這件事更為隱秘,開舒更不敢說——“曾收一子”,在書的某頁最後一行,用很小的字寫了這麼幾個字。僅此四字,再沒有其它解釋。   開舒沉默了一會兒,整理好思緒,問她想去哪裡,阿丞說:“當然是去找哥哥。”   “你知道上哪裡去找麼?”   阿丞歪著頭想了一會兒,說:“去長安。”   也好,長安乃帝都,要說亂,哪裡能亂得過長安呢?開舒想道。   “我們就這樣來到了長安,果然在這裡遇到了你。”開舒對玄戈說。   玄戈笑笑,道:“阿丞雖性格刁鉆,倒也機靈得很。”   “你們又是如何遇到胥兄的呢?”玄戈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