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臺請手下留情。”李玄戈隔空喊道。 蒙麵人不答話,隻見他眉頭微蹙,緊握劍柄,似乎在猶豫要不要離開,猶豫片刻後,終於邁開步子。然而,他的步子卻不是離開,而是朝著李玄戈藏身方向!隻見他劍柄陡轉,向李玄戈疾沖而來。李玄戈聞風現出身形,趁蒙麵人身形未至之時發出兩枚石子,分指天池、華蓋二穴。蒙麵人側身避過,步伐稍有停頓,李玄戈趁勢拔劍出鞘,隻一個箭步便來到蒙麵人身邊,落月劍削鐵如泥,隻一個照麵,便把蒙麵人的劍削為兩段。 蒙麵人一時竟不知所措。 天下竟有如此快的劍法! “你走吧,你不是我對手,若不是我手下留情,你此刻已沒有命在。”李玄戈道。 蒙麵人知他所言非虛,光憑他仍石子的力道自己就已經落敗,此人不僅內力渾厚,武功也非常了得,他既已手下留情,不走更待何時。 兩相權衡過,蒙麵人漠然離開,轉身消失在夜色中。 李玄戈將胥黎扶回房間。中年人迎了出來,見胥黎受了傷,忙將他扶到榻上。 胥黎擺擺手說:“不礙事,多虧了這位少俠出手相助。” 中年人轉過身來向李玄戈道謝。 李玄戈將他扶起,問道:“我看那蒙麵人武功不弱,不似普通山賊。你們可是得罪了什麼人麼?” 中年人略一沉吟,道:“在下杜信,這位是在下的兄弟胥黎,我們此次出門確有要事在身。少俠今日相助,杜某不勝感激,本不該相瞞少俠,隻是我二人身負之事重大,實不便相告,還望少俠見諒。” 杜信不肯說,李玄戈也不勉強,起身抱拳道:“這位兄臺傷勢並無大礙,隻是你們這一路恐仍不會太平,方才我見那蒙麵人出手狠辣,勢必要取了這位兄臺性命,此次未得手,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杜某謝過少俠相告。還請少俠留下高姓大名,杜某來日定當報答。” “李玄戈。報答就不必了,你們保重。” 說完便告辭出了房間。 杜信乃黃門郎杜信,此次出行是奉皇帝之命前往朔方。 如今叛亂四起,大大小小的起義軍遍布全國各州縣,朝廷忙著鎮壓,卻是越鎮壓越多。青州一帶的赤眉軍更是兇猛,朝廷派更始將軍廉丹率十萬大軍前往青州鎮壓赤眉軍,誰知反被赤眉軍大敗於成昌,廉丹身死。此後赤眉軍聲勢越發浩大,人數激增至十幾萬人,已經嚴重威脅到朝廷的安全。朝廷此時兵力捉襟見肘,便想到了北方邊境上的幾十萬大軍。 北方邊境常年駐有幾十萬大軍,並不是因為匈奴常年侵擾。原本匈奴部落已經臣服於漢,早已不敢對漢朝用兵。漢與匈奴關係再次劍拔弩張,隻因皇帝一時興起的一個舉動:剝奪匈奴首領“王”的稱號,改稱為“侯”。各匈奴王心中激憤,才與新朝決裂。這位新皇帝就是哀帝時的外戚王莽。王莽纂奪漢室皇權,改國號為“新”,自命為新朝皇帝。新皇窮兵黷武,與匈奴交惡,為防匈奴入侵,將幾十萬大軍調往北方防守邊境。因邊境駐有大軍,匈奴不敢妄動,因而幾十萬大軍無仗可打,卻要消耗大量的糧食,而國家這幾年天災嚴重,糧食入不敷出,幾十萬大軍的口糧朝廷難以負擔,因此皇帝此時又想調回部分兵力以鎮壓起義軍。 明令調兵怕匈奴知曉後大舉入侵,因此皇帝隻派黃門郎杜信秘密前往。 為了不聲張,杜信隻帶了胥黎一人隨行。胥黎是衛尉第一高手,杜信原以為此事做得隱秘,又有胥黎這樣的高手護著,應該萬無一失,不曾想這一路竟被人尾隨,而衛尉第一高手在江湖中竟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