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且愛我”,秦王親口說的。] [一群人看著自家君王繞柱逃命,焦急且無措,想想那場麵就好樂。] [全場兩個人最忙,刺殺的荊軻和繞柱的秦王。] [……到最後了,侍衛才出手,難評。] [實不相瞞,我想看秦王繞柱。] [秦漢時期穿脛衣,就是開襠褲,想到荊軻伸出兩腿坐在大殿上開罵,我政哥的眼還好嗎?] [繃不住了,想到我政哥穿開襠褲,一下子不威嚴了。] [啊——我的韓信,第一次覺得胯下之辱是挺辱的,抬頭不就是那個啥。] 嬴政腦子一白,未免也太…… 還有史官記錄得也太詳細了,他丟人都丟到後世了。 夏無且:明明很正常的話,為什麼天幕一說就變了味? 韓信麵容扭曲,說始皇帝提他做什麼?這下全天下都知道這件事了。 秦漢之後的人:……麻煩不要說這個了吧。 【秦滅六國隻剩齊國。 春秋時期,齊國曾是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盛的國家。 齊恒公在管仲的輔佐下,實行改革,富民強國,同時齊恒公“尊王攘夷”,為春秋五霸之首。 戰國時期,齊國也是東方大國。 齊威王時,齊國在桂陵、馬陵兩次戰役中大敗魏軍,扭轉齊國屢遭入侵的局麵,同時在鄒忌、孫臏、田忌等人的輔佐下,實行社會改革,整頓吏治。 齊宣王時,齊國國勢最強盛,稷下學宮中天下名士和學者雲集。 齊湣王時,齊國疆土擴大,但窮兵黷武政策使得民力衰竭,同時還誅殺賢能之士,使得齊國國力下降、內外動蕩。 齊襄王時,因燕昭王在齊湣王在位時聯合其餘五國伐齊,齊國國力大傷,一蹶不振。 齊襄王死後,齊王建即位,對秦亦采取結好政策,不敢支援其他五國抗秦。 然而當韓、趙、魏、楚、燕都滅亡後,齊國也走向了末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王賁揮戈南下,攻打齊國。王賁南下伐齊,幾乎就沒有遇到過什麼抵抗。王賁率軍長驅直入,來到臨淄,齊王建與後勝馬上向秦投降。齊國滅亡。】 [有謀臣對齊王建說過,整治武備,弘揚國威,以保社稷。田建對此置之不理啊。] [主要聽了也沒啥用,齊王建本身就是個無能的君主,秦國實力又強,阻擋不了的。] 各朝各代:這些莫非都是後世之人,似乎都識字明理,難道都是貴族子弟嗎?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共用十年的時間,秦滅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麵,完成了統一。 秦王政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時年三十九歲。】 [接下來就要叫秦始皇!] [“滅諸侯,成帝業,天下一統。”]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們心情很復雜,對秦國有點羨慕還有點嫉妒。 人家的子孫是滅六國建霸業,他們的子孫就是被滅。 人和人之間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至於頂頭上司周天子,他的心情可能更復雜,可惜沒有人關心。 【消滅六國之後,秦軍並未停止征伐。】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建立了二十等軍功爵製,有軍功就能封爵,打通了底層人晉升的渠道,對秦國將士來說,有仗打,某種程度上是有好處的。] [所以大一統後,底層人上升的渠道又沒了。] 【先是南方。 滅楚國之後,秦國向百越地區用兵,先攻占閩越,又向南越進軍。 為了轉運糧餉,開北、南二渠,北渠引水七分下湘江,南渠引水三分入漓江,這就是天下聞名的靈渠。 靈渠的開通,連接了長江和珠江,對南北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在當時還有歌謠傳唱:“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頭流。” 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能力,這條人工運河可以說是巧奪天工,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稱號。 靈渠的建造離不開秦始皇嬴政的謀略,當然更離不開辛苦勞役的鑿渠士卒與百姓。 秦始皇經略百越,奠定了我國南部的疆域。】 [秦始皇時建的靈渠,到現在還在用,已經兩千多年了,真的好神奇。] 靈渠好不好,秦之後朝代的統治者心裡都有數。 【其次是西南夷地區。 這裡民族眾多,地勢復雜,交通不便。 秦始皇命士卒塹山堙穀,開通“五尺之道”,在道路通便的地方設置官吏。 經略西南夷,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促進了中原與西南夷地區的往來以及經濟文化方麵的交流。】 [這個歷史書好像學了,但我都還給學校了...] 【然後是北方。 秦始皇命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趕走侵入河套地區的匈奴人。 又修建萬裡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用來抵禦匈奴人南侵。】 [這次輪到我尷尬了,之前在網上和政哥黑粉對罵,說想把他送去修長城,結果對麵來了句,你這ID在秦朝就是被擋的匈奴。] [哈哈,我之前學《滿江紅》,那叫一個熱血沸騰,恨不得和嶽飛一起抗金,結果我爺告訴我,我家老祖宗就是金人,小醜竟是我自己(哭)。] [一樣,我是蒙古的,但我就喜歡霍去病和衛青,看他們打匈奴那叫一個激動(笑哭)] [幾百年前打生打死,幾百年後相親相愛(狗頭)] [相親相愛一家人(鼓掌)] 嶽飛、霍去病、衛青三人看著天幕,頭上緩緩打出個問號,合著他們現在打生打死到最後相親相愛一家人? 匈奴人和金人都沉默無言,要打他們這些老祖宗?可真孝啊! 【關於秦的戰爭方麵已經差不多講完,接下來我們中場休息一下,然後再來看看秦始皇一統中原之後的事吧。】 [好耶!] (漢-××閎:可否講一下為什麼是公元記法嗎?) (明-××啟:我也想知道,麻煩講講。) …… 漢朝落下閎、明朝徐光啟等古代製歷家終於耐不住問出來了。
第11章滅齊之戰(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