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騎軍無敵?(1 / 2)

ps:稍後再來

紅葉原上。

看著如排山倒海之勢的重騎兵沖鋒,龍武軍的士卒此時的畏懼感已經不是很強烈了。

腎上腺素,這玩意一旦開始發威,比什麼興奮劑都管用,就算是重傷垂死的狀態,這玩意一針下去,就算還是瀕死之人也能突然跳起來。

當腎上腺素開始擴散時,因為重騎兵集群帶來的恐懼、緊張,登時弱化了數倍。

現在別說是重騎兵集團,就算坦克裝甲集團來了,也得想辦法乾他一炮。

曹雪陽既然敢和趙王軍正麵決戰,自然是有對付騎兵的辦法的。

輕騎兵戰術中講究的“凡遇敵陣,則三三五五四五”、“來如天墜,去如電逝”的鴉兵散星陣。

而重騎兵對整體陣型的保持相對具有較高要求,講求在高速奔馳的狀態下保持一個較為完整的陣型,以發揮其整體的沖擊威力。而其陣列也脫不出傳統的直、方、銳、曲、圓五種基本陣型。

而趙王軍所用的沖擊陣型,便是銳陣。

銳陣為吳起兵法中的提法,也稱為火陣(黃帝五行陣)、牡陣(孫子)、鳥翔陣(諸葛兵書二十四篇),孫子兵法之中,又將其稱為雁行陣。

此陣型,前下後高,乘虛冒亂,因其地勢,則利則牡,可以勝沖方。

一般用於完成突擊陷陣的戰術目的,排列成楔形,主要是為了通過深入不斷撕開對手的防線,其武器的配置上從前至後通常采用槍槊、近戰重武器、遠程投射兵器的組合陣式進行排列。

隻要撕開敵人的陣型,那麼再多的兵馬在重騎兵麵前就是送菜。

趙王軍就是憑借這樣一手,打得後金節節敗退。

直到後金學到了鐵浮屠和拐子馬才有了一戰之力。

可龍武軍不是後金,他們沒有正麵對抗重騎兵的能力,無論是朱士宏還是張世美都堅信這一點。

他們就是要用重騎兵所向無敵的攻勢,擊破龍武軍乃至整個南軍的士氣。

“散!”

在前鋒將領的命令之下,龍武軍的前鋒散開,露出了其後的武剛車。

有巾有蓋,謂之武剛車。其車長二丈,闊一丈四。環結自守,外捆長矛,內置大盾,車身蒙上牛皮或犀甲。

這種車本是對付騎兵的利器,前漢大將李廣之孫李陵,率五千步卒在浚稽山,與三萬匈奴騎兵遭遇。漢軍環結武剛車形成營壘,前排握戟護衛,後排持弩射擊。匈奴騎兵恃勇圍攻,漢軍千弩齊發,匈奴“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漢軍斬首匈奴三千多級。

隻是武剛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戰車,它本身屬於消極防禦裝備,“車之用在守而不在攻”,從而限製了它的推廣普及。

特別是大周,自從太祖立國之後,便國力強盛,一直在對外擴張。

太宗雖然謚號為文,放棄了一些沒有價值的土地,但對於國防建設,他是舍得花錢的。….

天子六軍就是太宗整編的,對於騎兵也是極為重視。

這導致防禦性質的武剛車在軍中沒有什麼市場。

而龍武軍在建立的時候,曹雪陽和楊清源對其的定位就是一支國土防衛型的軍隊。

所以在軍中才會有這些數目的武剛車。

武剛車停下之後,龍武軍的將士立刻將其手剎放下,四根鐵簽插入地麵之中,來保證這武剛車不動如山!

朱士宏看到這些戰車的出現,心中微微一凜,看來今日要擊破龍武軍的陣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了!

而軍陣後方的張世美,看到戰場之上如此的變化,立刻揮動了手中的令旗。

左右兩翼的輕騎兵立時魚貫而出。

這些武剛車的出現,使得朱士宏擊破了龍武軍陣型之後,後續沖擊力可能會不足以撕裂、摧毀龍武軍的陣型。

所以張世美命令輕騎協同而進,一旦重騎兵撕開龍武軍陣型,輕騎兵便配合其一同出擊,擴大戰果。

“頂住!”

重騎兵的沖鋒集群如同洪流般撞在了武剛車陣之上。

朱士宏一馬當先,掌中的梨花開山斧灌注真元,重重一斧劈下,攔在他身前的武剛車,竟然被朱士宏一斧劈飛了出去,在半空之中斷為兩截。

“弟兄們,隨我殺!”朱士宏一夾戰馬,便沖入了龍武軍的陣營之中。

見到主將如此神勇,趙王軍的重騎兵士氣大振,再也不懼這武剛車的堅固,奮力撞向武剛車。

這份勇氣固然可嘉,然不是每個人都用朱士宏這般法天象地境的功力。

尋常的重騎兵沖撞在武剛車上,如同撞在了一麵石壁之上,強大的力道震動他們骨骼斷裂,內臟重傷。

武剛車雖然被撞得吱吱作響,但依舊堅挺地立在龍武軍的前列,插入的地麵四根鐵簽,使得武剛車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沖擊。

重裝騎兵集團沖鋒無與倫比的沖擊力正在被武剛車陣不斷地化解。

“殺!”

隨著一名騎兵的狼牙棒重重地砸在了武剛車上,這輛武剛車麵臨重騎兵的多次沖擊再也支撐不住了,在這一棒下,支離破碎。

這樣的場景出現在多個地方,然而武剛車陣的崩潰,都在了曹雪陽的計算之中。

她自己就是天下間最傑出的騎兵統帥之一,自然知道該如何去對抗騎兵。

重騎兵原本勢不可當的沖擊力在武剛車的弱化削減之下,已經不再無敵。

這簡單的一個車陣,就讓趙王軍的上千重騎兵失去了戰鬥力。

在戰場上,失去了沖擊力倒下的重騎兵就等於是靶子,難以移動的軍功。

當沖破了第一道防線之後,為首的朱士宏又遇上了拒馬槍陣。

龍武軍陣的層層布置,以戰略縱深來化解。

這是大縱深作戰的戰略思想的靈活運用,是沙俄帝國用來對付閃電戰的戰術理論。….

他可以用來對付裝甲集群的閃電戰!

其縮略版自然也能用來對付重騎兵的沖鋒。

曹雪陽在趙王軍重騎兵的沖鋒路線上防止了四道防線,延綿近五裡的距離。

中軍看似厚重,實則涇渭分明,四道防線之間鬆緊有度,反而不如兩翼的兵馬堅實。

在突破了武剛車陣之後,趙王軍重騎兵的速度已經放緩了下來。

拒馬槍陣,足以給他們造成不小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