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說開了,擺在臺麵上,反倒是讓人不用藏著掖著的算計,這心中反倒是更鬆快了。
隨後,劉儉又重新坐了下來,他對賈詡道:“今日能聽先生坦誠之言,足見先生之誠,不錯,依照先生所言,你我確實是彼此互相利用,但這天下不被人利用的人又有多少呢?能夠被利用多少也代表了那人的能耐,沒能耐的人才不會被人利用。”
“話已經談到了這個地步,你我之間便算是心照不宣了……我這便把如何救你兒子出雒陽的辦法告知你。”
對於賈詡而言,這件事現在是他的一塊心病,隻要解決了他兒子的問題,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毫無顧忌的投靠到劉儉麾下了。
能在劉儉麾下效力,說實話,真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隻見劉儉從懷中掏出了一份絹帛,遞給了賈詡。
雖然不知道這信中內容如何,但顯然是比較私密的。
賈詡接過了這封書信,展開一看……那書信不是別人,乃是南益州牧劉焉寫給劉儉的。
要說劉檢與劉焉的關係,那還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的清楚的。
這兩個人都是昔日孝靈皇帝劉宏在世時最信任的宗親。
而這兩個人同時又都是大漢朝最先被任命為州牧的人物。
劉儉就任於冀州,劉焉就任於益州,可以說,廢史立牧之政就是在他們兩個的推動下成立的。
劉宏其實都不是很了解他這兩位心腹宗室,但是劉焉和劉儉卻彼此知道對方是個什麼玩意。
劉焉在進入益州之後,借口五鬥米教攔路,立刻封鎖了成都、綿竹等大縣與雒陽中樞的一切聯係。
他就是為了能夠偏安一隅獨立稱王。
但是萬萬沒想到,劉焉還未在蜀中完全立穩腳跟,汝南袁氏中的袁遺就也奉命進入蜀中了。
一個是知名於天下的宗親名士,一個四世三公的名門俊秀,這兩個人在一州一南一北,遙相對立,彼此視對方如心腹大患,恨不能立刻吞並之。
不過相比於袁遺來說,劉焉目前在益州還是處於弱勢呢。
畢竟在漢中郡的東方,袁遺還有袁紹這名袁氏家族子弟,可以隨時支援於他,後備力量可謂源源不絕。
而劉焉雖然占據了成都平原,在蜀中有最為廣袤的土地,但是他目前等同於被袁氏圍死在了益州南部。
而他的大後方乃是南中,那裡到處都是南蠻異族,很難形成對他的有效支援。
劉焉也是一名有遠見的人物,他自然知道自己這種情況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
朝廷方麵,劉焉自然是指不上的,就現在這種情況,他也沒有辦法厚著臉皮請朝廷對他支援,而且朝廷在董卓的掌控下已然自顧不暇。
他目前能夠寄希望的隻有劉氏宗親。
而劉氏宗親之中,有能力牽製袁紹精力的人或許也就隻有劉儉了。
隻要劉儉能夠與袁紹在關東地區形成南北對立之勢,不讓袁紹有多餘的精力支援益州,那劉焉就算是大獲全勝了。
沒有袁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隻有一個袁遺的話,劉焉相信自己不會失敗。益州早晚都是他的。
所以這些年來劉焉竟然是出奇的沒有跟劉儉斷了聯係,而且還時時刻刻的與他溝通天下大事,並互通各自所獲得的情報。
而最近,劉焉寫信給劉儉所闡述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的三個兒子目前還在洛陽城中為人質,而劉儉的家眷早就已經被劉儉接回了冀州。
劉焉的話裡話外,是希望劉儉能夠幫他讓三個孩子返回蜀中。
賈詡看完信之後,緩緩的將手放下。
他大概明白劉儉是什麼意思了。
“將軍是想借由送劉焉三子返回蜀之際,讓吾子在雒陽借機脫身?”
劉儉點頭道:“不錯,暫時也隻有這個方法,能夠讓他名正言順的離開雒陽,不過前提是,你必須要先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