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就缺這個東西!
董卓摸著自己的胡須,頗有些疑惑的看著劉儉。
“你該不會在騙老夫吧?”
劉儉苦笑道:“相國仔細想想,我用此事,能騙來什麼?”
董卓想想,倒也是。
“那你想要問老夫討要什麼?”
“就是朝廷承認這些產業為官方產業的同時,也給這些產業之中的領頭者授予相應的職位和權力。”
“如此一來,這些產業就變為國家所有,而這些產業每年按照營收比例向國家上繳錢財分成,也就是理所應當之事,到時,劉某自然會督促這些人向朝廷納錢。”
董卓哼了一哼,說道:“劉德然,你不要把老夫當成愚魯之徒,繞來繞去,你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兒,不就是想給你手下這些河北商貿協會之人求官家身份嗎?說什麼給老夫錢財,哼,錢在何處?到時候你騙了官職又不給錢,還謀了並州,真把老夫當傻的嗎?”
劉儉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疑惑之色:“相國這是不相信我嗎?”
董卓沒有回話,但是他臉上的表情很明顯,就是確實不相信你。
眼見董卓做出的態度,劉儉似乎也有點兒犯了愁。
最終,就聽他慢悠悠的道:“要不然,回頭我就讓人將這些產業的大概經營狀況和每年的收支羅列出來,隻要相國願意,我願意讓這些人以他們今年總資產的一定比例向朝廷繳納一年的分成,之後再由相國下令予以敕封,如何?”
董卓聽了這話,伸出了三根手指。
“也好,不過,一年的繳納可是不夠的,一下子要這麼多,又是並州又是敕封的,將商賈之人直接納入國家體係之中,可非一件小事……你需一次繳納三年。”
劉儉聞言大驚:“三年?”
“不錯,需要先繳納三年,若是不到三年,老夫就不答應。”
此時的董卓已經看清楚了,劉儉對於並州還有河北商貿之事是極為重視的。
聽聞劉儉到了冀州之後,就組織了河北商業協會,這河北商業協會的成員很多,雖然對外名義上是由劉儉所領導的牧署指揮,但一直沒有朝廷官方承認授權。
或許是商貿協會的人私利越來越重,不好控製了,故而劉儉才想以這種方法來安撫和控製他們。
他此番與自己討價還價,在董卓看來,根本就是扯淡。
劉儉根本不可能每年給他錢。
他隻不過是在欺騙自己。
朝廷若是跟給了他商貿協會成員的身份,再將這些產業統統納為官家所有,那劉儉的目的達到,豈會將自己的錢財割肉分給自己?
所以董卓絕不上當,他一次要了的三年的財貨,先狠狠賺他一大筆。
若是能有這三年的大筆財貨進賬,回頭就是給他個並州的節鉞之權之權也無所謂。
反正並州根本不在自己的手裡,扔也是扔著,自己就是不給劉儉,隻怕他早晚也會去搶。
趁著劉儉現在還比較在乎名聲,想要個名正言順,那董卓就先宰他一筆再說。
現在的董卓心中有一股難以言喻的爽感。
說句實在話,他吃劉德然的虧,吃的實在是有點兒太多了。
別看劉德然一直跟他的關係還湊合,但說實話,有時候這小子比袁紹更氣人。
袁紹跟董卓為敵,那都是明麵兒上的。
劉德然呢?這表麵上是跟董卓關係挺好。
但事實上,每每最關鍵的時候,他又都能勝過董卓一籌。
董卓這些年吃了他多少啞巴虧了?
但是這一次,董卓覺得自己贏了劉德然了。
至少他讓劉德然吃癟了,而且他還識破了對方的用意。
董卓心中真是滿滿的自豪感。
望著董卓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劉儉表麵上似乎有點兒苦惱……
但實際上,劉儉心中樂開了花。
他壓根誌不在此,適才的一切都是障眼法。
“相國,這錢我到時候會派使者,按商討的數額悉數照付,錢若是不夠,就以物資沖抵,隻是我想請問相國,我河北商貿協會這些能人相國打算敕以何官職侍候呢?”
這一句話,算是問到董卓的難點了。
封?
是啊,這怎麼封?
這些人通通都是在河北替劉儉打理各種生意的,經營著大漢朝各種各樣的龍頭產業,個個都是不是凡人?問題是,他們並不屬於直接參與政治。
歸根結底,是一群做生意的人。
跟這些做生意的人,你拿什麼官職封他們?
你還能給他們縣令、縣長的職務嗎?
那若是讓劉儉征辟他們為牧署的官員呢?
那劉儉自己不就能搞定了嗎?還來找朝廷乾屁?
再說劉儉牧署內的從事,治中不缺,這些人又都需要替朝廷打理產業,根本不可能進入牧署為劉儉做事。
如何征辟?
董卓畢竟是涼州人,雖然有心計,但卻長於軍事,短於政策。
在這種事情上,若沒有李儒扶持他,他自己很難處理明白。
於是,董卓大手一揮,道:“罷了,罷了,這許多糟爛事,老夫如何能知?就全都交給你了,你自己得了朝廷之令,任命他們些許官職就是。”
劉儉笑道:“朝廷敕封他們,我來任命?未免兒戲?”
“有什麼兒戲的,朝廷授予你權柄,允許你任免他們,那就是朝廷的旨意,何錯之有?”
劉儉瞇起了眼睛,道:“既如此,我便采取一個折中的方法,請朝廷授予我撫遠大將軍之職,負責鮮卑,匈奴,以及東北諸國的征討與降服諸事,如此我就重新來構建一個將軍幕府,並虛立些許官職,安頓這些人,相國以為如何?”
“撫遠大將軍?”董卓奇道:“此乃何職?”
劉儉道:“也是我臨時現編的,權當是專門替朝廷處置境外之事,因為對外事務繁雜,需要設立一個屬於專門對外的幕府,自成架構,以此架構來代替中央行使對外的作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統禦北地諸外族和外國,如此就可以隨意編排職位安頓那些人了,相國以為如何?”
董卓想了想,道:“反正北境夷狄之事,現在也確實就隻有你在負責,回頭我當稟明天子,給你這個權職……不過,你需將牛輔等人放回來,以表誠意!”
“喏,謹遵相國之令。”
劉儉心中知道,這個所謂的撫遠大將軍在董卓看來狗屁不是,畢竟大漢原先並無此稱號,就算是有個大將軍也無關緊要,既然劉儉覺得這樣做合適,那他真就懶得操心。
但劉儉真正的目地,不是這個什麼撫遠大將軍好。
他的真正目地,是借著這次機會,有名正言順的機會,建立一個超脫於朝廷之外,類似於幕府的政治結構框架。
屬於他自己的獨立的政治體係!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