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2 / 2)

特別是沮授話語中的挺多用詞兒,都是他們原先沒有聽過的。

不過大概的意思他們還是能夠聽懂的。

雒陽的官吏們紛紛上前,向劉儉表達感謝。

劉儉笑道:“本將軍在此處還要呆上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會在這裡,推進我們河北最新的耕種方式,使此地達到富足。”

“不過還有一些準備工作需要做,希望諸位能夠從中牽線搭橋,讓雒陽本地的望族高門能夠與我們進行有效的溝通,畢竟雒陽大部分的土地還是掌握在他們手裡的,要廣興水利,需要他們資助。”

“當然,底層的黎庶也是不能忽略的,我需要你們從底層的農耕者中挑出具有獨到耕種經驗的人,到我這裡來交流心得,另外還有其他方麵技術過硬的能工巧匠都可以來,大家集思廣益。”

“……”

“……”

劉儉等人在嚴寒之中與這些當地的人商討治理雒陽當地灌溉水利的事情,而郭嘉和賈詡就在不遠處盯著。

郭嘉有點兒不明所以的看向賈詡:“雒陽隻不過是劉將軍暫時屯腳的地方,我上次與劉將軍探討,他認為還不是占據司州的最佳良機,畢竟此時一旦將此地占於手中,就容易成為各方勢力的目標,董卓方麵也一定會與河北死戰,空讓袁紹得漁翁之利。”

“既然劉將軍不想將雒陽攥在手中,為何還要花大力氣?來為雒陽當地的農業之事考慮呢?畢竟來年雒陽豐收,糧食也不是河北的。”

賈詡捋著自己的須子,微笑道:“這就是將軍的格局啊。”

“將軍雖然與董卓對立,但是不代表將軍與朝廷治下的百姓為敵呀。”

“將軍的理想是創造一個強盛的大漢朝,一個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大漢朝,一個可以屹立全天下之巔,使大漢周邊的萬千異族俯首稱臣的漢朝。”

“就算是天下分裂,但庶民卻不是將軍之敵,相反,將軍常說,民才是將軍真正的依托。”

“眼下雒陽雖暫時未在將軍手中,但這裡的百姓卻早已被將軍視為了自家的百姓啊。”

“而老夫相信,將軍的所作所為,也定然會使司州的百姓牢記他的恩德!”

“翌日再來,此地黎民豈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奉孝啊,你知道這叫什麼嗎?這就是王霸之基!”

賈詡的話令郭嘉深深的感覺到了震撼。

“左將軍竟如此大公無私耶?”

賈詡笑道:“自然,這就是誌向高遠,這就是心係天下。”

郭嘉望向不遠處的劉儉。

“可嘆郭某平日裡以算計人心,機謀之術為上道,但是時至今日,方才知曉,謀算人心,謀算他人……或許也能夠得到天下,但得到的也終歸不過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天下。”

“隻懂謀天下,不懂治天下,終究是太過淺薄了。”

“真正能夠撫慰萬民的,還得是浩然正氣的王道之術啊。”

聽了郭嘉自言自語的表述,賈詡笑了。

“你說的不錯,似你我這等長於術者,若是一直謀算得當,也能得到天下,但終歸沒有王道正氣來的長遠。”

“可這就不代表王道之氣當中不蘊含陰謀詭詐之術。”

“這兩樣東西呀,其實都是相輔相成的。”

郭嘉終被賈詡這個老頭深遠的見識所征服。

他平日裡雖然自詡為天下無雙的智者,但是到了劉儉的麾下之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他已經見識到兩個可以淩駕他的人。

一個就是劉儉,另外一個就是眼前的賈詡了。

郭嘉伸手將賈詡拉到一邊。

“還請文和先生指教。”

賈詡看向了不遠處的劉儉那一群人。

“老夫的意思也很簡單,劉將軍確實是心係萬民,不止是河北的百姓,雒陽的百姓也是他的民,他相助雒陽興修水利,灌溉農田,並傳他們技術,以王道而言,確實是希望大漢朝能夠強盛!希望雒陽本地的百姓能夠過得更好。”

“但是,在行使王道正氣的背後,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雖非王道,卻與王道並不沖突。”

“你比如說,劉將軍為什麼要通過雒陽本地的官吏,借此事聯係望族高門呢?就是河北的這些技術都是我們這些年來苦心鉆研出來的,要交給他們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但也不能白交啊。”

“雒陽本地的富戶掌控著大多的土地,若是在此地用我們的技術興修水利,增加灌溉收入,那得利最多的是不是他們呢?”

“既然他們得利最多,那他們就不得不付出一些?”

“老夫在河北,這些年明白了一件事。”

“技術也是可以賣錢的!包括管理的技術也是技術。”

“這都是我們河北人花時間琢磨出來的,雒陽當地的人要用沒問題,我們可以出人出力出技術幫他們。”

“但是,他們得按照同等的價值給予我們回報。”

“可以說財貨,也可以是是糧食。”

“但不能不給。”

“老夫覺得,以雒陽本地望族的智慧,孰輕孰重,他們自然清楚。”

“老夫覺得他們在這件事上,應該是不會吝嗇的。”

郭嘉聽到這兒,不由一愣。

接著,他不由得啼笑皆非。

“左將軍心中當真會如此之想嗎?”

賈詡斜眼瞥了郭嘉一眼。

“奉孝,莫要胡說,老夫何時說適才那話是左將軍說的,那分明都是老夫自己的一家之言。”

“額……”

郭嘉聽了賈詡的話,頓時愣住了。

緊接著又聽賈詡慢悠悠的道:“不光是這件事是老夫的獨家見解。”

“老夫還有許多其他的見解呢!”

“你比如說,司州這次發生這麼大的戰亂,雖然未曾傷及根本,但是,司州本土的望族豪強也都看出了一些苗頭。”

“他們應該明白了,天下各大勢力都將司州看作一塊肥肉,各方勢力的目光都在這邊聚集著,這司州保不齊什麼時候就會變成下一個兗州……殘破不堪,窮困,流離失所。”

“老夫要是司州本地的這些世家望族,或許就會想著法兒的開始遷移了。”

“這個地方真心是沒法待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是應該往哪兒遷呢?”

“能夠選擇的也無外乎是關中、河北。還有南方諸地。”

“對於那些與袁氏望族之間有利益糾結的大家族,他們還是會選擇袁氏所在的南方,畢竟河北和關中現在正在徹底落實的新政,這和他們的利益不相符。”

“但那畢竟隻是少數的一些最頂級的家族,大部分的家族都是和袁家沒有利益關係的,最多也不過就是仰慕一下而已。”

“在這個時候,若是河北能夠向司州伸出援助之手,讓這些中小的豪族看到了河北的王道之治以及左將軍的廣闊胸懷……還有河北那不可限量的前途。”

“奉孝覺得他們會選擇往哪裡遷移呢?”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