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男神雙眼放光,喜形於色,杜倫用胳膊肘碰了下對方,打趣道:“一本《唐詩三百首》,收錄了77位文章聖手,311首名篇佳作。看到你們老李家的祖先榜上有名,是不是特有麵兒,特激動?” 慕白嘿嘿一笑:“這都被你瞧出來了,不愧是我的知心朋友。對啦,後人對李白的評價如何,他真的……很有名嗎? 阿杜像看怪物一樣,朝對方翻了個白眼:“那還用說,地球人都知道啊!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詩仙李白名垂青史,寫下了無數首膾炙人口的壯麗詩篇,可稱得上是無人能及的超級大文豪,一直牢牢占據著C位。他的詩,他的人,他的酒,他的狂深受後人追捧,擁有成千上萬的文藝粉……” 當事人饒有興趣地聽著吹捧,眉梢眼角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大唐第一才子李白,不但名滿中華,更是全世界的中文啟蒙導師。一篇篇曠世奇文被黑白黃棕,各色人種爭相誦讀。上至須發皆白的耄耋老者,下至咿呀學語的繈褓嬰兒,都是他狂熱的信徒。” 杜倫虛指著眼前的一大片區域:“你看這幾排書架,全都是和詩詞相關書籍、讀物、繪本。我敢打賭,每本書裡必定收錄有李白的大作,而且篇幅還不會少。” 慕白不太相信,隨意抽出幾本書驗證,果不其然,他的磅礴詩作無一例外入選,有些甚至放在開篇之首,加了注解。 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關於自己的一些野史傳記,比如《李白詩傳》、《李白集》、《品讀李白》等等,雖然內容良莠不齊,主觀臆測居多,好歹字裡行間流露著對他個人的崇拜。 李白前世詩名遠播,可以說是“集無定卷,家家有之”,但他仍不敢相信,當年那個仕途失意之人,竟然憑借詩文的才華,在千載之後受萬民敬仰,成為超級大網紅的事實。 這一切,正如他在《古風·大雅久不作》所寫的那樣,“我誌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也能成為文壇巨擘,泰山北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詩仙得意忘形,一時竟說漏了嘴。 “你倒是挺會張冠李戴,往臉上貼金的。人家是李白,而你是李慕白,一字之差,名氣、文采那可是遠遠不及嘍!” 慕白自知失言,不敢與老實人叫板抬杠,隻好沖他呲牙一笑。 “李白的詩詞風行天下,家傳戶誦,是貨真價實、震古爍今的超人氣偶像。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哦對,永遠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詩仙本尊被捧得有些飄飄然,當下厚顏無恥地臭美起來:“嘖嘖,好一個流芳百世的天縱奇才啊,恐怕子牙屈原、長卿孔明都要望塵莫及,甘拜下風了。” “我泱泱中華,地大物博,人傑輩出,能稱得上千古才子的,絕非李白一人。宋有蘇軾、辛棄疾;元有關漢卿、馬致遠;明有唐寅、祝枝山;清有紀曉嵐,曹雪芹。就算是唐朝,也有集詩詞歌賦之大成者杜甫,能與之平分秋色。你可知《唐詩三百首》中,入選誰的詩最多?” “該不會是杜子美吧?”慕白看對方一臉傲驕的樣子,不情不願地推斷。 “算你聰明,光他一人就收錄了38首古詩,李白嘛——”杜倫故意拖長腔調,撇了撇嘴,“隻能屈居第三啦!” 瞧阿杜巨得意,拿自家祖先炫耀,李白真想告訴這個傻小子,你的祖宗是個沉鬱悶騷,負能量滿滿的悲觀主義者,在我麵前不過是萬年小弟,捧臭腳的那類貨色。 大明星不願與沒眼力的家夥較真,以免傷了兄弟感情,趕緊岔開話題。 “對啦,我記得李白暮年天下大亂,顛沛流離,這些詩文是如何躲過兵燹戰火,得以保全的?” “這得感謝中國好族叔——李冰陽啊,沒有他出錢出力,替詩仙將散亂的詩稿編纂整理成《草堂集》,這麼優秀的文化瑰寶肯定無法流傳後世,教化四方。” 提及李少溫,如煙往事紛至遝來,引得慕白一陣唏噓。晚年的自己窮困潦倒,體弱多病,若非族叔好心收留,悉心照拂,他這個被命運無情捉弄的孤苦老人又豈會得享善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阿杜見當紅小生眼圈忽然發紅,戲謔道:“好端端的,怎麼觸景傷情了,該不是替你祖先李白心疼錢吧?這麼多未經他老人家親自授權的‘非法出版物’,版權費肯定是筆天文數字!” 慕白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耳濡目染下版權意識有了大大的提升。他很想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把自己還陽復生的事情公之於眾,進而名正言順地向這些黑心出版商討要版稅。 可冷靜之後,千古才子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不計後果地揭開真相,恐怕隻會自取滅亡,得到兩種悲催的結果。要麼被當作神經病,送到瘋人院打針吃藥;要麼被當作異種,送到研究ET的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開膛破肚。 沖動是魔鬼,千萬不能自掘墳墓。為了多呼吸幾口自由的空氣,多享受幾天愜意的生活,他決定把自己投胎轉世的秘密爛在肚子裡,打死都不說。 為了掩飾情緒,慕白信手拿起一本《李白集》,隨意翻了幾頁。 “我才沒那麼物質,那麼庸俗呢!據本人所知,這位舉世無雙的盛唐詩人,一生創作的詩詞多達三千首,而今存世才九百餘首,看來大部分詩作都散佚失傳,化為歷史的塵埃了……” 阿杜深知詩詞歌賦這些傳統文化,是古聖先賢留給子孫後代的無價之寶,也不免感慨起來:“這些古老而優秀的文化給養,撼人心魄,歷久彌新,不會因為歲月塵封而黯然失色。李白、杜甫是中國文壇的兩座高峰,值得我們皓首窮經,研究一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