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童年期~入學前 (章節名待定,以下為速記歸納提綱,內容待擴展——速記編輯) 本書編者記 本書從維頓蘭卡小時候的生活開始記述。以維頓蘭卡大師成長歷程的時間線索為軸,將大師生平事跡串聯起來,向諸位讀者娓娓道來他不同尋常的經歷。在此,我們無需向諸位讀者冗長贅述,介紹維頓蘭卡大師,他已經足夠知名。 自記事時起,維頓蘭卡便把夢想鎖定在成為大陸首屈一指的大法師這件事上。目標自始至終從未改變,而他的人生終點尚且遙遙無期,有理由相信維頓蘭卡大師還會創造新的輝煌成就。即使在本書問世之後,維頓蘭卡大師應該仍以旺盛的生命力在遠離本應如此的道路上狂奔。 他是貨真價實的傳奇人物,他是吟遊詩人和舞臺劇目中常見的那類人。他們可以徒手分開大海,對抗命運的不公而大鬧眾神的域界,或是在聚會上即興上演小把戲讓水變成酒。總之這些家夥各個都是狠角色。采訪維頓蘭卡大師時,他曾親口對記者說,兒時讀到的故事書裡多是這號人物。通常為其冠以“聖徒”、“偉人”、“齊天大聖”、“羽神”之名。大師那時就覺得自己注定是個當法師的材料,本應如此。 他本人一廂情願的想法,與負責“本應如此”這件事的神明老爺,命運之神卡波奇拉的願望背道而馳,雙方此前沒有為這件事彼此交流過。 假如普照四方的命運之光的主人知道,日後名叫維頓蘭卡的法師的所作所為,命運之神一定會把願望清單上“大陸首屈一指大法師”篡改成“我想要根棒棒糖,現在、立刻、馬上。”,並當場兌現。 現在說什麼都已太遲。宗教學者們認為火焰具有凈化不潔的功能,帶有神聖含義,是眾神形象的側寫,某種程度亦是相當的危險信號。這裡所談到的火,並非灶臺裡或十字架下那種把異端當成食物,烹飪成美味佳肴的柴火。那是更加純粹,更加猛烈,燒盡奸惡邪佞的烈火。從符號學的表征角度來說,維頓蘭卡大師的童年到象牙塔學徒時期之間幾乎與火相伴。因此他幾乎符合世間凡子對神明老爺的要求——興趣是降下災厄。 維頓蘭卡大師就是這樣卓然不群的角色,他的袖口裡會竄出法術,隨機選上一片區域,不管有沒有倒黴蛋。二話不說,降下無妄之災。火光沖天,把所有東西燒成三分熟的焦炭或玻璃晶體。 故事要從維頓蘭卡大師的童年說起,他的童年經歷坎坷,起碼是大師的養父牛頓以及四十九世半認為的坎坷。 ##第一章第一節雨季之門 每逢春末夏初,東卡贊平原迎來雨季。 那是令人感到陰鬱的季節,年幼的半精靈維頓蘭卡趴在窗邊百般聊賴,隻能靠耐心觀察窗戶上的水珠取樂。他心裡算著幾滴雨水的重量能匯成小河,寂寞落在他柔軟纖弱的頭發上,無聊壓得他細嫩的尖耳朵耷聳下來。 趕上雨天,維頓蘭卡就會感覺悶得發慌。和窗戶上的雨水較勁之餘,會選擇在家裡跑來跑去,推開手邊隨便哪扇房門,期待或許柔和溫暖的陽光就藏在門後。負責“本應如此”的神明老爺禁止出現如此違背常理的事情發生,但卻無法阻止維頓蘭卡繼續他的幻想:推開某扇房門撞見陽光。 如此一來,他就能央求老爹,把最中意的藤椅從院子裡搬進屋來,沉浸在陽光滋潤的溫暖空氣中看書。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