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以香火之力壓儒道,根本不可能。 但是既然浩然正氣出自儒道之念,那就以論道定輸贏。 儒家雖然是門大學問,但也不是盡善盡美的學問。不過以顧尊的能力想攻訐,還是不可能,他沒有那個實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顧尊雖然沒有這實力,但是他卻知道誰有這個實力。並且這人在前世就是懟儒學的大家,而在此世卻沒有他的痕跡。 這位在前世說起來也是人盡皆知,便是墨家創始人,墨子。 此時此刻,河陽城上。 顧尊透過香火凝聚的虛影,問道:“儒道昌盛,但我有一問。我們論道而定勝負,不知祝大人能否解答?” 祝君寒悠然大笑,儒道聖明,所以他胸有成竹:“但說無妨,今日讓爾等邪祟知曉儒道奧義。” 顧尊笑了笑,問道:“钜者白也,者黑也。雖明目者無以易之。兼白黑,使瞽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兼仁與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這是墨子的原話。 就是說有一個盲人知道銀子是白的,眼珠是黑的。即使是眼睛明亮的人也不能更改它。可是把白的和黑的東西放在一塊兒,讓盲人分辨,他就不能知道了。 所以說盲人不知白黑,不是因為他不能稱說白黑的名稱,而是因為他無法擇取。 現在天下的儒家君子稱說“仁”的名。可是把符合仁、不符合仁的事物混雜在一起,讓天下的君子擇取,他們就不知道了。 所以說天下的君子,不知道仁,不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是仁,而是因為他無法擇取真正的仁義。 其實墨子早就看出了儒家的一個問題,宣揚仁義道德沒錯,但問題是人心隔肚皮,好壞不會寫在臉上。 你以為的好人,是別人眼裡的壞人。你以為的仁義,是別人眼裡的不仁。反正都是從自己的立場觸發,看得慣就推崇為大儒,看不慣就咒罵其匹夫。 儒家的核心是“仁義”,可仁義的觀點總是有偏僻,永遠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共識。 儒家講求的是人性的完美,可以此為基礎的人治過於理想化了。所以後世人不斷推演,出現了各種學術流派,但說到底是一家之言。聖人的本意,也許早就消磨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這就是钜白黔黑的道理,甚至還有點樸素的唯物辯證那個味道了。主客觀辯論,墨子認為儒家那套過於主觀,脫離實際。 歷史也確實證明,讀書人的仁義其實立場變得很快,比如那衍聖世家。 顧尊問完這句,就等祝君寒回答。 祝君寒聞言之後,剛想回答,又忽然頓住。因為他發現這個問題居然十分棘手,以自己的修為竟然一時間找不出可以辯駁的話。 其實儒家不是完全沒有遇見過這種問題,辯證之論早有記載,什麼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兩小兒辯日等等,雖然無法解釋,但也能辯駁一二。 可是钜白黔黑舉例子是瞎子,直指儒道的核心,反而無法破題。 祝君寒沒想到自己眼中的邪祟,竟然有如此之能。至高的儒道竟然能找出一個無法直接回答的問題。 儒道的本質還是修心,所以一旦涉及這種方法論的領域,瞬間就束手束腳。 顧尊冷笑,追問道:“我雖稱顧大佛爺,但從不以信仰迷眾生,不以生死動世人。傳音海螺每日奏曲吟唱,說書講的也是仁義故事。還會預報晴雨,惠及百姓。這難道不是儒道所謂的‘教化’嗎?你身為河陽城玄衣官捕,又做了什麼事?夜中殺人的賊人,你抓到了嗎?” “你!” 祝君寒握手長刀,可一身的浩然正氣卻頓時萎靡。 這也是儒道的一個弱點,那就是如果君子無暇的文膽受損,那力量就會受損。心中有所惑,自然無法禦浩然正氣。 “這浩然正氣,便是仁義的證明。”祝君寒大聲嗬斥。 顧尊哈哈大笑,問道:“你有浩然正氣,那與你為敵的人就全數是儒家的罪人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儒家上下一心,早就壓過了道佛兩家。” 祝君寒捂著心口,內心已經震撼不止。這樣的問題他答不上來,因為浩然正氣隻能證明自己的仁義,卻不是全天下的仁義。 這一刻,浩然正氣瞬間消散! 祝君寒此時知道,自己無法在論道上擊敗顧大佛爺,於是轉而問道:“你所謂的傳音海螺,難道沒有那些靡靡之樂,放浪詩詞?女子溫言,消磨意誌,此乃大罪!” 顧尊此時真的有些怒氣,問道:“這些靡靡之音,放浪詩詞......哈哈哈,皆是儒家讀書人所做。深閨詞怨,傷春悲秋。詞曲來源於教坊司的青樓勾欄。祝大人,我問你那教坊司的青樓勾欄,是百姓去的多,還是讀書人去的多?” “這......”祝君寒如墜深淵,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哼!儒道仁義,聖人之心。這青樓勾欄揮金如土,本佛爺卻不想看你們讀書人自譽風雅,讓天下人都知道知道,你們讀書人看的是什麼,聽的是什麼,玩的是什麼。” “怎麼,這青樓讀書人能逛得,百姓就逛不得?若儒家隻是如此,那不要這儒家也罷!” “住口!”祝君寒話還沒說完,直接一口血噴出。 但這還沒完。 顧尊忽然心中震撼,抬頭看向天際,隻覺得湛藍的天色瞬間變成了幽暗的倒掛深淵。 無邊無際的星空近在眼前,而在不知名的角落,似乎有什麼在注視著自己。 “轟隆!” 一聲平地驚雷響徹天際,不僅僅是朔州,不僅僅是離朝,甚至在更遠的涼國、大隋都能聽得真切。 百姓嚇得隻敢伏地跪拜,以為是天地滅絕。 而無數的修行者們卻能看到一條煌煌大道,至高無上,那是儒道之真意!那是古往今來無數讀書人用盡畢生才推演出來的大道! “嘭!” 一聲脆響,天下儒道讀書人皆是心頭一陣,越是強者越能感覺得那種心慌,下一刻就發現自己的修為平白無故少了一絲。 庭院中的柳芷彌美目圓睜,一張櫻桃小嘴也閉不上了。手中青冥燈落地也無心去管,隻是看著天上的儒道真意。 “這家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竟然斬斷了儒道一縷氣運!” 柳芷彌要瘋了,這是什麼妖孽啊。 這世間,各大修行體係都是各走各的路,努力推演自己的大道。當然也會有互相論道的機會。 儒釋道三家能橫絕當世,就是因為這三家大道強悍,所以論道也是無敵之姿。 就比如儒家,當年聖人周遊天下,所到之處教化眾生。與妖魔論道,妖魔無不臣服。於是儒道當興,妖魔之道淪為下成。 早些年各大體係互相爭鋒,此消彼長。後來穩定下來,這樣觸及大道的變化就很少了。因為儒道釋的大道已經很完美了。 但是近日,顧尊竟然找到了儒道真理的一絲漏洞,硬生生的斬了儒家一縷氣運。 這一縷氣運對於儒道來說,其實微不足道,隻不過是掉了一根頭發而已。但是代表的含義卻太大了,影響的是整個天下的儒道讀書人。 柳芷彌美目一轉,笑意漸深。本以為隻是一個好苗子,沒想到是自己都比不上的雛龍。 隻有這樣的人,才配與自己同行! “不過看起來,這河陽城即將變得很熱鬧啊。”柳芷彌輕笑著,卻又感應到了什麼,看向河陽城的另一處。 而目光穿過極遠的距離,正好和神功戲班院子裡虎牙的位置對應。 “這家夥怎麼這麼厲害,明明是我一隻手能捏死的螻蟻,居然能斬了儒道一縷氣運。” 這一刻,虎牙忽然警覺,轉頭看向柳芷彌的方向,有些不開心。 “完了,小顧顧變成香餑餑了,有人要和我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