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末萬仙陣一役後,號稱萬仙來朝的截教,一樹倒,猢猻也就散了。截教眾仙被屠戮一空。峨眉山上一隻猢猻,卻是因緣因緣際會,得了截教之人的傳承,開了靈智,得了仙道。這隻猢猻在峨眉山上,采天地靈氣集日月精華,再加上峨眉山上不乏高人開辟的洞府,高人或飛升或坐化,這洞府也是成了無主之府。此猿猴也是有靈性,又得天時地利人和,修成了那捉坎填離的本領,降龍伏虎的手段,自修成以來,倒也是本生安分,一直山中潛修。 大唐開元十三年,李太白仗劍出蜀,遊歷天下。太白雙親並不想讓他出蜀,其父曰“豈不聞,父母在,不遠遊?”李白回答,“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謬矣。”父子爭許久,李白曰,“吾行豈不遙,吾誌豈不堅?”李父甩袖而走。 李白出蜀準備走故道這一路路,故道便是如今聞名遐邇的青泥嶺。雇好腳夫,挑上行李便是趕路。腳夫見李白氣宇不凡,不似尋常人家,上前問道“客人可曾走過這故道?可知這裡一些趣聞?”李白聽罷來了興趣,問那腳夫“初來此地,未曾聽聞快請說!”腳夫答道“這裡乃是秦隴之屏障,巴蜀之咽喉。這裡古稱陳倉道,那韓信暗度陳倉,就是說的這裡,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腳夫抹了抹汗,又答到“自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到這鐵山就不敢走了!您這樣的文人,我還真是第一次見,跟他們不一樣!” “咱們邊走邊聊……” “這故道啊,連著金牛道和連雲棧道,出入蜀地誰不走這。但是客人切莫因貪美景將己身置於險地啊。”腳夫囑咐道。 初時隻是逼仄小徑,腳底泥濘,尚能通人,越往後越是狹隘,路徑迂回盤折,兩人俱是步履蹣跚,膽戰心驚。“客人小心些……客人小心些……”腳夫挑著行李,不住地提醒李白。 峭壁懸空,深淵萬丈。隻見得白雲在腳下飛來飛去,下麵的景物也看不真實。越往後走,山徑越險,景致越奇。絕峭扼深穀,怪石生枯鬆。不多時已越過這最險的一條道,回頭望去,隻見一片空濛,頭頂一輪紅日照住雲霞,霧靄氤氳,一片金光。 李白道“此道不該稱故道,應該稱鳥道啊!”“此山之高,此路之險,恐怕隻有飛鳥才能過吧!”腳夫笑了笑“客人哪裡話,還有比這更高的山哩!”“那恐怕東君的龍車也要在此收韁了”腳夫又問“可要歇息些嗎?前路雖不似此路難走,但也甚是崎嶇啊。” “歇息些,歇息些。” 李白尋一石墩置於路旁,便欲坐下。腳夫正想提醒不可坐此,李白座下石墩便是一個不穩滾下山崖,李白也直覺身下一空,跌下深穀。 “哎呦!我的親娘嘞!” “讓你別坐別坐,偏不聽!”腳夫急得直跺腳,“我乾這行五年了,從沒有過差錯,這人怎這般心大,這人恐是大戶人家公子哥兒,要是家裡人找我麻煩,可如何是好?”腳夫一屁股坐地上愁眉苦臉“不如收了這家夥的細軟,逃了吧。”“不行不行,妻兒老母怎麼辦啊!”腳夫一直自言自語。 “公子哥兒!你等我,我去尋你屍首,可千萬別成了肉醬啊!” 李白自懸崖跌下,自感生還無望,心裡想“悔不聽父親之言,如今功未建,名未揚,便要葬送在這深穀,被野獸分食。”絕望的滋味從心底蔓延到嗓子眼兒,到口腔,隻覺一陣苦澀。李白極速墜落,忽的一陣鬥轉星移,目胘神迷之後猛地發現自己未死,而是身處一片神奇地界。 這裡明明是蜀中,環視四周竟無一處山巒,反是一片浩瀚的雲海,這雲海上,生奇鬆,生怪柏,又有無根之水自銀河垂落,沖漱在飛石之上,濺成一道道飛瀑。向上看去,無日月亦無星辰,但此處卻分外光明。“真是奇哉,怪也。這裡難道是仙家地界不成?”李白左右觀望,看到如此奇瑰的景象嘆為觀止。向前步行,“腳下雖是雲海,卻如同踏在平地上一樣。這定是仙家境地了,沒想到我竟有如此仙緣……” 又走了幾十步,前方忽的出現一涼亭,涼亭四角飛簷,旁生一株參天巨鬆,亭外無花卉,無綠竹,卻有芝蘭相襯。亭內有石桌,石凳,這石凳之上竟有一猿猴,這猿猴如老僧入定般,禪坐在石凳上一動不動,桌上沏有兩杯茶水,李白不知這是仙人寵物還是猿猴成精,沒有妄動,便坐在另一石凳上,以不變應萬變。 李白甫一落座,那猴子便睜開眼“來者是客,還請道友用茶。” “可是仙家在此?”李白未動茶,而先問道。“正是”猿猴回應。李白起身對猿猴行禮“多謝恩公救命之恩,李白沒齒難忘!”那猴子觀李白眸子迥然,雙眉入鬢,麵黃白,鼻聳直。猿背而蜂腰,容貌甚偉,儀表堂堂。心裡想“這人資質奇絕,仙風道骨,有成仙之望,不若傳下我截教法門,讓他去人間發揚去。”開口說道“我觀小友根骨絕佳,頭頂有慶雲環繞,是有得道之象啊,何須多禮,以後免不得以道友相稱。”“恩公謬贊了,敢問恩公尊姓大名?”“叫我猴子,猿猴,都可。”李白驚詫心裡暗暗沉思“這恐怕是誤打誤撞成了氣候,沒有師承。也是,人成仙尚且不易,何況披毛者乎。”想罷開口“恩公有所不知,您既已得道,便不同於其餘山野猿猴此類,自然要有本名,不可如此自稱。” 那猿猴雖是猴身,卻也知人乃萬物靈長,向往地緊,但自己有沒有修成人身,恐驚了尋常人家,不曾下山,終日苦修,當即便要李白為他取個名字。 “不敢不敢,在下可為恩公出謀劃策,做個參考,卻不敢僭越。” “但說無妨。” 李白思索片刻“恩公以猿猴為身,不若姓袁,十二地支‘申’對猴屬,不如就叫袁申吧!”袁申心喜,縱是山中幾百年潛修的心境也是如井中擲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驚起一片波瀾,開懷大笑。袁申欲留李白於此地共同修道,李白以所願為平步青雲推辭,答應袁申功成身退以後再來蜀地。袁申見留不住,便給了李白三卷道書。又對李白說“小友還是走水路的好,水路便捷,出蜀以後折東向北,進了河南再入關中吧!”“多謝提醒,來日方長。李白告辭!”袁申一揮手,李白便被一團霞光裹住,向上飛去。沖出洞天,再自穀底沖向天際,“哈哈哈哈,還有小友的行李!”那團霞光也把行李卷走,隻剩下腳夫目瞪口呆,腳夫後知後覺,隻感覺腿一軟,“哐當”坐在了地上口中喃喃自語“我滴親娘嘞,看見神仙了?是神仙吧……” 李白自水路一路向東,出蜀之際,心又如眷庭柯之雛鳥,作詩一首。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之後李白仕途蹉跎,安史之亂後又被下詔入獄,心灰意冷。上元三年,李白於江心獨坐孤舟飲酒,見江中孤月與天上別無二致,隻覺塵世如同鏡花水月“欲界之中,凡居此處,皆如霧裡看花,如夢幻泡影。”他將酒壺一飲而盡,拋擲於江心口中呼吟“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一朝悟道,斬卻凡胎,舉霞飛升。李白元神直沖天際“哈哈哈哈哈哈!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袁兄,李白來也!”化作一道流光直入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