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淳樸人家(1 / 1)

爺爺說的沒錯,過了幾分鐘後,漁網上麵的浮筒就傳來了“利好”信號。   剛才放到水中的漁網,在浮筒的位置上,有多個地方出現了“魚迅”。   這些被網住的魚,知道自己身處“險境”。於是,它們便想拚命地掙紮。   可是,自己弱小的身子怎麼能夠掙脫魚網線的束縛?   結果,魚兒隻好乖乖地就範。   這些來回“翻身”的魚,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時泛著銀白色的光。   在近處看,更像是一片銀色的柳樹葉在水中來回晃動。   “你快看,行情不錯!”   爺爺自言自語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   他像是說給自己聽的,也像是說給楊辰聽的。   說完,他拿著一個向上開口的魚簍,身子站在漁網的下遊,慢慢地解下被網住的魚。   這些被網住的魚,都是清一色的“藍刀魚。”   當地也有人叫“走水魚。”   這種魚,也因為喜歡在水麵上遊動而得名。   楊辰伸著頭往魚簍裡麵看,每一條魚都長得通體雪白,它的眼睛和頭部的魚鰭是金黃色,看著挺可愛的。   楊辰用手去摸這些魚,感覺到肉質很結實,一條魚應該有半兩多重。   爺爺用竹篙拍打了兩次水麵後,網到的“藍刀魚”有六、七十條了,看上去,魚的總量起碼有三斤多重。   回到表姐家裡,太陽也快要落山了。   這時,表姐的婆婆拿著米糠拌菜到家門口外喂雞。   她抬起頭來,看到有客人到了自己家裡,她趕緊放下喂雞的木盆迎了上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淳樸的鄉下人看到有客人來到自己家裡,還是表現出一副熱心腸。   “原來是楊爺爺呀,你還帶著孫子楊辰一起來,進家裡麵來坐吧。”   表姐的婆婆熱情地向楊爺爺打著招呼。   她把鄉下人的淳樸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來人感到很溫馨。   她眼睛細小,全身一套黑色衣褲,個子長得不高,看樣子有五十多歲了。   她站著的時候,顯得有點背駝。   這身形,應該是被長期超負荷的體力勞動壓垮了身子。   表姐的婆婆生育有三兒三女。   三個兒子均已成家,大女兒已經出嫁,還有兩個女兒在讀書。   傍晚時分,表姐夫也從勞作的田裡回到家中。   表姐夫長得敦厚結實,一張臉長期暴露在太陽下,經過年長日久,皮膚被曬成了古銅色。   縱然是太陽最為毒辣的七月份,他依然不習慣戴草帽。   也許,他覺得戴上帽子不方便做農活吧。   他的肩上挑著一撮箕,兩隻手臂上的衣袖挽得很高。   身穿一條黑色褲子,下半部分粘滿了泥漿,看上去濕漉漉的。   走到了家門前,他的嘴角上還叼著一支自己卷製的“喇叭筒”旱煙。   眼看煙灰已經接近嘴巴了,可是,他依然沒有舍得扔掉。   沒多久,表姐也挑著一擔還沒有曬乾的花生回到家裡。   “楊辰,你和阿公到了多久?”   表姐一放下擔子,就趕緊過來與表弟打招呼。   “到了有半個小時這樣。”   楊辰麵向表姐說道。   “貴伶,你去宰一隻雞來炒木耳。今晚人多吃飯,家裡沒有什麼菜。”   “貴伶”是表姐的名字。   表姐夫吩咐完,就到房間換了一套衣服。   很快,他係上圍裙,準備開始煎魚,煮菜。   這時,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   房間和廚房的電燈也亮了起來。   村子裡也是這兩年才通了電燈,電源來自五、六公裡外的一個小型水力發電站,因為水量不足,發出來的電力波動大,電壓極不穩定。   廚房內一盞十五瓦燈泡發出昏黃色的光。   這種光線跟點煤油燈的亮度差不多。   表姐夫往一口大鐵鍋裡淋上花生油,然後撒上一勺生鹽。   隨即,他再往鍋裡放上切好的生薑。   最後,才往鍋裡放魚,表姐夫的妹妹則在灶口前燒火。   這個灶臺是表姐夫自己用火磚砌成的,外麵用一層黃泥來過麵,然後磨平,方便清洗。   灶臺共有三個燒火口,一個煮飯,一個炒菜,一個燒水洗澡用。   燒水和煮飯的灶口做得小一些,一般都是以燒柴火為主。   炒菜的灶口則做得比較大,大多是燒樹葉和雜草居多。   煎魚的灶口燒火用的是鬆毛葉和榔基草,灶內的火力大小,全都由放進灶口裡的柴草量多少來控製。   想要把火燒得猛一些,就放進大把一點的柴草。   想要火力小一點,就減少柴草的添加量。   沒過幾分鐘,鍋裡就飄出了陣陣濃鬱的魚香味。   魚的一麵煎好後,要等到鍋頭的溫度下降後才能夠翻起魚的另一個麵。   這樣,煎好的魚不容易破碎,形狀也好看。   三斤多的魚分為兩次來煎,前後所用的時間將近一個小時。   煎魚講究的是耐心和時間,如果心太急,煎出來的魚外觀上就會大打折扣。   這種“藍刀魚”在水中以小魚小蝦為食,本身就很肥美,煎魚不用放太多的油,隻需要控製好火候就可以了。   香煎好後的魚,把兩個大碟子堆得滿滿的。   人未靠近,就聞到了它特有的香味。   這種在石頭河長大的魚,沒有在泥塘裡麵長大的魚腥味那麼大。   “藍刀魚”煎好後,表姐夫又炒了一大碟的花生米。   不用說,花生米在當地就是最好的下酒料。   表姐夫的家裡有一套“釀酒”設備,一次可以蒸出十多斤二十多度的米酒。每天晚上收工回來後,他和母親每人都要自斟自飲喝上四到五兩酒。   按照做苦力工那些人的說法,每天晚飯後喝上一杯自釀的米酒,可以起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也有的人說,適量的喝一些酒,可以解除身上的疲勞。   喝酒到底好不好?其實,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楊辰年紀不大,對酒也沒有太多的接觸。   平時在家裡,他看見父母親有時候遇上年節菜肴豐盛時,或者感覺工作勞累時,都會喝上一小杯的酒。   按照當地的風俗,一般家裡有客人到來時,除了加菜外,桌上賓主一般都要喝上一點酒的,以此來表示主人對客人的熱情款待和尊重之意。   當表姐夫炒好花生後,表姐也麻利地把一隻雞料理好了。   剛才還是乾癟的木耳,經過熱水的浸泡後,體積膨脹了好幾倍。   表姐在盆中撒下一些澱粉,用來清洗木耳身上的泥沙。   這樣做,在野外采摘回來的木耳,就很容易清洗乾凈。   木耳在鍋中猛火爆炒後被鏟了起來。   下一步,就是爆炒雞肉了。   當鍋頭的溫度升高時,表姐夫把已經切好的薑絲放進鍋中炒了幾下。   然後,就把已經切好的雞塊倒入鍋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待鍋中的雞肉炒得有五、六層熟時,再加入一兩多的米酒增香去腥。   緊接著,加入熱水和炒好的木耳,然後蓋上蓋子。   十分鐘後加入大蒜苗,一大鍋木耳炒雞就宣布大功告成!   即刻,香氣四溢的木耳炒雞裝滿了三個大海碗。   豐盛的菜肴幾乎把整個飯桌都擠滿了。   碗筷擺好後,爺爺和楊辰依次圍桌入席。   剛上桌,飯還沒有吃,表姐夫就為自己的父母親各倒了一杯酒。   接著,他又為楊辰的爺爺倒了一杯酒。   “我隻把兩勺酒倒入飯碗中拌飯著吃,就可以了。”   爺爺平靜地對著表姐夫說道。   “米酒拌米飯?沒聽說過。吃進嘴裡不是很苦的嗎?”   表姐夫的父親詫異地說道。   “米酒拌熱飯來吃,沒什麼苦啊,我覺得挺香的呢。”   爺爺的話,逗得大家都笑開了。飯桌上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接著,表姐夫才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最後,他要倒酒給楊辰時,楊辰朝他擺擺手說:   “謝謝表姐夫的美意,我從來沒喝過酒,就免了吧。”   “菜已經煮好上桌了,也用不著客氣,那我們就邊吃邊喝吧。”   表姐夫象征性地作了個開場白。   “楊辰,你今天也走累了,就多吃一點吧。父母現在的身體還好嗎?”   表姐關切地看著楊辰說道。   “他們好著呢,你不用掛念。”   楊辰如實回答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