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仙泉水(1 / 1)

楊辰看到,爺爺拿起茶杯就想往自己的嘴巴裡麵灌。   當他的嘴巴剛剛碰到茶杯的邊沿時,可能是感覺到茶水還燙。   他不得不把手裡的茶杯先放到桌麵上。   二伯父也看到了他“窘態”,連忙對著他說道:   “二叔,不急。茶要慢慢來,喝茶本來就是‘挨時間’。有文化品位的人,還把喝茶當作‘修心養性’呢。”   二伯父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沖頂也就是一個“高小”文化。   可是,他的處世水平不斷長進,說話也是有禮有節。   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環境決定人的格局,高度決定人的視野”吧。   經過昨天和今天早上對他的接觸,前後也就十多個小時。不得不說,楊辰對眼前這個說話有依,做事有依有據的二伯父已是刮目相看!   而自己的爺爺呢,雖然說也經常走街串巷去做一點小生意,說起來,也是一個見過“世麵”的人。   但是,爺爺行動的範圍和軌跡都是以鄉村為主。又怎麼能和常年在縣城工作的二伯父相比呢?兩人的社會活動環境與範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爺爺是一個小生意人,他講究的就是時間和效率。   他哪裡會花很多的時間來慢吞吞地喝茶。   隻要是感到口渴,自己拿上一個大海碗,猛地一陣把水往喉嚨裡灌,喝足後就能解決口渴的問題了。   他的需求隻停留在物質和生理這個層次上。   反觀二伯父就不一樣了。   他有固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   “三班倒”工作模式也是基本上固定不變的。   他所在的環境裡,有更多的業餘時間去品味茶藝,享受人生。   他的需求,多是在精神和意識形態方麵。   也可以這麼說,是環境改變了人。   而人卻很難改變環境。   人,隻能是設法讓自己適應環境,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法則!   ……   楊辰一手拿起茶杯,並不像爺爺那樣急著把杯子裡的茶水喝完。   他是在慢慢觀察爺爺和二伯父他們的行為和做法。   自己初出茅廬,沒有社會經驗,什麼也都不懂。   能夠虛心向他們學習,對自己將來的工作和走上社會,肯定有所幫助。   特別是二伯父,人家身上顯現出來的特質,處世能力,接人待物,說話水平。這些“優點”,都是值得自己認真的去向他學習的。   他學著二伯父做法,先把茶杯放到鼻孔處,隨即微微地瞇著眼睛。然後,讓茶杯上飄逸的香氣緩緩地吸入到肺腑之中……   不得不說,這個茶葉真是香氣四溢。當茶水慢慢地進入嘴唇時,給人溫潤的感覺。   當它經過喉嚨,再進入到腸胃裡。茶水本身的特性,便完全地釋放出來。   不一會,整個喉嚨回味無窮。舌頭上的味蕾細胞,更是被茶香一陣陣地包圍著。同時,亦有一種甘甜,在舌頭和喉嚨之間,久久回蕩著。   三人邊喝邊聊,二十多分鐘很快就過去了……   服務生看到茶壺已經仰了個底朝天,她緩緩地走了過來。   “請問,你們還要添加開水嗎?”   服務生很有禮貌的開口說道。   “來一壺開水吧。”   二伯父小聲應答道。   說完,他從口袋裡掏出了五分錢遞到服務生的手裡。   “二伯父,光是加一壺水,就要五分錢啊?”   楊辰不解地向他詢問。   “人家這裡可是地地道道的‘仙泉水’來的,你不見我們三個剛才喝的那壺茶味道很好嗎?那就是用這裡特有的水來沖泡的。這個水,它是泡‘溪山茶’的靈魂。”   二伯父像茶藝品鑒專家一樣,倪倪而談。   “這壺水這麼貴,為什麼我們還要買呢?”   楊辰心中還是有著疑問。   “好喝不過二道茶,也許你還不知道,第二道茶,才是茶水中的‘精華’。隻喝第一道茶,不喝第二道。相當於把茶葉裡麵最好的成分白白地給浪費掉了!可惜呀。”   “二伯父,真沒想到,喝一個早茶,還有那麼多的學問在裡頭。看來,真是學無止境啊!”   楊辰有點傻乎乎地看著二伯父說道。   當第二壺茶水喝完的時候,三個人也覺得蠻過癮了。   算起來,每個人也有一斤茶水下肚了。   這時,隻見二伯父對著站在櫃臺裡的服務生招了招手。   “小阿妹,你過來一下。”   “二伯父,茶水我們也喝夠了,不用再加水了吧?”   楊辰不解地看著身邊的二伯父。   這時,服務生已經走到桌子邊。   “請問,你還有什麼需要服務的嗎?”   她輕輕的問道。   “你到貨架上幫我拿一包綠茶來,是兩塊錢一包的那種。”   二伯父吩咐著服務生。   說著,就從口袋裡拿出了兩塊錢。   “好的,你稍等。”   “二伯父,你還想繼續喝茶呀,我爺爺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陪喝了!”   “楊辰,你誤會了。你和爺爺好不容易才到這裡來一趟,我是買一包‘溪山茶’給你們帶回去喝。雖然沒有‘仙泉’水來泡茶,就是用你們本地的井水來泡,味道還是不錯的,這也是我的一點心意。”   二伯父向楊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我就替爺爺謝過你了。”   楊辰客套了一下。   三人走出了茶樓,前麵不遠處有一個泉水井。井的四周被鐵管圍著,不讓人靠近。   二伯父指著泉水井邊的那一塊牌子說道:   “那裡就是‘仙泉’井,現在已經被保護起來了。要不然,你們也不會喝得到那麼好的茶水。這口泉水,前幾年還是開放的,很多本地和外地的人都到這裡來裝水回去飲用。說是可以治療什麼腰椎骨痛的。”   “後來,這口泉水井就被封存起來了。隻有公園管理處才能夠使用它。”   二伯父一口氣說出了這口井的來龍去脈。   “怪不得泡茶的水這麼值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原來是有根據的,物以稀為貴。”   楊辰輕聲說道。   走了二百多米遠,他們跟著二伯父來到一座寺廟前。   二伯父說道:“我們在這裡停一下,我去買一紮香,我們點燃了以後再上山。”   一紮香的價格是一毛錢。   三人燒完香,認真地做了禮拜之後,就退出來了。   二伯父說道:“我們這裡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來爬山的人。隻要經過這裡,都會進到寺廟裡來點幾支香,以祈求家人平安順利。”   “是有要求這樣做嗎?”   “不是的,是自願的。特別是外地的人,人家從那麼遠的地方跑來,誰還在乎這一塊幾毛錢。更有些外地人說得更神奇,他們說來這裡燒香拜佛,求偶生子都很靈驗的。所以,這個寺廟的香火四季不斷。”   “真有這麼神奇?”   “是心誠則靈吧。”   二伯父平靜地說道。   “人性非本善,也許,經過修行和修煉,人的內心會變得善良起來。”   ……   楊辰一時想不起,在哪本書上看到過這句話。   有人覺得人生活得太累,不是他太聰明,而是太愚蠢。   凡有這種想法的人,始終把自己活成無盡索取的過客。而不是把生命活成體念人生美好的過程。   “很多人來到了這寺廟裡,經過方丈的‘點撥’,骨子裡的慧根才得以醒悟,對餘生才會有新的啟迪。”   “這也是這裡香火旺盛的一個原因。”   二伯父深有感觸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