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登高望遠(1 / 1)

“下一步,我們去登一下山吧,就到半山腰那個涼亭裡麵就得了。”   走出寺廟,二伯父提議到。   “可以的。”   爺爺知道客隨主便。   反正,這個時候也還沒有到吃午飯的時間。   “遊整個溪山公園是不收錢的,我們既然到了這裡,就順帶一起遊吧。”   二伯父擔心爺爺拒絕,又再次強調了一下。   爺爺說,既來之,則安之吧。再說,也不差這個把小時的時間。   楊辰自然沒有意見,聽到爺爺這樣說,證明他的體力和精神狀況還是不錯的。   二伯父的想法可能就更長遠一些了——   他看到眼前的這個二叔,已是處在一個暮年遲歸的時段。   能與他一同登高望遠,何嘗不是人生中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人生不過百年,最是珍惜現在。   當吃就吃,當喝就喝,該玩就玩。   也許,今天的相聚,會是自己這生之中與他最後一起攀登溪山了……   溪山的位置處在兩條江河的交匯處,它的西北麵都是高山。   從東南方向吹過來的暖濕氣流,在這裡回旋聚集。   這樣使得溪山周邊的雨量充沛,植被茂盛。   再就是,這裡麵向東南,陽光充足,成就了這裡叢林如海,形成鬱鬱蔥蔥的良好生態。   這裡濕潤的氣候條件,肥沃的土地,為溪山茶的生長環境提供了絕佳的土壤條件。   溪山主峰的海拔不到700米。   此時的二伯父,隻是想帶著這爺孫倆上到半山腰的“朝陽亭”那裡。然後,再休息一下,看看四周的風景就下山了。   “照陽亭”那裡不算很高,海拔高度也就300多米。   這樣的海拔高度,對爺爺來講,身體上還是吃得消的。   登上溪山,可以沿途觀賞到巨石疊嶂、巨樹遮陰、兩江會河(雙龍聚首)等自然景觀壯麗。   溪山這裡叢林如海,鬱鬱蔥蔥,林木覆蓋率高。胸徑三、五十厘米的鬆樹隨處可見。還有幾株胸徑將近一米的光葉合歡樹,這種樹木可以說是溪上公園的“寶貝”。   溪山這些“寶貝”,就是在在國內也不多見……   下到山腳,已經接近中午時分。   二伯父領著爺爺和楊辰到了汽車總站附近的一個飲食攤點,他計劃在這裡與二叔和楊辰吃個午飯。   “二叔,因為不順道,我們就不回大米廠那邊吃午飯了,中午就在車站附近這裡的粉店解決了。”   二伯父麵向爺爺和楊辰說道。   “沒關係的,你安排好就得啦。隻要能把肚子填飽,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爺爺客套的回應二伯父。   三人走進了攤點,女老板娘迎了上來。   “三位,你們來點什麼?有飯、有小炒、有炒粉、煮粉、燙粉、素粉,還有白粥。”……   攤點老板娘一口氣報了一大堆的飲食花樣品種出來。   “炒菜太花時間了,等下還要搭車趕路呢?搞得太久的話,容易誤車、漏車。”   二伯父對著老板娘說道。   “那你自己看著辦吧。”   老板娘的服務熱情絲毫沒有懈怠。   二伯父點了三份炒粉和三碗白粥,一共花了六毛九分錢錢。   炒粉每份兩毛錢,白粥一碗三分錢。   吃炒粉更經得飽,但就是太乾了。所以,再加上白粥就會好很多,至少不容易口渴。   炒粉配上七、八條不大的肉絲,還放有綠豆芽在一起炒。   用綠豆芽和炒粉搭配,吃了不容易“上火”。   如果單獨吃白粥,也是有幾個素菜來送粥的。   這些素菜中,有空心菜酸、炒茄子、炒豆角、炒馬鈴薯絲、辣椒炒韭菜,還有,把生辣椒配放上生鹽,放在瓦罐裡麵舂碎來吃。   這些小配菜,都是經濟實惠的素菜,不再另外收錢。   吃過午餐,二伯父就把爺爺和楊辰送到候車室。   他到售票窗,買了兩張到樂慕公社的車票。   每張車票三毛五分錢,兩張七毛錢。   二伯父把車票交到爺爺的手裡。   “二叔,昨晚和今天上午有招呼不周的地方,還請包涵一下。隻是你們的行程倉促,我也沒能好好的陪你們玩兩天,下次有時間再過來吧。到時,我一定陪你們到處去玩玩一下。”   臨別在即,二伯父說了一堆客套話。   “國勵侄兒,昨晚到現在,我們爺孫倆不僅麻煩到你,還讓你破費了,還不知道怎樣感謝你咧!”   爺爺也順帶說了一些感激的話。   四塊三毛九分錢?   爺爺脫口而出,就算出了二伯父今天早上到現在所花費的錢,佩服,佩服。   楊辰在心裡嘀咕了一下。   早上買渡船票:七毛五分,喝了一壺“溪山茶”兩毛,加水五分,買了一包上好的茶葉兩塊。中午炒粉、吃粥六毛九分,買車票七毛。   一共是四塊三毛九分錢!   爺爺真不愧是一輩子做小生意的人,對錢的就算速度,可以說是,堪稱與計算機媲美!   從縣城汽車總站到樂慕汽車站的歷程大約是三十五公裡,全程也是將近兩個小時。   現在是“農忙”時節,農民到城裡買東西的人也多了起來。   班車走走停停,跟城裡公交車的速度也差不了多少。   二伯父為爺爺和楊辰買車票車的時間比較早,他們的座位靠近車頭部位。   上車沒多久,爺爺就打起瞌睡來了。   出門在外,估計昨天晚上他也是睡得不怎麼好。   陌生的環境,又是別人的床鋪。就說睡眠質量方麵,肯定是比不上在家裡麵。   再就是,今天又是早起,又是爬山。   如果說不累,那是假的。   爺爺出來了三天,住了三個晚上。吃的不算,三天他隻花了一塊兩毛錢。   二伯父今天一個早上就花了四塊三毛九分錢!   “爺爺,都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神算。我想,他在火燒司馬懿時也不過如此啊!我看,你是跟‘空手套白狼’也差不多耶!”   楊辰在車上自言自語的同時,又覺得自己有點可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怎麼能拿自己的爺爺與諸葛亮相提並論呢?”   楊辰仿佛是在“自嘲”。   諸葛亮是在千方百計地算計對手,而自己的爺爺是別人心甘情願地付出或是“孝敬”。   也許是,爺爺在以前已經有恩於二伯父他們,也或者是出於宗親之間那份血脈凝結成的情誼……   退一步來說,如果僅憑手中的那幾塊錢,沒有點“天時地利人和”的關聯在裡麵,是不可能辦得到那麼多事情的。   一般來說,出門在外,吃和住,肯定是要花不少錢的。   而爺爺,卻能以花最少的錢,辦成盡可能多的事。   不得不說,爺爺算得上是未雨綢繆,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的“神算”!   還是那句話,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班車在綠色的田野中行駛。   道路兩旁,有村莊,有農田,也不時看到農民自辦的小作坊。   這些小作坊,是一些有經濟頭腦的人率先乾起來的。   村裡進行了土地承包責任製以後,家裡麵的那些田地也沒有多少來耕作。   忙完農活之後,這些人便利用家裡的庭院,開始做一些小營生。   香豆腐竹、油炸豆腐、淮山加工、生薑加工、沙薑加工、塑料製品的再生利用、竹器編製、木製家具等,都有不小的規模。   有的小營生常年四季都可以做,所以,這裡的經濟發展相對於其他的地方來說,也是走在比較前麵的。   一個多小時後,班車到達了這趟車的目的地,樂慕公社汽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