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酒是故鄉濃(1 / 1)

菜肴準備就緒,吃飯的人也都陸陸續續到場。   大伯把爺爺安排到主座位上就坐。   爺爺也並沒有再推辭。   來到了老祖居這裡,一切還是客隨主便吧。   既然主人已經這樣安排了,再說其他的,就會顯得太過於見外了。   楊高給爺爺盛了一大碗飯,讓米飯在碗中堆得高高的。   他知道爺爺的飯量和體能。   要不然,一個年已七旬的老人,也不可跋山涉水一百多公裡,還要經過一番的舟車勞頓地來到老祖居這裡。   “我說楊高,你把二叔的飯碗裝得那麼滿,是不是不想給他吃菜了啊。”   大伯娘張碧珍麵向兒子楊高輕聲地說道。   從她的口氣裡,可以聽得出,有一點責備楊高的意思在裡麵。   “這碗米飯不多,吃得完。我已經到了這麼一大把年紀了,每餐都是以米飯為主。有菜來配把飯吃飽就得了。如果肉類吃得太多,反倒不利於消化。至於菜煮多了,桌上不是還有一大群的侄兒、侄孫輩的嗎。他們現在還小,多吃一點對長身體也會有所幫助的。”   爺爺的這一番話,讓在座的主家,猛地一下子就感到釋懷了。   這時,隻見大伯拿起酒杯站了起來:   他說道:“讓我們共同舉起桌子麵前的酒杯,歡迎開明二叔和楊辰回到老祖居並順便看望大家。喝酒的人就先敬爺爺一杯,喝汽水飲料的就喝汽水,喝茶的,就以茶代酒。”   說完,他拿起麵前的小酒杯一飲而盡。   爺爺還是“老規矩”,以酒拌飯。   這是他一輩子保留下來的“習慣”。   從來沒有喝過酒的楊辰,也跟著與大家“碰杯”。   然後,他學著大伯的樣子。   他仰起頭,將一小杯子酒,一滴不剩全部倒入了自己的口中……   頓時,他感到到喉嚨有一股溫熱的流體經過。   那種感覺又苦又辣,又有一點說不出的感覺!   這種感覺,也說不出它究竟好在哪裡?   然而,卻有人把它喻為液體之火。   從古至今,留下了多少傳神之話,也不乏有人洋相百出。   劉伶醉酒,至死不渝。李白以酒為媒,留下了絕世不朽的詩篇。   一般的普通百姓,又有多少人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就大眾而言,至多是以酒助興。在杯來盞往的溝通和交流中,增加一些樂趣罷了。   至少,楊辰是這樣認為的。   畢竟,自己才剛剛開始走出校門,社會歷練不多。   現在的他,自然不能對眼前遇到或看見的一些事物,隨意下一個有什麼哲理性的定論。   酒過一巡,大伯說道:“二叔,楊辰,你們隨意一些,想吃什麼就自己夾來吃,不用客氣。喝酒也一樣,不能喝就不要勉強,適可而止。”   大伯嘴上這樣說,但是他還是希望有人陪著喝,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了。   自己是做了大半輩子苦力活的人,平時做工累了,也就喝上個二、三兩酒。   用別人的話來說,他算得上是有點“小酒癮”的人。   但是,一般他不會喝得爛醉。   以前,孩子還小。全家八口人吃飯,你這個做父親的要是不努力地去做工,一大家老小全都得喝“西北風”!   現在,楊高和妹妹楊燕不讀書了。自己的擔子才稍微減輕一點。   今晚上的情況不同,因為心裡高興,就算多喝一點,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他知道自己的酒量。   ……   “楊辰,你現在也畢業並出了校門,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啊?”   “目前也還沒有什麼打算,所以前些天還在家的時候。爺爺對我說,想回老祖居這裡走一趟。我把這個事情跟父母說了,他們也很支持爺爺的想法。所以,我們才有了這次的祖居之行。”   楊辰回應著大伯的話語。   “你不考慮做一些合適自己的工作呀,既然是走上社會了,就得考慮要怎樣養活自己,幫助父母減輕一些負擔。像我家的楊高、楊燕兩兄妹,他們一走出校門,我就讓他們幫著做農活,看魚塘,再養一些豬、雞、鴨、鵝等。”   大伯一邊吃菜,一邊向楊辰說著自己家裡麵的情況。   “大伯,我們那裡與你們這裡的情況不盡相同。雖然說也是進行了家庭承包責任製,職工隻有經營權,而沒像你們一樣可以讓子女繼續接著承包下去。一旦職工退休了,生產隊又要把管理權限收回去。”   楊辰對著大伯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樣的。要是不聽見你這樣講,我還是真的不知道,我還以為和我們這裡的農村一個樣呢?”   “再講,我父母都是承包了生產隊裡麵所養的豬,每一個飼養員養多少頭豬,都有定數,是不能隨便增加人的,所以,盡管我畢業了,還是有時間到這裡來玩的。”   “你們那裡又說是集體性質的,那麼,職工子弟畢業了都沒有工作分配了啊。”   “以前是有的,現在改革了以後變化就不一樣了。好多人都開始自謀職業了呢?”   說到這裡,楊辰顯得有幾分的嘆息和無奈。   “那你們同屆畢業的那麼多學生,也不可能就這樣一直等待下去吧,人總得有飯來吃才行的啊。”   楊辰說道:“畢業後的前幾天,我去問過生產隊長,他說如果上麵有分配工作的指標下來。最快也要到八月底,慢的話可能要到九月初才知道情況如何。”   大伯夾起一塊雞肉放到嘴中,他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楊辰道:“做農工,也要由上麵分配?”   楊辰點了點頭,說道:“基本上就是這樣。”   聽到楊辰這樣說,楊高和楊燕兩兄妹差點就笑出聲來。   “耕田種地做農活,也要上麵來安排。實在是少見,也沒聽說過!像我在家裡麵耕田,隻要我爸批準就可以了。”   楊高快言快語道。   “楊高,你不知道人家那裡的情況,就不要亂說,楊辰所講,那可是真的。”   “實行了聯產承包之後,那些做農工的人,好像有人管,好像又沒有。看著,又有點像自找自吃的性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是,沒有土地,你叫人家怎樣生存呀,對不對。”   楊辰將自己生產隊那裡的現狀講得更細致一些。   “要是這樣長久下去,總不是辦法呀。”   大伯爺覺得,楊辰目前的這種情況,確實很值得同情。   “有些事情,你去空想也沒有用,還是順其自然吧。”   楊辰看著大伯,他語氣平和的說道。   “楊辰弟弟,別想那麼多。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天憂與愁。來,喝酒,讓我們把這杯酒乾了。”   他端起酒杯,和楊辰碰了一下杯。   楊高隨即把杯中酒喝了。   既然楊高哥哥都喝了,自己要是不喝,好像也說不過去。   第二杯酒下肚,這次,楊辰感覺到好像比第一杯順喉多了。   看來酒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要不然,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去喜歡它呢?   “楊高哥哥,我剛才跟著你到池塘邊網魚,看到你養魚那麼有經驗,是不是可以介紹一下給我呢?”   楊辰趁著酒興,向楊高緩緩說道。   “我說楊辰,你是不是以後也想著養魚啊?如果有這個想法的話,你回去的時候,我再送給你一本關於淡水魚養殖方麵的書籍。”   麵對楊辰提出的要求,楊高回答得乾脆利落。   待到晚飯結束,楊辰也有了四杯酒下肚。   全靠酒杯不是很大,算起來,他也喝有四兩到半斤了。   這是他第一次跨入“酒場”之門。   也是他第一次喝這麼多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