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聯奎這天傍晚,來到劉知事家。劉知事慌忙到門口相迎: “老爺來了,也不告我一聲,我也好有所準備“。 張知縣回道:“我在街上走,原先聽說你在這邊住,不意間就來你家。還請見涼“。 劉知事道:“老爺說麼話,您能來我家,高興還來不及呀!“ 劉知事用手做了個請的姿勢,倆人就往家內走。 劉府前後兩重,東廂房是劉知事和太太的臥房,西廂房是劉公子的臥室。後重有廚房客廳。 劉知事吩咐太太準備晚宴,又叫來劉公子過來相見。張知縣見劉公子長得俊秀,眉宇間透出一般英氣。劉公子名瑾泉,二十二歲,秀才出生。這劉瑾泉見到張知縣,“老爺晚生有禮了。“劉瑾泉抱拳施禮,張知縣笑著朝西廂房走去。三人來到房內,見桌子上有劉公子寫的大字,筆法蒼勁有力,書架上擺得整齊。三人就在房間內坐下。少傾有下人端來茶水,三人邊喝邊聊。劉知事說: “老爺您來博山,已近四個月,太老爺和老爺夫人還在湖廣,真是難為老爺了。“張知縣嘆道:“家鄉與任所相距遙遠,我即用博山,不得不盡力報孝朝廷。可我這幾日老做夢,睡不著。“ 劉知縣說道“老爺,何不把家眷接來博山?。 “張老爺說道:“可我走不開,新來乍到不好告假。 “嗯,隻見張老爺嘆了一聲,說道: ‘我看貴公子,才學相貌不凡,我有意提拔到縣衙公乾,先在我身邊做文案,外出考察破案有劉公子在我身邊,定能事半功倍。再說過兩年鄉試,積累些人脈經歷,考了舉人。不管是侯任還是參加會試也有好處。“ 聽畢,劉知事和劉公子大喜。 劉瑾泉說道:“多謝老爺關愛。“ 劉知事感激道:“感謝老爺關心,職下感激涕零,不知老爺是否放心,讓我替老爺回興國州接太老爺和嫂夫人來博山。 “張老爺心中暗喜。“那好,有劉兄出馬我十分放心。隻是車馬勞頓苦了兄長。 '劉知事回道:“能替老爺分憂,我很樂意。事不宜遲我打算明日動身。 '張老爺忙說:“有勞,等下回衙就寫家書和相關文牒。明日劉公子和老兄一同來縣衙。辦理相關手續,劉公子就留在我身邊,幫忙打理政務。“ 劉氏父子是千恩萬謝。 吃過晚飯,各自準備相關事項去了,一宿無話。 第二天一早,劉知事父子來到縣衙,張知縣把書信文牒以及三個月的俸銀都交於劉知事。並告訴他路上小心,不要節約,該花的錢就花。一切以安全為主。 劉知事拜別張知縣及縣衙同事,登上馬車向武昌府進發。 博山有條孝婦河,鳳凰山南麓有靈泉。《續述征記》記載,梁鄒城西有籠水,雲齊孝婦誠感神明,湧泉發於室內,潛以緝籠覆之。由是無負汲之勞,家人疑之,時其出而搜其室,試發此籠,泉遂噴湧。顏氏文薑,為救鄉裡,坐化為神。朝野為彰其德,遂建靈泉廟,始建於北周,更建於唐,擴建於宋,增建於清。廟內有尊金人,乃顏婦金身。長約一尺,重有數斤。此為鎮廟之寶。 這天,張知縣帶著劉瑾泉李捕頭和另外兩名護衛,來到鳳凰山下,有人從山上靈泉廟下來報官,說是廟裡鎮廟之寶被山上的猴子搶了,逃進了深山密林。 張知縣一行人,便向靈泉廟急急而來。廟裡的和尚急得團團轉,主持弘一師傅滿頭是汗。見張知縣他們到了廟內,七嘴八舌告訴不久前發生的原委。張知縣問主持是誰先發現金像被搶。 弘一師傅答道:“最先發現的是香客,我們發現後,眾僧就去追這隻搶金像的大猴子,可猴子十分靈活,上竄下跳幾個回合,就跳過圍墻逃進了山林,山高林密我們實在不知怎麼辦了。“ 張知縣一行圍著寺廟仔細察看。 又問道:“這裡經常有猴子出沒?” 主持回曰:“是呀,這裡好些猴子,平時隻是偷些吃的,我們也莫太在意。'張知縣又去看圍墻,見有一處新斷一個口子,想必猴子是從這口子出入。他又來到弘一師傅的住房,見桌子上有幾塊奶油豆糕,他打開窗戶又見地上未吃乾凈的豆渣。 張知縣來到大廳,便大聲對大夥說,你們不要慌,也不要去追猴群,金像丟不了,我有辦法追回來。其實剛才我在缺了口子的圍墻處,就看到了偷金像的那隻大猴,也見到了金像。它正在把玩哩。 張知縣轉過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弘一法師傅說道:“千萬不能驚動猴群,寺廟內所有僧人不得外出。我用計明天一定奪回金像。我現在回衙,明天一早再來。切記!切記!'說畢,張知縣就帶著來人回去了。 走下鳳凰山,張知縣就說道: “各位再辛苦一夜,我們換上夜行衣,原路返回,躲在暗處,盯緊廟門,今夜有人溜出廟門,暗中監視此人一舉一動,不得打草驚蛇。“ 眾人一驚,有人問道: “老爺如何知曉?“老爺微笑不答。 劉公子道:“要是有人出來,定是主持弘一。“ 張知縣微笑:“等下便知。“ 到了下半夜,果然有人,從廟內溜了出來,眾人一直盯著,隻見來人回處張望,一路小跑來到寺廟不遠處的一棵樟樹下,用手挖出一個包裹。眾人這才圍了過來,這人正是弘一,打開包裹正是那尊金像。 弘一主持愕然,張老爺說道:“弘一師傅,當我看到你房間的奶油豆糕,看到窗外喂猴吃剩的豆渣,便知你在訓猴作案。再看到被人為壞的圍墻,就更加證實了我的想法。我知道搶去的金人是假的,不過是用木頭做的鍍了金粉而已,如若是金人猴子也不會上跳下竄這麼得心應手。我故意說有辦法騙猴奪寶,你就心慌了,怕我奪得假金人,你就穿幫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溜出寺廟帶著金人逃之夭夭。真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孝婦河名自古今, 源頭一脈更弘深。 何當吸去為甘雨, 難洗人間貪欲心。 欲知後事,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