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反擊!(1)(1 / 1)

長安已經很久沒有召開過軍議了,畢竟守城戰講究個各司其職,天天將時間浪費在軍議上,並非是楊翀的風格。   所以當今日楊翀令諸將往府衙議事的時候,很多人都意識到反攻的號角已經吹響。   長安府衙內,一個詳細刻畫了長安城郭以及山川水文的沙盤被擺在了正中央,楊翀手持木桿,正在為眾人分析如今進行對麻秋王朗的最後一擊。   “如今我也不瞞諸位,桓溫已經不會北上,我等已經是棄子,因此想要求活當得自立根生,我已看過,二賊已經疲敝,其中尤以王朗為甚,我聯絡王朗軍中杜洪,約為內應,王朗愚蠢,絕非諸位之敵,破之不難,所慮不過麻秋,今日軍議也是商討如何對抗麻秋。”   眾人先是聽到桓溫不會北上,頓時麵露悚色,但旋即又聽到楊翀已經陰結杜洪神色又稍微緩和,但還是有不少將領有些擔心的竊竊私語的起來,他們當然知道如今的敵我對比是什麼樣的。   王朗、麻秋雖然力竭,但二人合兵,二萬人還是湊的出來的,而楊氏呢?   如今算上劉俱的一千兵馬,也不過三千,三千對抗兩萬,兵力比快到十比一了,還是野戰無所依靠,無論怎麼算都是難以取勝。   楊翀也知道眾人的擔心:“諸位倒是不必擔心兵力的問題。”   一邊說著,楊翀一邊將長桿指向王朗屯駐的地方,然後示意閻負:“閻先生為諸位講解一番。”   閻負當即出列,抱拳說道:“諸位,王朗不足為慮,朗軍之中漢卒十之七八,這些漢卒素來受羯人殘虐,輕者鞭笞折辱,重者淫人妻女,若非王朗酷刑彈壓,這些漢卒早就變亂,如今冉閔兵起鄴城,王朗不過困獸而已,便算是恃勇以製軍又如何能夠持久?我已經得到朗軍中漢將聯名,願諸位將軍一觀!”   說著,閻負就從懷中取出一疊絲絹,當著眾人麵展開,隻見上麵全是王朗軍中漢兵將帥按得手印。   “這些人都是願意響應王師的,至於不從者,到時候杜洪會設宴帳中,凡不從者俱斬,王朗漢軍屆時俱為我等所有!”   閻負將杜洪的計劃和盤托出,眾人聞言頓時神色大喜,如果真能得到這數千之眾的漢卒,那雙方的兵力對比頃刻就會翻轉,如此一來,他們便有信心跟二賊野戰!   當然也不止有樂觀的人,幾個麵露沉思之色的將領當即就出言問道:“那麻秋怎麼辦?麻秋跟王朗成掎角之勢,一旦我等去攻,擊敗王朗總歸是要時間,一旦麻秋此刻來襲,諸軍淩亂之際隻怕頃刻就有傾覆之禍。”   這也是楊翀擔心的點,楊翀此番軍議想要解決的就是麻秋的問題,於是楊翀當即開口說道:“我登望臺看過了,王朗此人將兵不行,但修築營壘卻是一把好手,其營壘堅實,易於防守,若是能速取之,然依靠壘寨防禦,麻秋兵雖精銳卻也奈何不得我等。”   “可然後呢?與其困守孤寨,何不死守長安?”   幾個將領有些不解,楊翀的計劃不就是從長安跳出去然後再進王朗軍營防守?可這樣的打法不還是守嗎?與其這樣乾嘛不死守長安拉倒。   “自是不同。”   楊翀的計劃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旋即長桿猛的一戳麻秋軍隊駐紮的地方,看向呼延毒問道:“呼延將軍,騎兵可堪戰否?”   呼延毒聞言眼露仇恨之色,抱拳咬牙道:“枕戈待旦隻求寢羯虜之皮也!”   “甚好!”   楊翀贊嘆了一句然後說道:“屆時便要呼延將軍以騎兵三百趁麻秋大軍盡出之時速奪其營壘,焚其糧草,將趙軍軍旗全部換成我軍軍旗,如此麻秋必然以為被兩麵夾擊,其軍必然軍心大亂,破之又有何難?”   眾人聞言連連點頭,楊翀這套打法其實就是韓信背水一戰的改版,至少從戰術層麵上看並沒有什麼紕漏。   而就在此時,一個頗為年輕的聲音卻響了起來:“將軍,我以為如此用兵卻還有紕漏!”   眾人聞言一陣錯愕,扭頭看去,隻見站在末尾的朱肜此刻正盯著標著長安的方塊沉思著。   “哦?願聞其詳”   楊翀沒有生氣,而是肅然向朱肜請教。   “我若是麻秋,不會去救王朗。”   “那你待如何?”   楊翀一愣。   “既然大軍盡出,我何不直取長安!”   朱肜抬頭看向楊翀,眼中充滿著戰意。   楊翀聞言,臉色一變,低頭看去,是啊,若是自己大軍悉出,萬一麻秋根本不按自己的套路出牌,而是直撲長安而來,自己當如何是好?   要想贏此陣,不可能在長安留多少兵馬,萬一麻秋當真直撲長安,自己必然得回救,到時候進退失據之下隻怕結果斷不會多好。   可這個問題有解嗎?答案卻是否定的,楊翀手中的兵馬就隻要這麼多,想要兩頭兼顧是不可能的,要麼要長安,要麼去梭哈,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於是楊翀沉思片刻還是下了決心:“世上豈能有十成把握之事?但為今之計,也隻能如此了,此戰若勝,光復關中乃至克服中原又何足道?若敗,不過一死,汗青之上亦可留名也!”   看到楊翀下了決心,諸將的鬥誌也燃燒了起來,是啊,幾個月的苦戰下來誰肚子裡不憋一肚子火?如今便算是知道有風險,這些將領也樂意去一搏的。   “將軍,讓我為先鋒!”   朱肜率先出列,他年紀最輕,因此也最有鬥誌,當即就出列請戰。   “我也願為先鋒!”   劉俱、呼延毒也都跳了出來請戰,旋即整個屋中楊氏的將領們都爭先恐後的站了出去爭著出戰。   看著如此場景,楊翀心中一定,看來殘酷的守城戰還沒有將楊氏的士氣消磨殆盡,軍心尚還可用!   於是楊翀當即拍板,讓朱肜出任先鋒,朱肜這個後起之秀已經讓楊翀頗為青眼相待,他也樂意給這個年輕的小將上升渠道,畢竟如今自己麾下能夠獨當一麵的將領還是太少了。   既然定下了計較,整個長安城內的戰爭機器也開始開動了起來,城中避難的百姓凡十二歲以上的男丁全部應征入伍,發給兵刃,開始戍守城墻,楊翀主力雖走,但長安也不可能完全留個空城。   除此之外,大量的旗幟也開始被製作,楊翀沒有讓他們在旗幟上麵寫“楊”或者寫“晉”二字,而是全部一律寫“桓”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桓溫雖然人不來,但威名總可以借用一番的,麻秋王朗雖然了解桓溫是什麼情況,但手底下的大頭兵可不知道,尤其在呼延榮喊了那一嗓子過後,更是讓不少趙軍都擔心桓溫會北上。   楊翀這邊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反攻了,麻秋王朗那邊卻一天比一天不堪。   與麻秋不同,王朗已經快要失盡心力了,手下將領都是滿腹牢騷,不想再在關中浪費時間,家小都在襄國,如今冉閔正在猛攻襄國,按照冉閔頒布屠胡令的風格,若是襄國失陷,他們的家小高低都得埋二畝地,在這種局麵下,他們當然不願意再在關中跟楊翀死磕。   王朗在眾人的一再勸諫下,也覺得可能長安確實未可再圖,也萌生了退意,可如此就走心中總是有些不平,便決定再圍一個月,若是還不能克就撤軍,也就是這個決定,讓王朗徹底喪失了全身而退的機會。   麻秋這邊就要死硬的多了,數日之前,楊氏的霹靂車擊中了正在巢車中視察敵情的姚國,讓姚國當場不治身死,失了穩重的姚國勸諫,麻秋變得越發專橫和殘暴了起來,對待手下漢卒非打即罵,到如今已經人心惶惶,沒人覺得麻秋能奪下長安,但卻也無人再敢冒著生命危險去勸諫麻秋。   而麻秋此刻還犯了一個極為嚴重的錯誤,那就是在日益焦灼的戰局之下,麻秋嗜酒的毛病再次犯了起來,為了逃避日漸慘淡的戰局,麻秋終日在營中喝得大醉,整個軍中的指揮早就失了方寸,劉曜兵敗的教訓就在其前,可惜麻秋已經將這件事忘的一乾二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