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韓呈渝商定,十月四號下午,我們三人從桃源車站坐車到泰安,晚上住在泰安師專,五號下午從泰安去上海。 十月四日中午,我姐和堂哥來為我送行。我們剛吃完飯,韓呈渝來了,他說:“鄭春秋一定要來送我,朱紀春的哥哥要送小朱到泰安,他們三人在車站等著呢。” 我的行李早已備好,兩個侄子要送我去車站,車站離我家隻有半個小時的路程,一會就到了。 到了車站,鄭春秋見到我,一直後悔他沒參加這次高考,我也替他惋惜。他是我一中的同學,也不同班。他是春節後大隊讓他當老師的,他很珍惜,也很感激大隊對他的照應,就沒報名參加高考。 到了泰安,王韻傑來接我。當晚他的宿舍裡正好有個閑床,我住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小朱的哥哥提議我們五人一塊逛岱廟,大家都同意。那時岱廟的門票才一毛錢,很便宜。 我是第一次逛岱廟。看到岱廟內那麼宏偉的建築,領略了古人的偉大。岱廟內有唐槐、漢柏、東禦座、銅亭、鐵塔、天貺殿。岱廟的主體建築是天貺殿,為東嶽大帝的神宮。岱廟內有秦朝李斯篆書的泰山刻石,碑林的藏碑林立而群,形製各異。 岱廟內的很多景點都令人嘆為觀止,這次逛岱廟,我長了不少見識。 下午飯後稍息,五點即坐車去上海,一路上心潮澎湃,思緒萬千。高考這段經歷,讓我難以忘懷,始終縈繞在心。 高考改變了我命運的軌跡,給了我實現理想的平臺。現在每每回 憶起四十多年前的高考,便有許多感慨油然而生。高考是一首難忘的歌,苦澀而歡暢;高考是一聲驚天的春雷,震撼而及時。恢復高考,不僅是國家的拐點、時代的拐點,更是我人生的拐點。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歷史,是一段歷久彌新的記憶。 10月6日上午七點半,列車抵達上海北站,下車後就看到各大學接站的招牌,我們直奔SH師範大學接待站。 接待站的一個同學看到我們走過來,問我們是SH師大的嗎?我們說是,他指著一輛停在一邊的貨車說:“上這輛車。”並幫我們把行李放上車,然後對司機說:“可以走了!” 司機隨即發動了車,按了喇叭,緩慢駛出車站,沿中山北路行駛。 車行了幾分鐘,就看到前麵路上一群敲鑼打鼓的人,有兩個人舉著橫幅標語,上麵寫著‘熱烈歡送某某某光榮上大學’字樣,後麵有人拿著行李、臉盆、暖瓶等,中間有個年輕人笑容滿麵,胸前戴著一朵大紅花,顯然是剛考上大學的學生。 不一會,又遇到一群敲鑼打鼓的人,也是舉著橫幅標語,也是寫著‘熱烈歡送某某某光榮上大學’字樣。一路上遇到五次。 韓呈渝對我說:“你看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對教育是多麼重視,我們那裡哪有這些事。” “是啊,真沒想到上海對考上大學的學生這麼重視。”我說。 汽車一路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