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
  河洛好大雪,萬徑人蹤滅。
  伊洛之上,千山萬水之間,野獸匿跡,萬鳥盡絕,從東到西,唯有寒風呼嘯而過,在天地之間卷起一層層冰晶,宛如風神怒吼,雪神降臨。
  “嗚嗚~~”
  蒼涼悲戚的號角聲突兀響起,瞬間打破了河洛之間的寂靜。
  霍光離開長安的時候就有種預感他回不來,但是關東之事解決的太快太順利,讓他鬆了一口氣,但沒想到最後還是命數如此。
  洛陽。
  洛青站在這裡,感覺著這座諸夏聖城帶給自己的撫慰,這座城池就像是洛氏的母親一樣,千年以來源源不斷的為洛氏增強著底蘊。
  大雪落盡,霍光望著不遠處的巍巍城池,眼前則是眾山環繞,伊洛神水波光粼粼,微微泛起的浪濤,會讓人聯想到河圖洛書的傳說,會讓人想到那傳說中失落在洛水之中的九鼎。
  一聲嘆息。
  “就到這裡吧。”
  霍光微微感嘆的說著。
  然後他望著洛青道:“表兄,弟弟要死了。”
  親戚之間有與生具來的血緣聯係,天生就親近,但相互之間走動同樣重要,霍光和洛青之間就是如此,兩人相識數十年,一人在明,一人在暗,共同做下那麼多大事,感情很好。
  霍光現在要死了,洛青有些哀傷,問道:“你可有什麼遺言嗎?”
  霍光搖搖頭道:“又有什麼遺言可說呢?
  你看這大好山河,伊洛神地,能使這巍巍漢室山河在我手中穩固下來,足夠了。
  如果要說的話,就請皇帝陛下好好治國,勿忘孝宣皇帝中興艱難,讓臣的子孫勿忘先祖忠謹,這就足夠了。”
  霍光連續幾個足夠了,讓洛青頗為感慨,大漢從建立之始,就充斥著一股豪俠之氣,洛氏在其中深入約束了皇帝和天下人的道德觀念。
  在漢朝士大夫和王侯貴族之中形成了一種大丈夫當立功振作的社會風氣,最終促成了靖難,最終有了霍光這樣向往洛文王的臣子出現。
  一飲一啄似乎皆有天定,但霍光的出現難道是偶然嗎?
  是因為天下人心未涼啊!
  是因為漢室諸帝還被信任啊!
  霍光死在了洛陽,隨行的羽林衛都在痛哭。
  在霍光拖著病體前往關東時,不僅僅是劉佘,許多人同樣有種預感,霍光大概再也不可能活著回到長安了。
  但當“大司馬大將軍在河洛病逝”的消息傳入長安時,還是讓人感覺震撼莫名。
  那可是手攬天下大政十二年的霍光啊!
  竟然在寂靜無聞之中薨逝。
  劉佘有些木然的聽著這個消息,突然感覺到宛如天傾般的壓力到了自己的肩膀上。
  原來這就是扛著一個帝國的感受嗎?
  霍光的遺體在洛陽被裝進上好的棺槨,然後被運往長安,羽林衛皆著白衣。
  裝載著霍光遺體的棺槨進入了關中,沿途不斷有百姓相送。
  然後在長安十裡外遇到了前來迎接的皇帝和朝廷的袞袞諸公。
  這不是凱旋,皇帝本不該郊迎的,但是他還是來了。
  洛青上前躬身行禮,正聲道:“陛下,關東大致安定,流民各歸其家,無有社稷傾覆之禍。”
  “這都是諸位愛卿的功勞啊,朕才得以安坐長安之中,便得天下升平。”
  “陛下,大將軍病重薨逝,臨終前讓臣囑咐您,勿忘孝宣皇帝中興艱難。”
  皇帝走到棺槨之前,沉默了幾瞬,最後輕聲說道:“朕知道了,帶大將軍回長安吧,早日入土為安,不要讓人間的些許繁雜,驚擾了大將軍的英魂。”
  霍光的棺槨被一路抬進長安,無數的百姓都在街道兩旁觀望,素白旌旗搖曳,幡布四處飄搖。
  遺體交由博望侯府下葬,皇帝直接賜給了霍光五件九錫套裝,作為他的陪葬,沒有人有意見,霍光人臣極致,輔國攬政,按照漢室慣例,都是有九錫陪葬的。
  洛文王那更是九錫具全,除了皇位之外,和天子沒有任何區別!
  朝廷則開始走重臣王侯薨逝後的流程,數不盡的雙字謚號被臣子們遞上去,各有各的解釋。
  一個人的功績如果太大,又沒有明顯的性格缺點,那符合的謚號就很多,霍光性格有些執拗,懿,仁這一類的謚號明顯不適合他,但偏向剛毅一類的謚號都符合他的功績。
  朝會之上,紛紛擾擾,群臣為霍光的謚號二字互相爭辯,這可是要上呈素王上皇的文件,一定要精益求精。
  劉佘望著這一切,認真聽著意見,過了許久,他重重錘擊身側的銅鐘,眾臣便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