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麒麟閣上(卷終)(2 / 2)

  劉佘的聲音前所未有的高,二十一年來,他終於發出了雷霆般的,皇帝應該有的聲音。

  “有功安民曰烈、光有大功曰烈、宏濟生民曰烈,為大將軍謚武烈侯,這是朕與太後的意誌,不再更改!”

  群臣應聲劉佘起身踱步,然後停下朗聲道:“朕一直思索,忠臣有功如果不作褒揚,誰還願意恪盡職守呢?

  巍巍的高山萬古不移,滔滔的江河永不停息,日月星辰在星空之中永恒,唯有人的生命啊,如此短暫。

  把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吧,石碑大概是比人更長久的東西。

  把人的名字記錄在史冊上吧,昭昭青史是會永遠流傳的。

  武烈侯配享孝宣皇帝之廟,歲歲有皇帝祭祀,朕便想到那些功勞未曾配享太廟,卻立下大功的臣子呢?

  朕要立起一座閣樓,以瑞獸麒麟為名,在其中掛先帝及朕時期的諸位忠正重臣之像,稱作麒麟閣中興十二功臣!

  歲歲祭祀,見於史冊,以傳後世。

  麒麟閣,以大司馬大將軍博望武烈侯霍光為首!”

  劉佘回想起霍光走之前,自己還和他說等他回來要和他共建麒麟閣,沒想到現在卻陰陽兩隔,霍光見不到自己進入麒麟閣的時刻了。

  皇帝擲地有聲的話語在大殿之中響徹,群臣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得有些發蒙,麒麟中興十二功臣,這個名頭可實在是不得了。

  邦周千年有才能的人不計其數,但顯於後世的人又有多少呢?

  皇帝建造麒麟閣,就是要讓君臣之間的功績得以永遠流傳後世,尤其是霍光,定然是要名垂青史的,如果能與霍光同列中興十二功臣,那就同樣可以千秋不易了。

  尤其是丞相劉向,他這一生經歷頗多,從法家自立門戶,最後給予三晉法家最後一擊,融合儒道,自創刑律,最後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上,可謂是人臣巔峰,唯一所能追求的就是身後名了。

  皇帝的麒麟閣名單很快就從禁中傳了出來,這是如今整個長安諸家最關心的事情,除去一些毫無爭議的人諸家都希望能為自己的長輩或者老師爭奪一個身後名。

  劉佘在霍光前往關東時就開始琢磨這份名單,和皇太後商議了許久,基本上能保證服眾,這是最關鍵的,劉佘絕不能讓人質疑這份名單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麒麟閣第一,大司馬大將軍博望侯霍氏!

  “光侍奉孝宣皇帝二十年,剌太子作亂,霍氏奮勇,堪平動亂,復我社稷,輔政十二載,功成還政,又鎮關東,竟不得歸,至有今日,朕於麒麟閣上,不顯其名,以彰尊貴,以示敬重。”

  麒麟閣第二,西域大都護無雙侯洛世!

  “世生名門,承父之誌,安定西域,卓有大功,奉天靖難,安定漢家,又率精騎,絕狄之命,先帝武功,卓然見於無雙劍刃之上,武功烈烈,朕甚慕之,惜貴侯天妒,不得見也,名列次席。”

  麒麟閣第三,丞相宛城侯劉向!

  “……”

  麒麟閣第五,大司農太學祭酒洛青!

  “青出名家,卓有清名,朕履大任,多得其功,名列第五,天下第五。”

  ……

  麒麟閣第十二,宗正劉暢!

  所謂麒麟閣,以功績當先。

  劉佘首先表彰在先帝和他這一朝都有功績的臣子,洛世是其中很特殊的一個。

  他不算是漢宣帝劉詢時期的臣子,但他率軍北上,誅滅匈奴,是元封年間軍功最高之人。

  漢宣帝的大業以及文治武功是不能繞開他的,再加上他是霍光的叔叔,又是洛青的叔叔,必須上麒麟閣。

  十二人名單一出,天下士人爭相傳頌,劉佘所思所想,都已實現。

  漢家社稷傾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孝宣中興,功光祖宗,聖王現世,必有賢臣。

  中興諸臣何在?

  具在麒麟閣上!

  ————

  漢宣帝劉詢與漢成帝劉佘,共同建立了一個數十年的穩定局麵,縱觀世界,這實際上是不多見的。

  漢宣帝的卓越在前麵的篇章之中已經多次講述,漢成帝沒有他父親的能力,尤其是在霍光死後,短板展現出來,但他依舊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主。

  筆者的一向觀點便是,能力有所欠缺的君王,不改革所做的貢獻遠遠比胡亂改革大。

  漢王朝依舊保持著繁榮局麵,雖然內裡已經又有弊病叢生!

  這個再次興盛的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但幸好沒有人踩上一腳油門,它以一種完美符合周期律的方式,在漢成帝手中緩慢的降落著。——《漢王朝興衰史》

   結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