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士宦沖突!(2 / 2)

  最終整個政治集團滑落向不可預知的深淵之中。

  後人就會說,殺得對,他們實際上如何如何。

  但那些在牢獄之中受盡了磨難,為民請命之人又何其無辜呢?

  這就像一句流傳已久的評論一樣,“有信仰的戰士都死在了那一場戰爭之中,蠅營狗茍的蛀蟲占據了高位,當它轟然倒塌時,不要忘記曾經有那麼多偉大的人。”

  無論是以家族形式,還是以師徒傳承的形式,經學門閥最恐怖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是授予士人資格的人。

  還有一點極其的可怕。

  如果一個勢力完全成為了門戶私計,完全堵塞上升通道,那也是好事,因為這種勢力很快就會被打垮,然後被踩踏在腳下。

  最可怕的就是現在這些經學門閥,雖然看重家族子弟,但卻不是完全看血統,他們相當有危機感,士人之間的競爭很是激烈,才能和品德同樣非常重要。

  如果你真的別有才能,那高門的聯姻、各種資助就會蜂擁而來。

  一個寒門子弟,微寒時見到豪門富貴,於是有各種遠大的誌向,甚至會立誌為寒門開路。

  但是真有大佬提攜,有嬌妻美妾,有金銀珠玉,有一路順遂,有徹底告別貧寒的機會。

  有多少人會因為當初的誌向而拒絕呢?

  士人集團作為一個籠統的概念,之所以強大,就在於他們將所有天才都吸納了進來。

  而皇帝與臣子之間是天生就隔著一層屏障的。

  在吸納人才,使人才有歸屬感這方麵,皇帝永遠都不可能勝過士人。

  洛川聽完妻子所言,沉吟道:“前些時日,皇帝又給諸家頗多的賞賜,還請為夫出仕任執金吾。

  這位皇帝愛財如命,竟然舍得賞賜。

  而且一個九卿之位可不便宜,竟然願意賜下,從中可知皇帝對朝堂有多不滿了。

  他想要借用英侯洛氏的名聲壓一壓士人。”

  洛倩接話道:“未果之後,他便開始用宦官打壓士人,將整個士人集團都看作了假想敵,這是自取滅亡之道!

  不過還是沒有想到,士人和皇帝之間的矛盾竟然大到了這種地步,陳仲舉這個級別的士人領袖,而且還是有功之臣,會死於一場刺殺。”

  洛川端正了身子,“夫人,陳仲舉的親朋故舊,還有那些一向敬仰陳仲舉的士子們,絕不會善罷甘休,絕對會有大批官員上書要求嚴懲宦官。

  以這位皇帝陛下的剛強性格,直接的對抗恐怕是在所難免了。

  我們如何做?”

  洛倩端正麵前的酒杯,舉起,然後一飲而下,潔白素凈的寬袖遮擋住了她嬌美的麵容,清澈的聲音傳出“陳仲舉的弟子和親族可能會受到連累。

  按照慣例去做吧,將那些有公心的豪傑藏匿起來,不要讓他們淪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因為朝廷和民間的矛盾實在是過於大,朝廷中被認為是奸佞的宦官掌權,於是普遍對被迫害的士人以及豪傑抱有同情。

  經歷過王莽之亂後,由臣子掌握大權就成了一種很曖昧的事。

  皇帝在地方上可能失去了許多,但在中央和郡這一層麵,大大增強,力量不是士人所能抗衡的,皇帝說殺誰就殺誰。

  而且士人和曾經的軍功貴族不同。

  軍功貴族是真的會提刀上洛,因為這天下有他們的股份,皇帝不行就換一個。

  這些士大夫,道家的倒是還好,主流的儒家士大夫,對觸動皇位有一種抵觸心理。

  在這種情況之下,士人自然被壓著打,那些受到牽連的人通常會被認為是受到迫害,律法和人心產生了沖突。

  隱匿朝廷通緝的豪傑之士,是當世盛行之事。

  等到大赦時再出來,朝廷並沒有能力去全部追究。

  ……

  陳蕃之死點燃了士人心中對宦官弄權的憤怒,一封封言辭激烈的文書向著臺部而去。

  “仲舉公是輔佐君王的賢臣,這樣的大臣難道也能隨意的濫殺嗎?

  遼東燕國叩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諸郡不能製,是仲舉公孤身入幽並二州,整合諸郡,才使遼東燕國退卻,有功於大漢社稷。

  這樣的功臣,因為一封指斥宦官的上奏,就被解職,甚至殺於荒野,實在是讓人心寒。

  請陛下降旨,殺指使者,流諸常侍,以安定天下人心。”

  上書一到臺部,就直接被取走,所有上書都留中不發,皇宮安靜地仿佛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一般。

  隻是按部就班的為陳蕃賜謚號,而且挑選了一個比較上等的謚號,仿佛想要用這個來堵住悠悠之口。

  這種行徑卻讓陳蕃的親朋故舊愈發憤怒了。

  ————

  漢王朝走到東漢時,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以縣一級為分割,縣以上以及縣以下,雙方所爭鬥的目標完全不同,上層的爭權奪利幾乎不影響底層百姓的生活。

  但底層百姓的生活逐漸惡化卻在無時無刻不侵蝕著帝國大廈的根基,這是最濃墨重彩的時代,小民和英雄交織的吶喊與呼喝。——《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