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
  洛川連續的橫空出世,宛如一道刺破黑暗天幕的光。
  籠罩在整個漢帝國上空的霧靄沉沉,一切的怨憤悲壯。
  豪傑的鮮血,有誌士人的吶喊,那種壓抑的政治氛圍,被洛川一劍斬開。
  洛川在英侯國中對自己的妻子說道:“皇帝陛下讓我做執金吾壓製士人,那不是我想要的。
  天下的士人想要我對抗皇帝,那也不是我想要的。
  我是大漢英侯,傳承三百年的大貴族。
  先漢創業祖宗有功,後漢中興祖宗依舊有功。
  三百年來,問心無愧。
  大漢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
  這大漢的天下該怎麼走,我是有資格去說的。
  皇帝坐在皇位上聽,士人站在朝堂上聽,宦官跪在角落裡聽。”
  洛倩從身後環住洛川,沒有說話。
  英侯國和昭公國畢竟是有區別的,英侯國有自己的政治目標,那就是延續大漢的社稷。
  洛氏獲取氣運點,家族的權力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
  隻要諸夏王朝還在統治中原,以昭公國的權力地位,就能源源不斷的得到氣運點,數量大致和洛陽這座姬昭所建造的聖城提供的差不多。
  但大漢真正獲取氣運點的大戶是英侯國,畢竟漢帝國才是諸夏的主角,而且曾經的漢帝國繁盛至極。
  即便是現在,鎮壓列國也沒有大問題。
  以英侯在漢帝國的地位,氣運點的進項雖然遠遠不能和邦周洛國時期相比,但比起昭公國還是多的。
  如今天下如何?
  一言以蔽之,世道黑暗!
  皇帝聰穎卻發自骨子中的壞,宦官愚蠢而且暴虐短視,官員有才能但是卻貪婪。
  皇室爭相挖掘大漢的根基,外戚隻知道聯合士族弄權,士族豪強在擴展自己的實力。
  洛川看來,想要振作世道,依靠宦官是不行的,天下敗壞,找幾個地痞流氓能挽救天下傾頹嗎?
  想要挽救天下,隻有三類人聯合。
  第一,心懷天下的正直士人,比如死去不久的陳蕃。
  這些人剛正嚴明,不僅僅是宦官畏懼,就連那些不法的士人都畏懼他們。
  陳蕃曾經任職幽州刺史,結果幽州的郡縣官吏紛紛棄官,擔心陳蕃會治罪於他們。
  第二,出身寒門有大誌的年輕士人。
  這些人身世清白,隻要及時教導,會是中堅力量,可以用來沖擊那些墮落的士族。
  第三,出身邊郡沒有上升門路的武將。
  這些武將之中甚至包括世宦兩千石的邊郡世家。
  世宦兩千石在天下之間都算得上是豪門望族了,但在洛陽豪門看來,如果一個家族不通經學,依舊是邊郡武夫。
  這不是重文輕武,而是另一種歧視。
  天下望族之一的淮陰韓氏和安陽韓氏,都是武將世家,但沒人會覺得他們是武夫。
  因為這兩家是兵家魁首,是有正經家學傳世的,就連那些出身經學家族的學子,都希望能拜入韓氏門下。
  這些沒有家名的邊郡豪傑,迫切的想要出人頭地,但是卻沒有門路,必須要托庇於洛陽豪門。
  世人總有偏見寒門和豪門之間互相敵視。
  但是洛川沒有,無論是士人,還是寒門,還是出身低微的庶民,隻要有用他來者不懼。
  秉持這樣的思想,洛川再次向皇帝上書,這一次的言辭不算是過於激烈,主要是為皇帝分析黨錮之禍的壞處。
  “宦官權傾朝野,聲勢甚至超過了皇室。
  天下的官吏都畏懼他們,就像是畏懼虎豹豺狼一般。
  即便是兇焰滔天卻依舊有士人前赴後繼的上書,有豪傑義無反顧的去藏匿那些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