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天下楷模洛子川!(2 / 2)

  哪怕是刀劍加身都不感到害怕。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呢?

  難道不值得陛下沉思嗎?

  這天下難道都是悖逆之屬嗎?

  這世上難道還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嗎?

  為什麼那些人如此做?

  大概是孟聖所說的,舍生而取義吧。

  義在何處?

  義在天下之間,卻不在朝廷之中,這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敢於反抗宦官的士人,其中大多數都正直廉潔,性格剛強,且卓有才能。

  殺死這些人,難道陛下以為剩下的士人會如何呢?

  汲汲於鉆營的會放聲大笑,沒有了這些正直的士人,蠅營狗茍之輩就能登上大雅之堂。

  寄希望於朝廷的會心如死灰,徹底失去對朝廷的期待。

  放開士人禁錮,選拔正直優良的士人擔任公卿及郡縣守長。

  刻印經書教導寒門。

  貶斥無能貪暴的宦官。

  提拔那些品德良好、卓有才能的宦官作為常侍溝通內外。”

  洛川的這一番上書甚至都不算是改革,因為改革是陷入困境之後作出的改變,而洛川現在想要做的,隻是停止亂象。

  如果把漢帝國比喻成一輛正在走下坡路的汽車,那皇帝現在的舉動就是在這輛車上狠狠的踩油門,他什麼都不做,漢帝國的國祚還會長一點。

  士人和豪強的聯盟在侵蝕大漢的根基,但士人何其多也?

  蠅營狗茍之輩如繁星般,但同樣以天下為己任、心懷理想的士人同樣不知凡幾。

  皇帝根本不必那麼悲觀,將天下士人一棒子打死,認為所有人都為自己的一己私利。

  這就像是姬昭前世論壇中有一個明朝經典悖論——“第一,科舉製打開了底層上升的通道,科舉製是最先進的製度,遠遠超過那些依靠血統的製度。

  第二,科舉製度培養了大批文官。

  第三,明朝文官集團完全就是禍國的蛀蟲,文官皆可殺,明朝就是被文官禍害的。

  第四,什麼方法能徹底打敗文官集團?

  第五,取消科舉製,任用宦官這些皇帝親信,以及勛貴、宗親這些通過血統傳承的貴族。”

  到了第五之後,又會轉回第一,又開始了新一輪,姬昭覺得純純有病。

  這就是典型的二極管腦子。

  洛川的上書,讓天下震動。

  洛川這封信實際上不算是偏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沒有歧視宦官,沒說直接不讓所有的宦官乾政,說的是讓皇帝挑選一些品德良好、有才能的宦官。

  但是皇帝很是憤怒,因為他感覺到洛川這次說的對。

  問題是洛川對了,那不就證明他錯了?

  皇帝怎麼能錯呢?

  於是他沒有多加思考,下旨斥責洛川,還削了英侯國的戶數,來證明自己的憤怒。

  ————

  帝既令錮,天下言者或流或殺,公卿噤聲,各保其位,獨川奮然,上書言閹宦之弊,曰:“皇帝不為,天下為之,時權移屬寮,悔之晚矣。”

  帝憤然,削英侯戶三百,罰祿米兩千石,川愈激昂,為士人辯。

  天下士人十萬,及諸郡列國,皆語曰:“獨抗帝言,不畏強禦,天下楷模洛子川!”——《後漢書·洛英侯世家》

   一個字一個字扣,少點就少點吧,感覺質量還是不錯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