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卷終(2 / 2)

  但誰知洛燕竟然隻提出了這一個並不過分的條件。

  如果不答應的話,萬一其他的條件更加苛刻怎麼辦呢?

  難道真的要和燕國做過一場嗎?

  所以除了答應還能怎麼辦呢?”

  眾人皆默然,郭嘉聞言嘆息道:“這就是公子燕的高明之處啊,他提出了一個看起來不過分,但實際上卻極其恐怖的條件。

  明知前麵是陷阱,卻不得不走進去,因為不答應,將會麵對的未來,是我們所不能預料的。”

  聽到曹操所說,荀彧忍不住說道:“主公,不可稱王啊。

  袁紹稱王我等斥其為逆賊,於是興兵討伐,天下諸侯都因此而前來助陣,如今您亦稱王,那和袁紹又有什麼區別呢?

  焉知翌日其他諸侯不會興兵討伐您呢?

  那些要興盛漢室的諸侯,會不會因此而投奔劉備呢?”

  公子燕好算計!

  僅僅是要不要稱王的爭論,就在曹操陣營中撕開了一大道裂痕,曹操和荀彧這對一向親密無間、走過風風雨雨的君臣,站到了對立麵。

  曹操想的卻更多,這不僅僅是丞相府內部的裂痕,而是整個漢廷間的裂痕,現在的自己有能力去麵對這道巨大的裂痕嗎?

  兗州、豫州、三河據其二,如今又得到魏郡廣大的土地,即便是遭遇馬超背刺,自己依舊是天下第一諸侯。

  等到再過數年,從創傷中恢復過來,除非劉備能攻入冀州,或者燕國能全據冀州和青州,恢復袁紹最巔峰的盛景,否則沒有人單打獨鬥是自己的對手。

  一念至此,曹操頗有些躊躇滿誌,他站起身環視眾人而後朗聲道:“本相的罪過,待回到朝中親自去向皇帝陛下謝罪。

  兵者,死生之地!

  高皇帝建立白馬之誓,乃是為了保證我大漢江山永固,乃是為了劉氏社稷江山永遠安定。

  但如今我軍有覆亡之危,社稷有傾覆之險,難道還要死守這祖宗之誓嗎?

  自古以來,未曾聽過有祖宗之法不變而能夠興盛社稷的,反而是變更了祖宗之法的國度皆興盛稱霸稱雄。

  如果稱王有罪,便由我曹操一力承擔。

  公達,你來準備,本相要與公子燕和談,就以漳水為界,約定互不侵犯。

  趙國向我大漢稱臣納貢,大漢承認袁氏的王位,永葆漢趙之好!”

  荀彧頓時急了,他還想要說什麼,剛剛主公二字出口,曹操卻徑直離開了大帳。

  帳中眾人還未曾從曹操震驚性的發言中回過神來,一個個瞠目結舌,沒想到曹操竟然這麼快就做出了決定。

  待眾人回過神來,紛紛離開大帳,還都望了荀彧一眼,荀彧隻覺一陣陣寒意向自己侵襲而來。

  天地間一片涼意,人潮洶湧,皆向前而走,唯有自己逆向穿過人潮,寸步難行。

  荀攸走過來輕聲道:“叔父,您還是多想想吧,這或許才是天下大勢,為何要逆勢而行呢?”

  荀彧輕聲道:“公達,你見過無雙忠武侯,我也見過,我還見過英侯,見過陳公,見過皇甫公見過很多很多人。

  他們都很欣賞我,然後和我說過一個字。”

  荀彧沒再說話。

  漢!

  在漳水畔,聽著曹操大聲起誓,眾人仿佛回憶起了當日袁紹指著洛水起誓的場景。

  望著漸行漸遠的曹軍,洛燕臉上扯出一個蒼涼的笑意,聽著那漳水潺潺而流,

  洛燕輕聲道:“戰爭結束了,我們一敗塗地。”

  他的眼角微微流下了一滴淚水,不知道是為誰而流,當初從昭城走出時,未曾料到過會是如今這幅場景。

  趙國疲敝!

  何去何從呢?

  ……

  建安十五年。

  曹操和洛燕簽訂的協議如同一陣風般的傳遍了整個中原,乃至於整個天下!

  天下人不敢想象曹操是在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下簽訂的協議。

  但那可是洛水之誓,難道曹操要違背誓言嗎?

  ……

  建安十五年。

  馬超等人回到了關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回到關中之後,還不足一個月,馬超就直接聯合韓遂相王。

  韓遂統治關中長安以東,稱秦王。

  他則統治關中長安以西以及涼州的土地,稱雍王。

  二人稱王後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到其餘諸侯處。

  呂布收到馬超二人的消息後,愈發覺得自己現在這個並州牧的位置尷尬。

  諸侯稱王代表著都不認可漢室的爵位官職,那自己還守著這漢室官職豈不是很傻?

  但稱王也很怪,自己就連個王太子都選不出來,稱不稱王又有什麼區別?

  在這種糾結中呂布還是在手下的慫恿下自立為晉王,成為了繼趙王、秦王、雍王之後第四個自立為王的諸侯。

  緊鄰著關中的益州牧劉焉見狀自然不甘落後,他本就是野心勃勃之輩,隻可惜身體不好,這些年來每況愈下,想著利用稱王之事為自己沖喜。

  於是自立為蜀王,身為漢室宗親,還主動和馬超以及韓遂交換國書,互相承認對方的王位,希望二人能夠和自己一起圍攻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