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難道不知道這樣隻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嗎?
  本公聽到了列祖列宗在唾罵,本公聽到了大魏的百姓在厭棄,本公見到了無窮的血淚,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先帝崩於奸人的手中,這是我們所一起確定的,青史上記載著,就算是山無棱也不能改變,就算是黃河消失也是真相,但是先帝的些許舊部,擔心先帝是死於國中大臣之手。
  本公深深的悲痛,我們本是袍澤,卻落到了現在這種相互懷疑的境地,本公又深深的理解他們,因為他們對先帝的忠誠,就如同本公對陛下的忠誠一般。
  本公在長安城,於是能夠知道真相,他們都遠在千裡之外,不能知曉長安城的局勢,於是被奸人和謊言所迷惑,這是合理的。
  本公認為,為了不發生同室操戈之事,為了不讓燕國和梁國能夠趁此機會進攻我大魏,給予鎮守益州的鎮南將軍曹律更大的恩典。
  讓他知道,朝廷對他的忠誠是萬般認可的,本公建議,擢升曹律為征南將軍,食邑增加一千三百戶,再加使持節,讓他世代鎮守益州,有了這些,想必他能夠知道朝廷的誠意了。”
  嘩!
  曹承嗣此言一出,立刻就在宮殿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凡是對政治敏感的人都知道,曹承嗣這是在安撫先帝舊部的人心,然後就聯想到益州可一直都是梁國和魏國交鋒的重點,曹承嗣這是擔心曹律直接投降梁國,才許下這樣的重諾。
  但這種直接分陜而治的賞賜,還是有些超過眾人的心理底線,而且僅僅這些不一定能安撫住曹律的心,這種政治承諾,在魏國中早就沒人相信了。
  實在是魏國從建立的時候,就卸磨殺驢,而且短短幾十年實在是太亂,讓人心中都不安穩,越是現在給的多,曹律可能就更擔心,這是緩兵之計。
  雖然在某種情況下,的確是沒錯,這就是緩兵之計,等有機會,曹承嗣肯定要將曹律抓回長安生吞活剝的。
  曹承嗣見到所有人都在沉思,沒有什麼人反對,於是又說道:“本公還有一個想法,現在就講於諸位聽,本公認為先帝於我大魏有大功德,應當給先帝上廟號,以向後世誇耀。”
  廟號!
  在曹承嗣說出這句話後,整座宮殿都安靜了下來,幾乎是落針可聞,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望著曹承嗣,他們無法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
  廟號?
  給先帝曹髦上廟號,他配嗎?
  但曹承嗣神情肅穆,完全沒有半分開玩笑的心思,那些心思活泛的人立刻就猜到,這還是在向曹髦的那些舊部示好,這是要徹底的蓋棺定論,但用廟號來蓋棺定論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當即就有人高聲問道:“左將軍,廟號製度事關重大,先帝的確是有大功,但上廟號是不是有些不妥?
  在漢朝時,隻有漢太祖、漢仁宗、漢太宗、漢高宗、漢中宗、漢世祖這六個廟號,除了漢仁宗之外,另外五人都是能夠競爭古之聖王的君王。
  我大魏,是不是……”
  他說話還是比較委婉的,沒有直接說曹髦不配,況且就連曹操都沒有廟號,曹髦怎麼可能得到廟號這是眾人普遍的心理。
  曹承嗣內心中一陣嘲諷,這些人腦子完全轉不過來,什麼傳統,那有什麼用,隻有利用這些規則的人才能夠得到更多。
  他肅然道:“諸位,漢朝的君王的確是有大功德,但我魏國的君王並不比漢朝差,諸位不可厚彼薄此,如今之世,誰能比先帝更有資格取得廟號呢?”
  這問題問的就讓人很難回答,難道他們還真的能找到一個外國的君王去說,比曹髦更強嗎?
  曹承嗣環視一周後說道:“看來諸位同僚都是認可本公之言的,本公就知道,先帝乃是天縱之姿,得到一個廟號,豈不是輕而易舉。”
  曹承嗣實在是過於離譜,有些要臉的士人受不了了,直接出列大聲問道:“左將軍,下臣有一言想要問,就連武皇帝和文皇帝以及明皇帝都沒有廟號,難道您認為先帝得到廟號是合適的嗎?
  武皇帝開創魏國都沒有得到廟號,後世子孫又有什麼資格能夠得到廟號呢?”
  殿中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的點點頭,是啊,說的對啊,就連打下現在魏國基業的武皇帝都沒有廟號,文皇帝也沒有廟號,曹髦有什麼資格,就連天下都沒有一統,上廟號實在是丟人。
  曹承嗣卻不這麼覺得,曹髦會不會被笑,他不在意,但這能表現出自己對曹髦的忠誠,這就足夠了,這麼好的東西他都給曹髦上了,誰還能說自己對曹髦不忠心。
  如果不是謚號這東西給姬昭看,曹承嗣還有一點點敬畏之心,當然也是因為魏國其他人也有敬畏之心,不讓曹承嗣亂搞,曹承嗣一定給曹髦選一個上好的謚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聽到士人的問話,曹承嗣仿佛恍然大悟的說道:“這是本公的疏忽啊,隻想到了給剛剛崩逝的先帝上廟號,卻忘記了列祖列宗也是可以追封的,本公認為應當給武皇帝上太祖廟號,給文皇帝上太宗廟號,給明皇帝上高宗廟號,有了這些廟號,想必列祖列宗在九天之上也能夠顯耀起來,這是作為子孫的一些孝心。”
  靜!
  殿中又是一片寂靜,曹承嗣是故意的,誰都能看的出來,他又不是個傻子,怎麼可能聽不出來這話中的意思,他早就準備著給曹操他們都一起發廟號,他就是故意等一個人提出來。
  剛才說話的士人隻覺搖搖欲墜,他臉漲得通紅,幾乎就要被曹承嗣氣的暈倒在地,以前沒發現曹承嗣是個這麼無恥的人,現在才發覺他的本性,但已經有些晚了,而且說一千道一萬,曹承嗣這真的算是孝心,無論如何給先祖加死後哀榮也不能算是不妥之事。
  眼見這麼下去就真的要讓曹承嗣做成了,又有人出列說道:“左將軍,廟號所啟用的商朝和漢朝,對廟號的授予都非常重視,如果我朝這麼輕易的授予,難道不會成為天下的笑柄嗎?
  而且左將軍就不擔心洛神的怪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