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以後,小書達看了會兒書便早早的上了床。 所謂巡視,可不一定是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的俯視著平頭百姓們。 這樣難以做到真正的了解百姓生活。 李莊主以前也不是沒外出巡視過,想要做好治理,深入百姓,了解民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 古代幾乎各個朝代都有禦史大夫,所謂“禦史出遊,若不動山搖。”表達的便是古代禦史外出代替皇上巡查。 以李莊主之前的作風,必然是徒步行走,頂多在部分路程上坐馬車以代步。 一頭紅頭彩羽大公雞飛上枝頭放開嗓子賣力的嚎叫著。 一縷陽光自東方飄來。 李書達早早起床,穿好衣服,疊了被子又被李大米叫去吃了早食。 今日早食吃粽子,用粽葉包著糯米 其中有些是肉粽子,包著塊五花肉,放到蒸鍋裡那麼一蒸,米粒裡即包含著粽葉的清香和又帶著五花肉的肉香,咬一口讓人嘴角留香,一點也不膩。 還有些包著個蜜棗,這蜜棗是以大青棗為原料做的,配以蜂蜜,再用各種手法炮製而出,放在蒸鍋裡一蒸,蜂蜜和青棗的甜蜜滲透到米粒中,甜進人心頭裡。 又配著些個鹹鴨蛋和米湯,吃的李書達捧著肚子說吃不下了。 吃罷飯,李書達就回了房間中邊看書,邊等著李江來找他。 “伯父,伯母,我來找書達!” 外麵米店裡傳來李江的聲音。 “嗷,小書達還在房間裡看書呢,你先坐會兒,我給你叫過來。”蘇紅微笑著走向後院。 李江的話也傳到了後院,小書達帶著個布包便出了門,剛剛遇到進來內院找他的蘇紅。 “娘,我聽見李江的聲音便出來了。”李書達解釋著。 “行,你去吧。” 蘇紅點頭說道。 李書達和蘇紅一起走去外麵米店裡。 幾人又互相攀談了幾句,李書達便隨著李江去了他家。 不過一會兒,二人便到了李江家。 隻見李江家,也就是李家莊莊主家門口紅磚朱門,匾上有字:李家。 進了大門,便是一處院子,院中有假山,有異植,有小塘,放著幾尾肥肥的大鯉魚,整體來說造型工整,甚是好看。 李書達、李江二人一進門,看見李江正帶著幾個下屬準備出門了。 “嗬嗬嗬,小書達來了,昨夜便聽江兒說你要來。” 李河見了李書達,捋著胡子笑嗬嗬的說道。 “年輕人,就要多出來走在,見見世麵,書本要學,但也要往外看看。”李河對著他們二人告誡道。 “嘿嘿,伯父,我不正是想來看看外麵,才跟您出來的嗎?”李書達也不怕生,沒有因為他莊主的身份而緊張。 李河作為莊主,從不暴力百姓,常融入百姓中,深得民心。 “哈哈哈哈哈……”聽得此言,眾人哈哈大笑。 “江兒,看看人家小書達,課業學的好,還有一顆聰慧的心吶。”李河看著李江說。 閑聊幾句,幾人便出門往私塾的反方向,向西走去。 一路聊天,李河和下屬們觀察,談論著路邊田野裡正種植水稻的百姓們。 路邊的百姓正彎腰插著稻秧,看到李河一行人的到來,紛紛抬起頭來打著招呼。 李河不時看到不忙的百姓還親切的上前攀談幾句。 問問今年水稻苗怎麼樣?水夠不夠?水堤修的怎樣?生活中有什麼不足?當地村長又怎麼樣?有沒有濫用職權的事?等等。 越過了這片田野便到了張寨,幾人進入張寨。 進入張寨,映入眼簾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牲畜,牛羊,雞鴨等等,有的像牛、羊就用繩子綁在木頭墩子上,有的雞鴨之類的乾脆放養,任其走動。 李書達和李江一同看著,眼中滿是好奇。 這張寨以畜牧業為主,大多每家都養著幾頭牲口。 李河等人找到正在喂羊的村長,在村長的帶領下了解了村子裡的情況。 “我們這裡養的牲口多了,牲口這拉一泡,那拉一泡,整得我們這裡都很臟,然後咱們村民們就挖了個糞坑,一有糞便就往裡倒,平常種點樹啥的就整點往根那裡一潑,樹長得又高又粗。” 村長耐心回答著李河的問題。 一行人又四處走動後便離開往張寨的東北方向,也就是李家莊的北邊去了。 又跨越了一片田野,到了一處村莊,正是李書達母親蘇紅的娘家蘇升村。 小書達便準備去其姥爺家看看,眾人聽說,便張羅著跟起一起同去。 畢竟既然都要看看,那去誰家都一樣。 日上正午,李書達姥爺看眾人還沒吃飯便要強行留大家一起吃飯,眾人本要推辭,但耐不住書達姥爺熱情,硬拽著大家不讓走,便留下吃了個飯。 這飯並沒有太過豐盛,但也談不上寒酸。 書達姥爺拿出自家曬的紅薯片混著大米煮成粥,粥中冒著熱氣,曬乾的紅薯片也不像烤紅薯一樣柔軟,反而硬硬的,帶著幾絲甜,散在口中,一片清香。 光是粥多少還是少了點東西,姥爺又拿出了各種菜招待大家。 眾人帶著自己帶的乾糧,混著飯菜,到也吃的舒爽。 本來眾人是打算吃自己帶的乾糧混著點水就湊合著吃個午飯的,但有了姥爺的招待,讓眾人很是滿足了。 即使某種意義上,李河一行人作為官吏,平常吃的會好一些,但對這些食物也沒有什麼嫌棄,畢竟李河作為莊主,平常雖說算不上廉潔。 畢竟作為莊主,賺點錢的方法還是有的,但他的原則就是不魚肉百姓,可以賺錢,但路子要對。 吃罷了飯,眾人又補充了牛皮水袋裡的水,在村子裡轉了轉,便向其他地方趕去。 待眾人走後,書達姥爺收拾著桌子,幾顆碎銀便在一處碗下放著…… “哎,蘇老頭,這麼著急忙慌的乾啥去?” “正巧,你看沒看見莊主那一行人啊,我正找他們呢?”書達姥爺緊忙對著那人說道。 “嘿,巧了,他們剛剛走出村子去了,我還遇到他們了,莊主還問我今年牛養的怎麼樣呢。”那路人一臉驕傲,仿佛被莊主問了是什麼很光榮的事一樣。 “哎呀,怎麼走了啊!”蘇老頭後悔的直拍大腿。 “倒是這麼了,讓你這麼著急,莊主偷你家東西了?”那人好奇問道。 “嗬,東西倒是沒偷,還留下了點東西。” 蘇老頭將手一攤,那幾顆碎銀正躺下其中,肉眼可見的還有緊張出的微微幾絲汗水。 蘇老頭將發生的事一講,引得兩人暗暗贊嘆。 這時,眾人已經坐上了去下一個地方的馬車。 這馬車是正好順路跟他們去下一個地方的,眾人便坐了上去。 下一個地方位於蘇升村的東北方,李家莊的正東方,跟私塾“雅舍”是一個方向,但比私塾還要遠不少。 這一路,眾人花了不少時間才到下一個地方,名為蕭家店,村中眾人均姓蕭,大多孩子也在“雅舍”上學,故而與李書達、李河是同窗。 見李河等人到來,村長急忙來迎接。 同樣,眾孩子見李江和李書達到來都跑了過來,詢問,玩耍了起來。 征得李河等大人同意後,幾個小孩子便跑了出去,不知道去哪裡玩耍了。 太陽即將掛到樹梢之時,李書達、李江二人便自覺回來了,隨著眾大人一起離去。 今日正巧滿月,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中,散發出柔和的微微亮光,好似千百顆蠟燭散發的光芒一般,照的歸去的大地上一片清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民間對此俗稱月明地。 幾顆星星點綴在黑幕上,顯的意外耀眼。 “小書達、江兒,來,我問問你們,你們今天一整天都看到了什麼?”也許是一時興起,李河對兩人詢問道。 旁邊隨行眾人也將目光投去,想聽聽二人的回答。 二人聽後,略微思考,李江先答道 “聖人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父親對百姓的親近,孩兒看在眼裡,百姓們對父親的感激,孩兒也看在眼裡,倘若你我對百姓太過苛責,今天我們絕不能收到百姓的熱情,長此以往,必然眾叛親離,難以長久。” 小胖墩李江胖乎乎的臉龐卻說出如此成熟的話。 “嗯,不錯,你看出來為父的治理之道。” 李河點頭肯定,對此言極為滿意。 “小書達,你呢?”李河又將目光轉向李書達。 “治理需要民心,但不能隻看民心,百姓多以自身利益為大,倘若對整體有利,對百姓無利,便需要其他方法了……” 書達講了許久自己的觀點,顯然也從中感悟到許多東西。 李河聽到也很認真,眼眸深深看著李書達。 “你二人說的都不錯,今天咱們這一夥可算是沒白來。”李河哈哈大笑,眾人也看著二人微微抬起嘴角。 眾人走在土路上談論著,為這黑夜更平添了幾分寂靜。 …… 回到李家莊已是深夜,忙碌一天的眾人趕忙回家。 洗漱過後,小書達躺在床上,回想著一天的事情,累的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