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怎麼是清晨了?” 李悟緩緩睜開眼,發現一縷晨曦的陽光透過窗子灑落在臉上,一聲雞鳴在耳邊響起。 自己左手還撐著下巴,右手上還拿著那本《南華經》,指尖還落在《逍遙遊》篇的最後一頁上。 自己看書,不知不覺間居然睡著了 “花非花,夢非夢,大夢一場空。” 李悟回想起那隻藍蝶,又長嘆一聲,起身將《南華經》放回原位,走出了藏經閣。 “呼~” 一條緩緩流淌的長河邊上,李悟將河中的清水裝滿壇子,便挑起擔子,大步邁開,朝著山上走去。 “嘩啦啦!” 沒多久,李悟就將最後兩壇子的水給挑回水房,倒進了缸中,完成了今日的雜務。 扭了扭脖子,李悟正要回自己的居所,耳畔突然想起了一道縹緲的聲音。 “李悟,你速來見我。” 菩提祖師要找我? 李悟挑了挑眉,自己拜入菩提祖師門下,除了菩提祖師登壇講道外,就沒有再見他。 跟遑論被祖師召見了。 沒有多作猶豫,李悟徑直來到了菩提祖師的靜室內。 “弟子拜見師父。” 李悟朝著端坐蒲團上的菩提祖師躬身施禮。 “李悟,你拜入我門下已有多久了。” 閉目養神的菩提祖師,此時半闔了眼睛,沉吟道。 “回稟師父,弟子入門三載了。” “如此,我也該傳道與你了。“ “多謝師父。” 李悟麵色一喜,正要道謝之時,菩提祖師卻是抬起了手掌。 “不過,我要問你些問題,看看你這三年聽講論道,看書閱經的成果究竟如何。”” “師父想問就問吧,弟子盡力回答。” 李悟也是光棍。 三年之期已到,最終考核來了。 菩提祖師睜開雙目,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開口問道,“我本想問你靈臺方寸山在哪裡?斜月三星洞在哪裡?菩提老祖又是誰?” “可想來,這三個問題對你而言並不算難,所以便換了個問題。” 聽到這裡,李悟臉上有些蚌埠住了。 這三個問題對於西遊記世界的大部分土著而言,的確有些難度。 但李悟不是土著。 他前世也看過相關的問題和回答,自然能回答一二。 “師父想問什麼盡管問吧。” “這樣吧。” 菩提祖師從袖中取出一本書冊,遞給李悟。 李悟雙手接過書冊,翻開一看,倒是有些意外。 是那許仲琳的《封神演義》。 最符合“玄幻小說”設定與設想的那本神魔小說。 從劇情到人物都是標準的“古代玄幻爽文”。 “此書想必你也知道,你且來點評那書中的玄門三聖。” “可是八景宮,玉虛宮和碧遊宮的那三位?” “正是。” 李悟有些意外。 居然要我點評話本小說裡的人物? 對於《封神演義》的幾位聖人,受洪荒流的影響,許多人早已形成了刻板印象。 無外乎太上腹黑,元始小氣,通天魯莽,準提無恥,女媧小心眼雲雲。 但實際上嘛…… 李悟低頭沉思,既然菩提祖師會拋出這麼個問題,想來也有他自己的用意。 自己應該好生斟酌一方。 靜室內靜悄悄的,沒有一絲一縷的聲響,安靜得落根針都能聽的到。。 李悟低頭沉思,冥思苦想。 菩提祖師闔著眼假寐,始終沒有出聲。 師徒二人始終一言不發,這般安靜氛圍持續了不知多久。 “如何,可是想好了嗎?” 菩提祖師拿起桌上的茶杯,晃了一下手中的茶杯,讓散發著沁香的淡青色茶水在茶杯的邊緣轉了一圈。 “要不你先回去。想好了,明日便來告訴我。” 李悟長舒了一口氣,仿佛做出什麼決定一般,朝菩提祖師一揖。 “太史公有雲:‘韓非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又雲:‘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故那韓非所學,看似刑名法術,其實皆本源於老君道德之意。” “故弟子以為,道有正反兩麵。” “以正麵觀之,就是清凈無為,以反麵觀之,就是機謀詭詐。老君能最終成為道門事實上的掌權人,歸根結底,還是兼通這正反兩麵。” 封神之戰,截教幾乎瓦解,闡教雖然獲勝,卻也沒占到多大便宜,在世間隻留下昆侖一脈和廣成子的崆峒一脈。 西方教是氣運有了,教徒也有了。可是老子你弄個多寶來,到底誰是教主? 又因元始和通天俱不掌教,老子成為了實際上的道門掌權人。 人族氣運也幾乎全歸了以老子為首的人道一方!!! 玄都大法師的原型是什麼? 鬼穀子! 道教中鬼穀子尊號為玄都仙長! 蘇秦張儀孫斌龐涓都出自鬼穀子門下,連尉繚子也是。 而得到老子傳承的函穀關令尹喜,開創了樓觀派,也就是後來的蜀山派。 還有老子的另一個弟子:大成至聖文宣王,姓孔名丘字仲尼。 這波簡直贏麻了。 “不錯。” 菩提祖師點點頭,示意李悟繼續。 “至於闡教的那位,秉性所限,於道之正麵一義,並不深研,但於反麵一義,卻能格外發揚光大。” “平心而論,元始謀略深遠,卻過於剛硬嚴厲。” 李悟說到這裡,感覺《封神演義》的闡教更偏向於職場的氛圍。 基層見領導需要恭恭敬敬,做什麼事情都要上報,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 那幫子中二網文讀者當然不喜歡這種人設了。 “繼續。” 菩提祖師嘴角不經意的一撇,對李悟的點評似乎挺滿意。 “至於截教的那位。” 李悟略作沉吟,又悠悠開口。 “端的是溫和誠懇,卻拘泥於君子之道。“ “通天行謙謙君子之道,講有教無類,不甚注重威儀,所以門下弟子大多敬而不畏。” “故截教道統覆滅,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說那位元始天尊的塑造類似高高在上的大領導,那麼通天教主的塑造更加類似家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還是關心小輩的家長。 故而整個截教更偏向於家庭的氛圍,甚至通天教主和弟子可以隨意聊天。 看上去挺和諧的吧? 然而號稱“萬仙來朝”的截教,門規鬆散得一塌糊塗,毫無約束力可言。 老師說的話徒弟們就當放屁,碧遊宮門口貼了告示不讓出山,結果徒弟們一個個私自出山,也不和老師打一聲招呼,說明一下什麼情況。 通天教主自己也隻知道成天窩在碧遊宮裡修道,啥事也不管,既不會查看徒弟們的考勤打卡記錄,也不關心封神大業的進度條到了哪裡了。 臨到出事,通天教主才後知後覺發現自己死了一堆徒弟。 這水平還不如猴子,連詩號都要抄猴子的。 反觀元始天尊手下的燃燈道人、十二金仙、還有薑子牙那幫三代弟子,都是嚴守門規,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一切都以大局為重,臨敵的時候團結一致,有事及時向老師匯報,都是絕對的好徒弟。 通天的徒弟和元始的徒弟就是完全反著來,不要太坑! 就這麼個一盤散沙,最後直接把老師拖下水的截教,硬是被洪荒流塑造成了上下一心、精誠團結、尊師重教、錚錚傲骨,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聖人守國門,教主死社稷。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待點評完畢,李悟又低頭道:“弟子拙見,如有錯處,還請師父指點。” “你答的很好。” 菩提祖師笑吟吟的看著李悟。 “那準提道人,你又覺得如何呢?”
第5章 期末考核:你來點評《封神演義》(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