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淮安對答(1 / 1)

一行人進了山陽縣城,隻見道路兩側都是商鋪,行人往來不絕。   “山陽縣,府城附郭,也是漕運總督駐地,後因與陜西山陽縣同名,於公元1914年更名為淮安縣。”腦海中的十萬個為什麼適時地介紹了一下。   “徐先生,我們山陽縣是府城附郭,漕運總督駐地,靠著這大運河,南來北往的商人都會在這淮安府交易,所以城裡還是很繁華的。”徐文一邊介紹著淮安府,自己也一邊東張西望,畢竟明末的淮安府山陽縣,他也沒真正見過。   徐霞客聽著介紹,也肯定地說道:“運河兩岸的名城,首推淮安府和揚州府,這淮安府城的繁花,確實名不虛傳。”   “老身看著這滿街行人,遍地商鋪,比我們江陰要繁花不少啊,便是跟蘇州府相比,也不遜色許多。”老夫人坐著轎子也在看著,這輩子第一次出遊,雖然年紀大了,精力不如年輕人,但是初次出遊的新奇感,跟年紀無關。   “若說繁花,蘇州肯定是更勝一籌,若說水陸交通便利,那淮安則更勝一籌,南直隸這幾個府,比起我去過的其他地方,都是要繁華許多的,最近幾年年年都有天災,遍地餓殍的場麵到處都是,但是南直隸卻所見不多。”徐霞客一邊回復著母親的話,一邊隱晦地感慨著大明如今不太好的局麵。   “我爹當年在關外當兵,說到了冬天,不管是大明這還是老奴那,都會有凍死餓死的,還不少。”廖強抬著轎子,也參與了進來。   “廖叔以前是淮安府的衛所兵,被抽到關外當兵,後來熊廷弼熊大帥兵敗,廖叔那時候受了傷,跟著敗軍退回了關內,衛所嫌棄廖叔隻剩一隻手拉不開弓舉不了盾,就讓他到淮陰驛當了鋪兵。”徐文替廖強補充著他爹的背景。   “天災不斷,老奴做大,時不時還有造反的亂民,國家處處要用兵,處處要錢糧,這裡頭大半都落在了南直隸的頭上,如此局麵,淮安府依然有此等繁華,屬實不易。”徐霞客一邊如傳統文人一樣為國家擔憂,一邊又隱隱在抱怨大明對南直隸搜刮過甚。   “這老天不作美,處處有災害,活不下去了,可不就會起來造反麼,就說我們這淮安驛,明明靠著運河,南來北往如此多商賈貴人,結果淮安驛年年虧空,我們驛站一年到頭就沒幾次能發足糧晌的,好在靠著大運河,兄弟夥能去河上做工補貼家用,混個肚飽,天下這麼多驛站,那些不靠運河的驛站不知道要怎麼活呢。”徐鬆打開了話匣子,抱怨著大明低級公務員的欠薪問題。   “廖叔今天就是去碼頭扛包了,所以由廖強來給老夫人抬轎子。”徐文適時地再次補充了一下。   徐霞客聽到這,也跟著抱怨了起來:“豈止是你們驛站難熬,我徐家書香門第,一樣要受盤剝,年年催稅,稅額越來越高,誰要敢欠糧,東廠的番子就敢上門喝茶,打發番子又得一筆銀錢,但是這錢糧越交越多,早晚有一天,殷實人家也要破產。”   大明內外交困,已經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的了。   太陽日漸升高,一行人走走停停,時不時地進到街邊店鋪裡看看。   臨近中午,一行人找了個酒樓,徐霞客扶著老夫人坐下,徐鬆徐文父子二人以及廖強邊上站著。   徐霞客對徐文問道:“不知這酒樓裡有什麼可吃的,你們都是本地人,給我介紹一下吧。”   聽到這話,徐文又開始表現神童特質了,張嘴就說道:“我們淮陰驛,要迎接南來北往的客人,口味寬泛,菜式眾多。這酒樓主要是本地人來吃,更加迎合本地口味,像是軟兜長魚,選用最鮮嫩的長魚脊肉,軟滑香嫩,老夫人吃起來也毫不費力。還有白炮蝦仁,用洪澤湖裡的白條蝦炮製在薑汁裡,吃時廚子猛火急炒,蝦仁晶瑩爽嫩,可口非常,且白蝦容易死,除了淮安府,別處想吃都吃不到。還有雞糕,用雞胸肉和肥豬肉打成泥,再蒸熟,晶瑩潔白,如同糕點。還有我們淮安的蒲菜,潔白如玉,爽脆清甜,吃起來最是解膩。飯後再要一壺茶,點份茶饊,消失去油剛剛好。”   聽到這,徐霞客便叫來小二,按照徐文介紹的菜挨個點上,又要了一壺黃酒。   點完了菜,徐霞客聊性不減,繼續說道:“徐小哥兒非出身富貴,怎的對這酒樓菜式如此熟悉?”   徐文回到:“我們淮陰驛迎來送往,多有權貴,我自小就在驛站長大,見的不少。負責廚房的謝師傅也是代代相傳的廚藝,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便能了解這淮安府都有哪些菜式,全驛站的孩子都想著跟謝師傅學上幾手,能拜師最好,也算有門手藝,拜不了師,也算長長見識。”   “昨日我嘗了驛站的菜式,確實水準很高。”徐霞客對淮陰驛的謝師傅給了充分的尊重。   “昨日的菜老身也喜歡得很,徐小哥兒推薦的菜,錯不了。”邊上老夫人適時地捧了一把,“想必今日徐小哥兒推薦的菜也不會讓老身失望。”   不一會,酒樓的菜便上齊了,雖然徐霞客平時和氣,但是階級不同,兩邊是不可能在一張桌上吃飯的。但是老夫人雖然興致很高,畢竟年歲大了,上來的菜每樣吃兩口就飽了,徐霞客一個人也吃不了這許多菜,所以每樣菜吃了幾口,便讓小二把菜傳給徐文廖強徐鬆這桌,這讓本來能吃個飽飯便滿足三人得以吃點高級貨色。徐霞客則陪著母親一邊喝茶一邊吃著茶饊。   “徐小哥兒,這淮安府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啊,老身難得出來一趟,要是能去看看的話,就多看看。”老夫人一邊品茶一邊閑聊,絲毫沒有名門望族老夫人的架子,堪稱和藹可親。   “我們淮安府要說景點,最出名的就是淮安八景,分別是枚裡晴波、臨淮古渡、缽池山色、觀音巖、濯清漣、曲江樓、洪澤湖、盱眙山,這其中枚裡晴波、臨淮古渡、缽池山色、曲江樓離山陽縣不遠,其他幾個地方就都在別的縣了。”徐文一邊吃著飯,一邊回著老夫人的話。   “那咱們接下來幾天就先把山陽縣附近的名聲看一看。”老夫人對旅遊已經做了規劃。   “成,咱們今天先把山陽縣城逛完,明天開始遊覽景點,到時候還是麻煩徐小哥兒帶路。”徐霞客對母親的旅遊規劃又做了詳細的補充。   “徐先生,明日我還得去驛站乾活,到時候會換個人來給老夫人抬轎,徐文繼續給您做向導,廖強繼續抬轎子,您看成嗎?”徐鬆還惦記著扛包補貼家用,接觸下來發現徐霞客很是靠譜,便想明日繼續回去乾活。   “徐賢侄你盡管去乾活,莫耽誤了正事”,老夫人和氣得很,“老身年歲大了,腿腳不靈便,但也不能耽擱你驛站的活,如果明日驛站有人來抬轎子也可,沒有的話,我就讓弘祖去雇頂轎子,不礙事的。”   “驛站裡不當差的人總是有的,明日自然會給老夫人安排上,莫說雇轎子的話,我們淮陰驛還是不缺人手的。”徐文人小鬼大,老夫人見了愈發歡喜。   “如此,接下來幾日行程便這麼定了,到時候還得繼續勞煩徐小哥兒,廖小哥兒。”徐霞客一錘定音,話說的客氣,但是名門貴胄習慣性指使人乾活,也是絲毫不改。   “不勞煩,我跟著徐先生抬轎子,吃的比在驛站裡還好呢。”廖強這傻大個就惦記著這頓飯了,隻要吃得好,多重的轎子他也敢抬,更何況就一個老太太。   “哈哈哈,”老太太聽到廖強這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禁笑出了聲:“廖小哥兒實誠人,喜歡吃你就多吃點,老身年歲大了,喜歡看孩子們吃得飽飽的。”   聽著這話,廖強傻嗬嗬地憨笑著,手上筷子倒是不耽誤,該吃吃該喝喝。   ....   一會兒功夫,眾人吃完了飯,又從酒樓裡出來,繼續在這淮安府城山陽縣裡閑逛。   這期間,徐霞客還順道給淮安府,漕運總督府遞了拜帖,約定了時間來拜會兩位當地大佬。   傍晚時分,眾人又回到了淮陰驛,楊驛丞已經備好了酒菜,邀請徐霞客一起吃酒,老夫人則表示自己一天遊玩下來,疲乏了,讓人把晚餐送到客房去。   徐鬆徐文父子二人送完徐霞客母子,則回家吃飯。   “爹,你說這徐霞客徐先生是何許人啊,似乎也不是大官,結果楊驛丞當他是貴賓,漕運總督府和淮安府也收他的拜帖。”徐文明知故問。   “這我哪裡曉得,這淮陰驛往來的達官貴人多的是,也許是哪位貴人的親友吧,總之肯定也是貴人。”徐鬆對此一副無所謂的態度,淮陰驛往來的貴人多了,見怪不怪。   這年頭能走出本縣的就算有見識,能帶老母到處旅遊的,那絕對是大戶人家,更何況小智說得明明白白,徐霞客家是江陰巨富。一想到這,即將徹底斷了收入來源的驛卒之子徐文心裡就想趁機抓住徐霞客這根線,畢竟小智裡的科技再牛,想要落地,也離不開天使投資啊,靠驛卒那三瓜兩棗,這輩子別想搞出什麼產業來,更何況三瓜兩棗也隻剩4年可拿了,崇禎一上臺,收入立馬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