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今天是國際時局分析會,那我們講完了陳國,再講講楚國和晉國吧。 首先必須要說的是,此時的中原第一強國,貌似不再是晉國,而是楚國了。 因為晉楚兩國於公元前597年夏爆發了著名的泌地之戰,這場戰役最終是楚軍大敗晉軍。 戰役的起因就是楚莊王強勢北上,先是兵圍剛剛又投靠了晉國的鄭國,晉國立即出兵來救鄭國。 結果,楚軍強勢攻擊下,鄭國抵擋不了,無奈再次向楚軍投降。 但晉軍已經出動了,楚晉兩軍就在泌水邊展開大戰。 由於晉軍內部將帥意見不一,使楚軍有了可乘之機,最後楚軍發起猛攻,晉軍大敗。 過了兩年,即公元前595年,楚國再次北上。 這次是攻擊晉國鐵桿盟友宋國,先是滅了宋國附庸蕭國,再是兵圍宋國。 晉國剛敗,無力來救宋國,結果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圍得團團轉。 看來,宋國也是要被打殘了的,最終的結果貌似除了向楚國投降外沒有其他出路。 那晉國怎麼沒來救? 此時的晉國正應付戎狄武裝的入侵呢。甚至,連秦國也趁晉國虛弱,出兵侵占晉國地盤。 也就是說,此時的春秋江湖,楚國勢不可擋,晉國根本無力顧及中原列國諸侯的死活。 那魯國就沒有半點表示嗎?魯國是不是得向楚國示示好了呢? 季孫行父還在猶豫,但卿大夫仲孫蔑坐不住了。 仲孫蔑求見魯宣公,對魯宣公道:“主公,臣聽說,小國如果不希望得罪大國,那國君就應該經常派出卿大夫聘問,國君還要親自朝見。 這些工作應該在平時裡要做好,不能等到大國發怒了,再臨時抱佛腳想著去賄賂大國,那肯定來不及。 主公,楚軍勢大,如今宋國被包圍。一旦楚國收服了宋國,接下來他們會向哪裡進發呢?難道主公還可以高枕無憂嗎?” 魯宣公聽著汗差點來了,仲孫蔑說得對,虧自己還在嘲笑陳國的事。 無論是晉國還是楚國,自己小小的魯國哪裡惹得起? 晉楚城濮之戰前,魯國是楚國的盟國,結果在城濮之戰時,魯國臨陣投靠了晉國,給楚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相信楚國佬一定是記著這事的,畢竟城濮之戰後三十多年來,楚國因戰敗將整個中原拱手讓給了晉國,成就了晉國中原列國諸侯聯盟盟主的霸業。 現在,楚國強勢崛起,晉國卻貌似虛弱得很,那還不趕緊向楚國示好? 好在這些年過來,魯國雖然不敢公然表示投靠楚國,但暗搓搓與楚國有著一定的聯係。 在楚國的眼裡,魯國還算是乖巧的。 那就將這個乖巧表現得徹底一些吧。 趁楚軍還在圍攻宋國,魯宣公命令公孫歸父代表魯國赴楚營求見楚莊王。 當然,這個求見,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就是帶去了大把的財物。 用現在的話講,叫勞軍。 楚莊王當然很開心,他笑納了魯國送來的財物。 對魯國,楚莊王也不想得罪,作為大周王朝傳統的重要宗邦諸侯,楚莊王希望不戰而屈之。 如今魯國主動來示好,那中原諸侯,豈不是又多了一個魯國小兄弟? 魯宣公也很高興,因為公孫歸父出差回來,將相關情況向魯宣公作了匯報,都是好消息。 什麼楚王非常看重魯國,宋國估計是守不住等等。 嗯,看來,寡人又賭對了一次。 魯宣公想著,他想起當年城濮大戰前,先君魯僖公就是這樣賭了一把。 當時魯僖公賭楚軍要敗,所以搞了一連串的花哨動作,甚至不惜犧牲了一直在前線作戰的大將,直接向晉國示好。 最後魯僖公賭對了,城濮大戰,晉國取得了勝利。 而那次大戰始作俑者之一的魯國,本是楚國盟友,結果在戰後非但沒有得到任何來自晉國的懲罰,反而獲得了重大獎賞,那就是分得了曹國的濟西之地。 現在,魯宣公賭的是楚軍將要大敗宋軍,而晉軍無力來援。 那自己向楚王示好,肯定不會有錯。 公孫歸父也很高興,他又為魯國立了一功。 很不高興的,是季孫行父。 按理,象這種重要的外交活動,既然是同為卿大夫的仲孫蔑提出,那就應該由仲孫蔑去落實。 或者,你國君完全可以考慮一下大國國君的感受,派自己這個執政上卿去,也是合情合理並合禮的。 結果你國君又搞一個不公平出來,居然派公孫歸父去出了這趟肥差。 季孫行父看得很清楚,國君一直在排擠著季氏、叔氏和孟氏這三大家族,一直重用東門氏家族,把東門氏家族看成是公室的重要倚重力量。 一旦公孫歸父的勢力強大起來,那季氏、孟氏、叔氏這三大家族極有可能會成為砧板上的肉。 遲早要收拾你東門氏! 季孫行父內心一直在想著,仲孫蔑也這樣想著。 隻有叔氏家族宗主叔孫僑如,貌似從來沒想過。 三桓勢力必須團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為現在公室的力量越來越強,遲早會有一天要向三大家族開刀。 自己作為叔氏家族宗主,應該好好履行作為宗主的主體責任,為整個家族的發揚光大奉獻自己的才能。 叔孫僑如當然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但此時的他在整個魯國政壇上僅僅是配角。 他掀起的魯國春秋風雲當然也不得了的,但那主要是後來的事。 現在我們還是讓他呆在家裡,繼續著自己的奢靡生活吧。 哦,對了,這裡提一句,叔孫僑如作風不檢點,總愛尋花問柳,生活非常奢靡。 所以他的親兄弟叔孫豹非常看不慣,乾脆離開了家,離開了魯國,去齊國謀生去了。 在對待晉國與楚國的態度上,雖然仲孫蔑提出要主動向楚國示好,那也是楚國兵鋒已到魯國附近的宋國之故。 但在季孫行父看來,晉國始終是強大的諸侯,而且與魯國一樣,都是姬姓諸侯。 再說,雖然晉國在泌地一戰中被楚國打敗,但根本無傷元氣。 相反,泌地之戰後,晉國連續擊敗了北狄武裝的進犯,伐滅了赤狄璐戎,又擊退了西線秦軍的進犯。 隨後,晉國又連續覲見天子周定王,得到了天子的勉勵。 看來,晉國根本沒有將中原諸侯拱手相讓給楚國的半點意思。 果然,公元前592年,晉國就準備召集諸侯盟會了。 這一次,晉國派出了中軍佐郤克出使列國諸侯。 魯國能有什麼話? 魯宣公很客氣地接待了郤克,然後就等著晉國的最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