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季孫宿立魯昭公(1 / 1)

公元前542年6月28日,魯國國君魯襄公去世。   由於魯襄公是不正常死亡,而且是正當壯年去世,所以當時魯國根本沒有立世子。   魯國非但沒有立世子,魯襄公甚至還沒有嫡子!   是魯襄公不夠努力嗎?   不,魯襄公沒有嫡子的原因,是魯襄公根本沒有立夫人!   活了33歲,活出個傀儡模樣。   魯國的公卿大夫們,甚至都不為自己的國君張羅一門象樣的親事。   魯襄公的一生,是夠憋屈的。   魯襄公及冠是提前的,當時僅僅12歲。   而且還是在當時諸侯聯盟盟主晉悼公的過問下,魯國卿大夫才勉強為魯襄公及冠,算是允許魯襄公親政了。   可以相信的是,剛及冠親政的魯襄公是不可能娶妻的。   但當他十七八歲甚至二十多歲時,怎麼還不立夫人呢?   這個問題就出在魯國三桓尤其是執掌魯國內部事務的季氏頭上。   我們說過,自魯桓公以來,每一代國君,魯桓公、魯莊公、魯僖公、魯文公、魯宣公,整整五代魯國國君,都選擇了與齊國聯姻。   與齊國聯姻是符合魯國國家利益的,強大的齊國可以成為魯國的依靠,而且可以有效化解齊魯矛盾。   但是,也正因為與齊聯姻,使魯國公室有了強大的外部依靠,這不符合在魯襄公時代真正全麵掌握魯國政權的三桓利益!   但魯襄公三歲時幼年即位,十二歲時少年親政,再過幾年就是小夥子了,再怎麼樣,魯襄公也畢竟是一國之君,總得要有女人吧?   這個沒問題,季氏就給出你國君的女人即可。   具體便是找幾個鄰近的小國諸侯的公族女子,但她們都不是夫人,隻能是魯襄公的嬪妾。   春秋相關史料從來沒有記錄魯襄公迎娶夫人這種重大事件,而且由於娶來的嬪妾由於母國地位實在過於低下,連春秋史料都不屑記錄。   一直沒有立夫人,這就注定了魯襄公一直沒有嫡子。   沒有嫡子就意味著不能立世子,這也就意味著魯襄公以後的國君之位,隻能從庶子中產生。   這也就意味著,魯國三桓可以更加方便地控製著魯國公室!   魯襄公的嬪妾應該有好幾個,至少庶子是有好幾個的。   如今魯襄公去世了,國不可一日無君,那立誰為國君就成了魯國卿大夫們重點考慮的國家大事了。   魯國卿大夫們,現在是哪些人?   執政上卿,即魯國正卿,從原來的一位叔孫豹,現在變成了兩位,即大司徒季孫宿和大司馬叔孫豹。這意味著,家大業大的季孫宿,終於成了魯國正卿。   剩下兩位卿大夫分別為大司空仲孫羯和大司士子叔弓。其中子叔弓代表魯國公室,爺爺是子叔嬰齊,父親是子叔老。   原本的大司寇是臧氏家族的,但臧孫紇被害流亡後,以歸還封邑、退出卿大夫序列為條件,總算保住了臧氏家族宗祠。此時的宗主為臧孫為。   曾經的魯國賢臣臧孫紇後來老死於齊國,死後獲謚號武,人稱臧武仲。   在卿級班子中,子叔弓絕對不是決策者,而是三桓決策後的執行者。   反正今後魯國是三桓的天下,新君立誰,當然是三桓的事。而三桓的最終拍板權,當然是實力最強大的季氏家族宗主季孫宿。   季孫宿早就有了人選。   早在魯襄公病重時,季孫宿就高調地將公子野帶到自己家裡。   公子野,魯襄公其中一個叫敬媿的嬪妾所生之子。   季孫宿此舉,就是給所有魯國人一個明確的信號:公子野將是未來的魯國國君。   敬媿是來自胡國的公族女子,胡國是一個弱小得根本不起眼的東夷小國。   我們在講鄭國時,已經把胡國給講死了,因為鄭莊公滅了胡國。   但那個胡國可能是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胡國,與這個媿姓胡國不是同一個。   與魯國聯姻的這個胡國,是媿姓胡國。   春秋時期,諸侯國名真的很復雜,單說胡國吧,有出現在鄭莊公時代的姬姓胡國,也有出現在魯襄公時代的媿姓胡國。   後來,還有一個出現在楚昭王時代的南方胡國。   這些我們暫時不去探究了,至少諸侯國被滅再復國的情況在春秋是普遍存在的。   但能夠與最講禮儀的魯國聯姻,根據同姓不婚的原則,相信這個胡國不可能是被滅掉的那個姬姓胡國又活了過來,而是另外一個東夷小國,媿姓。   那就好好培訓公子野吧。   當魯襄公去世的消息傳來時,季孫宿要求公子野必須將對父親的孝心表現的淋漓盡致,向魯國人展示作為兒子的哀傷。   具體表現形式就是哭,哭他個天昏地暗。   公子野很聽話,於是在魯襄公的喪禮中,公子野哭得很傷心。   這個哭實在無法用文字表達,反正最後哭到後來,達到了高潮:直接哭死了!   這下把季孫宿給氣得不行,後世有人說恨鐵不成鋼,估計就是這樣吧。   叔孫豹一看,你季孫宿選擇的未來國君翹辮子了,自己也是執政上卿,趕快推薦一個吧。   在政壇上,誰提議的人選最終當上了國君,這個好處大了去了。   誰知季孫宿根本不給叔孫豹任何機會,公子野的屍體還沒冷透,他就宣布立公子裯為國君。   公子禂,敬媿妹妹齊媿的兒子。   看來,當時季孫宿給魯襄公找了一對姐妹花當嬪妾,姐姐是正式的,妹妹是媵女。   當然,無論是敬媿還是齊媿,當時都不是她倆的名字,敬和齊,是這對胡國公主的謚號。   叔孫豹當時就很不高興,你季孫宿選擇誰不好,非得選擇公子禂為國君?   當時,叔孫豹提出的反對意見是這樣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一樣年紀的,那就比較一下誰更賢能。   現在你無來由的立公子禂,這算幾個意思?   要知道,公子禂這個人實在不配當魯國國君!   大家看看啊,公子禂多大了啊?十九歲了,但還整日遊手好閑,貪玩成性,簡直可以用頑劣來形容之。   其他不說,剛換上的喪服,還不到一柱香工夫,就搞得臟兮兮的。   你們誰聽說過一天之內連換三身喪服的?   這還算是小事,大家看父親去世,做兒子的,理應悲傷哀哭。   但公子禂這小子卻居然臉上帶笑,仿佛死的不是他爹,根本沒有半點孝心。   你季孫宿居然讓這種不孝之子當國君,一定會出事。到時你別後悔,說不定你季氏家族就會因為他而攤上大事!   但季孫宿會聽叔孫豹嗎?   整個魯國三桓說了算,整個三桓季孫宿說了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季孫宿把手一揮:都不要吵了,就這樣定了!   季孫宿為何非得立來自胡國女人生的兒子?   原因太明顯了,因為季孫宿不希望今後魯國會有一個強大的外公家,如齊國、宋國、邾國等國的女人生的兒子,不好控製!   再說,公子禂居然是一個貪玩的家夥,這種人當國君,還不是傀儡中的戰鬥機?   叔孫豹雖然嘴巴上講你季孫宿立不孝子為國君,到頭來會害了你季氏家族,但內心的話他不敢說出口。   內心的話就是季孫宿為了一己私利,置國家利益不顧,那魯國衰敗的結果,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難道你季氏家族還能保全自己?   那三桓中還有一桓,即孟氏家族宗主仲孫羯的意見呢?   不要管他,他不會有意見了。   因為此時的仲孫羯自己已經生病纏身,比起自已的病來,國君算什麼?哪還管立國君這等屁事?   但仲孫羯自己也沒料到,他連自己都沒法管了!   公元前542年9月17日,孟氏家族宗主仲孫羯病逝。   仲孫羯就是於公元前549年陰謀策劃了魯國賢大夫臧孫紇冤案的罪魁禍首,僅僅擔任孟氏宗主七年就死了。   而且他死得真不是時候,因為此時的魯國正辦著國喪,魯襄公的喪事。   在國君的喪事麵前,你孟氏的喪事得靠邊站。   魯國的國喪,自魯襄公6月28日去世,到10月21日下葬,總算告了一個段落。   魯國,正式進入魯昭公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