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讓魯昭公等人在齊國呆一段時間,把關注點放回到魯國國內。 此時,魯國國內當然是亂翻了天。 執政上卿叔孫婼聽說都城曲阜巨變,就急急中斷邊境巡視,率軍回到了曲阜。 叔孫婼鐵青著臉回到叔府,卻見家臣們早在迎他回來,見叔孫婼回家,大家都跪下請罪。 叔氏家族司馬鬷戾連連磕頭請罪,泣淚道:“夫子不在,但情勢危急,臣隻想著季氏若亡,則叔氏亦可能不保,故擅自決定調集家兵幫助季氏。 如今國家鬧到這個地步,叔氏已然卷入其中,給夫子帶來憂傷,這是臣之大罪,請夫子重重責罰。隻是,家臣皆依臣之命令行事,請夫子饒恕他們。” 叔孫婼親手攙起鬷戾,命眾人皆起。 叔孫婼道:“此事罪不在司馬,隻怪婼不在家,讓司馬臨危做此等決策,實在難能可貴。 司馬忠心為叔氏家族,希望各位臣工都要如司馬一樣,忠心護家。 國君流亡在外,是婼這樣的執政大夫之過,婼無論如何要將國君迎回。 婼不在家時,望列為臣工如往常一樣幫助婼守住叔氏家族,婼不甚感激。” 叔孫婼幾乎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就匆匆去了季府。 季孫意如還在得意呢,得報說叔孫婼來了,立即換了副嘴臉,忙三步並作兩步,親自出府相迎。 叔孫婼進入季府,季孫意如直接行了一個大禮,一個叫稽顙的大禮,泣淚道:“夫子救救意如吧,如今意如真不知要怎麼辦了?” 叔孫婼見季孫意如居然行了稽顙之禮,也不由感動。 所謂稽顙之禮,是專用於喪事的大禮,一般意味著人逢大兇才行此禮。 叔孫婼當然很清楚季孫意如的意思,這是季孫意如在用這種方式向自己表示,自己居然將國君都逼到了國外,這是大逆不道,依禮將被嚴懲,甚至被殺頭。 自己都要死了,季氏家族要辦喪事了。 叔孫婼長嘆一聲,道:“夫子還知道鑄成大錯了啊?驅逐國君,讓夫子聞名天下,史書記載,誰還能幫上忙呢?” 季孫意如在內心將叔孫婼罵了無數遍,但嘴上卻道:“唯夫子能夠幫到意如了,如果可以讓意如重新侍奉國君,那是夫子對意如的再造之恩。 請夫子無論如何都要幫忙,把國君請回來,將從中調停意如與國君之間的矛盾。” 季孫意如的話講得非常懇切。當然,隻是叔孫婼感覺他很懇切而,其實在季孫意如心裡,他哪有什麼讓魯昭公回國之意? 魯昭公一回國,自己該怎麼辦?到魯昭公麵前負荊請罪? 算了吧。你叔孫婼是執政上卿,魯國被攪成這一團,你不出來擦屁股誰來擦? 但凡政壇人物,都是影帝級別的。 叔孫婼不是季孫意如肚裡的蟲子,他覺得季孫意如已經後悔了。既然如此,那就去齊國吧,直接請國君回來就是。 堂堂大周王朝宗邦諸侯,立國數百年來,何時發生過臣子驅逐國君的醜聞?而且,偏偏發生在自己擔任執政上卿之時。 於理於情,自己得擔當起這份迎國君回國的責任來。 就這樣,叔孫婼先是派人赴齊國見魯昭公,先行匯報自己將來見國君,商議請國君回國之事。 然後命人裝了數車財物,自己風塵仆仆趕往齊國麵見魯昭公。 但叔孫婼沒想到,自己這一趟齊國之行,差點要了自己的老命。 原來,魯昭公聽說叔孫婼來見自己,商議迎自己回國之事,非常激動,立即表示熱烈歡迎。 子家羈卻很謹慎,他命令不得將此事泄露出去,並作了安排。 叔孫婼來了,子家羈親自安排的接待,搞特工一樣,安排叔孫婼與魯昭公見麵。 叔孫婼對魯昭公道:“臣萬死,讓主公在外受苦,欲迎回主公,以贖臣之罪。” 魯昭公對叔孫婼一向有好感,雖然這次叔氏家族幫助季氏家族反對自己,但畢竟叔孫婼當時並不在場。 關於這一點,魯昭公一直很後悔,後悔自己不該將叔孫婼調離曲阜。 唉,也是自己太貪心了,總以為能夠搞定季氏,故不願叔孫婼出來阻攔自己。誰想正因為叔孫婼不在曲阜,叔氏家族的家臣自作主張幫助季氏,最後導致孟氏家族也倒向了季氏。 算了算了,過去的事就別再想了,越想越傷心。 魯昭公道:“事已至此,夫子勿需主動攬責了,這一切都是季氏的罪過。也不國內情況如何了,對了,季氏是什麼態度?” 叔孫婼道:“臣回曲阜後,當天就去見了季氏。季氏非常悔恨,對臣表示不應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季氏還懇求臣無論如何要迎主公回國,這樣他才安心。” 魯昭公聽後大悅,問:“那夫子打算如何安排?” 叔孫婼道:“臣來得急,對國內的情況還不是很了解。為防萬一,臣準備回國後,立即加強防衛,安定人心。待一切安排妥當,臣定當赴齊親迎主公回國。” 魯昭公大喜,君臣兩人就具體細節又作了交流。 突然,子家羈匆匆來報,說臧孫賜等人已經知道叔孫婼來見國君了,此時正聚集人馬,意欲對叔孫婼不利。 魯昭公這才想起臧孫賜等人搞盟誓之事。 原來,臧孫賜與眾臣的盟誓裡麵明確規定,國內的臣子們都是有罪的,陪伴國君流亡在外的才是忠君愛國人士,所以大家誰也不得與國內聯係。 大家都在神靈麵前盟誓了,此時得知叔孫婼前來聯係國君,在大家眼裡,叔孫婼當然是有罪的,而且是最大的罪人。 如果不是叔氏家族率先起兵幫助季氏,孟氏家族就一直會按兵不動。當時情況下,雖然強攻季府高臺有些困難,但隻要一輪輪攻打,遲早會攻陷高臺。 如今,大家流亡在齊國,至少還算活著。但如果國君與季氏講和,你國君倒是無所謂,但大家就慘了。憑季氏的權勢,大家還有活路嗎? 要回國,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滅了季氏! 臧孫賜作為臧氏家族宗主,魯國大夫,當然是有幾把刷子的。他早就統一了這些人的思想,將相關利弊給講透了。 所以,聽說叔孫婼來作調停,試圖在不滅季氏的情況下迎國君回國,那是將大家往絕路上逼。 那就黃了你叔孫婼的好事! 臧孫賜一聲吆喝,眾臣子都聚集了起來,拿著武器就來抓叔孫婼。 子家羈見形勢危急,以魯昭公名義下令封鎖魯昭公住處。 但凡誰敢未進國君允許,私自闖進者,一律處死。 叔孫婼沒想到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心急如焚。如今,自己也被困在了齊國,那還調停毛線啊? 臧孫賜等人見國君下了死命令,無奈退出。 但很快就有了新的對策,既然不能在國君這兒乾掉叔孫婼,那就在你叔孫婼回國的途中刺殺了他。 具體就是在叔孫婼回國的途中若乾處埋伏,一旦叔孫婼出現,就襲擊殺之。 臧孫賜等人已然到了窮兇極惡的地步,眾臣子中有一位叫左師展的大夫思來想去,最後認為臧孫賜等人之舉完全不利於國君,他偷偷將臧孫賜的計劃告訴了子家羈。 子家羈與魯昭公、叔孫婼一商議,最後決定繞遠道,經鑄邑回魯國。 就這樣,叔孫婼避開了臧孫賜等人的截殺,總算安全回了魯國。 去了一趟齊國見了魯昭公後的叔孫婼感覺事情異常復雜,關鍵是臧孫賜等人在阻撓國君回國。 看來,追隨國君在齊國的眾臣們顧慮重重,擔心回魯國後遭到打壓。 這也難怪,那就解決這個問題吧。讓季孫意如搞個盟誓,以安定臧孫賜等人的心。 如果臧孫賜等人還不答應,那就向齊國借道,出動魯軍迎接國君回來。 但叔孫婼還是太天真了,因為就這幾天,他突然發現魯國又變了樣子。 他滿以為季孫意如已有悔過之心,自己這才向國君匯報魯國這一邊沒有問題了。 誰知季孫意如趁著這幾天,不但強勢打壓了原來對國君忠心的一些士大夫家族,態度也完全變了樣! 看看季孫意如現在是怎樣一副腔調:“魯國,本來便是那個人的魯國,那個人想要回國,誰敢阻止? 但是,那個人居然敢不顧列祖列宗恥辱,主動拋棄君位,現在厚著臉想要回國,那就自己回來就是! 這大周王朝天下,還沒有哪個臣子非得要到別的國家去逼迫國君回國的道理!” 啊?你季孫意如原來一直在玩老夫啊! 幾天前,你還搞什麼稽顙之禮,懇求老夫將國君迎回來。一旦國君回來,你季孫意如就將辭去卿大夫之職,回到封邑養老什麼的。 現在怎麼變這個態度了? 叔孫婼又氣又急。 但如今的魯國,季孫意如權勢熏天,自己雖然貴為執政上卿,但在季孫意如眼裡,根本不將自己當一回事了。 很顯然,就這幾天,季孫意如已經作好了一切準備,一切不迎國君回國的準備! 叔孫婼頓時感到天地旋轉,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跌跌撞撞離開季府。 回到叔府,叔孫婼就感覺渾身乏力,隻好臥床休息。 過了幾天,躺在床上有氣無力的叔孫婼將祝宗召來,命令他向上天祈禱,請上天懲罰自己,讓自己早日去死。 是的,叔孫婼失望了,他對整個魯國失望了。 在自己執政魯國期間,居然發生了大臣驅逐國君這樣的事。 而且,自己本有機會改變這個結局,當時他帶著魯軍趕回曲阜時,完全可以以雷霆手段控製整個曲阜,將季孫意如、仲孫何忌等人給逮捕起來,再堂而皇之將國君迎回來。 但自己居然以婦人之仁,錯失了迎國君回來的良機。 自己還傻乎乎跑到國君麵前傳遞虛假信息,季孫意如正是抓住了自己不在曲阜的時機,以雷霆手段全麵控製了國家。 魯國,從此無寧日矣。 恨啊,恨季氏!無信無義,無法無天,無禮無德! 恨啊,恨自己!作為執政上卿,魯國重臣,對國家、國君陷入此等危難卻無難為力! 叔孫婼萬念俱灰,憂傷不已。 何以解憂,唯有一死! 公元前517年10月11日,每天祈禱自己早點死的叔孫婼,在經歷了整整七天的自責自怨後,終於去世了。 叔孫婼的離世,是魯昭公的悲哀。 因為這意味著魯昭公再也沒有和季孫意如調解的機會了! 從此,魯國就進入一個有國君但不在國內的奇怪政局。 這樣的政局,對季孫意如來講實在是舒服了,因為自己完全可以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