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瓦地之會(1 / 1)

陽州之戰,魯軍因為沒有作足攻城準備,齊軍又不起接戰,最終無功而返。   又是一次竹籃打水一場空,陽虎開始焦慮了。   但焦慮又解決不了問題,實現不了自己的大事業。陽虎決定再次伐齊。   公元前502年春,陽州之戰僅過了十來天,陽虎就下令討伐齊國。   這一次,陽虎不再攻打陽州,陽州城太緊固了,實在打不下來,那就去打防守相對薄弱的廩丘。   廩丘,今山東鄄城東北。齊國與魯國的邊境重鎮。陽虎作了準備,他命人製造了攻城利器--沖車,還帶足了雲梯!   但這一次的戰略目的與上一次陽州之戰不同,上一次陽州之戰,陽虎之意是惹怒齊國,讓齊軍與魯國決戰,那作為實際魯軍統帥的陽虎可以創造機會,讓季孫斯和仲孫何忌都命喪戰場。   這一次的廩丘之戰,陽虎不打算折騰季孫斯和仲孫何忌了,因為從晉國傳來的消息,由於陽州之戰,魯國主動討伐齊國,這讓晉國很開心滿意。   齊國這些年對晉國生有貳心,並不斷拉攏晉國同盟圈的中原列國,早已令晉國火大了。   令晉國鬱悶的是,由於晉國這些年過來對中原列國諸侯確實非常過分,中原列國諸侯紛紛對晉國不滿,這才有了讓齊國蠢蠢欲動的自信。   但魯國的表現讓晉國不但滿意,而且感激。陽州之戰打響後,晉國上下都在高度肯定和表揚魯國。   陽州之戰後,來自晉國的情報讓陽虎興奮起來,對啊,如果晉國能夠支持自己,那自己製訂的對三桓A計劃也好,B計劃也好,都是狗屁。   自己現在貴為魯國執政上卿,有足夠的權力做迎合晉國的事。如今晉國最希望的,就是討伐齊國!   如果魯軍能夠在對齊之戰中取得勝利,那晉國定會更加滿意。   陽虎信心滿滿,他決定調整針對三桓的策略。所以,這一次伐齊,陽虎自任統帥,率軍進攻廩丘。   由於準備充分,這次魯軍將攻城武器悉數用上,對廩丘發起了全麵進攻。   廩丘的齊軍守將廩三是一位智勇雙全的齊國大夫,他沉著指揮廩丘軍民抵抗魯軍侵略。   城頭,準備了大量的石頭、擂木、開水、熱油。   廩三將守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主攻,一部分主守。   主守部隊除了正規軍外,將城內民眾都調集起來,歸主守部隊統一調派。   主攻部隊,在戰鬥打響前一開始,協助主守部隊守城。待時機成熟,主攻部隊出城突襲魯軍。   戰鬥打響了,陽虎親自指揮魯軍向廩丘發起了猛攻,魯軍士氣如虹,吶喊著沖向廩丘。   沖車、雲梯都上場了,陽虎信心十足,他急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軍事指揮能力。   但魯軍的第一波進攻很快被壓製了,城頭箭如雨下,魯軍將士紛紛中箭倒地。   好不容易靠近城墻,架起雲梯,但雲梯卻被齊軍自城頭推倒,更有石頭密集砸來,魯軍損失慘重。   陽虎鐵青著臉,命令沖車加快進攻。   魯軍推著沖車奮勇前行,但剛至城門,就遭到自城頭射來的火箭攻擊,城頭更是倒下熱油,沖車起火,失去戰鬥力。   陽虎大怒,命沖車連續進攻。在接連損失了幾輛沖車後,魯軍將棉被蓋住沖車向城門、城墻等處撞擊。   應該說,魯軍爆發了難得的戰鬥力,陽虎更是作足了準備,單是沖車就準備了十多輛。   在陽虎的指揮下,戰鬥異常激烈。   魯軍一波一波幾乎是無間斷發起攻擊,自清晨發起總攻以來,一直攻擊到太陽西下,雙方都精疲力竭了。   在魯軍的持續進攻下,東城墻一角終於轟的一聲塌了,陽虎大喜,立即集中兵力向東城墻處進攻。   廩丘守將廩三卻冷笑一聲,他早在半個時辰前就將主攻部隊集結了起來,吃飽了飯,喝足了水,就等著主動向魯軍進攻的機會。   此時,見魯軍向東城處集中進攻,廩三親率這支已經修養了一段時間的主攻部隊,打開西城門,吶喊著向魯軍統帥所在位置發起主動攻擊。   魯軍自以為圍著廩丘打,誰知廩丘守軍敢集中兵力殺將出來,而且要命的是,此時主力部隊基本集中到了東首,頓時猝不及防。   廩丘守兵鼓著難以置信的士氣,發出山崩海嘯般的沖殺聲,殺向兵力薄弱的魯軍西側和中軍統帥位置。   陽虎未曾想齊軍居然會反撲,頓時大驚,急命迎擊齊軍。   但缺乏準備的魯軍已然不及。齊軍一個沖鋒,就將魯軍給沖得七零八落。   魯軍更不知齊軍有多少軍隊,加上累了大半天,頓時士氣全消,丟棄器械一個個隻想著逃命。   陽虎大急,見猛將冉猛正在自己身後,用眼睛的餘光瞟去,冉猛也麵露懼色,看來也準備要逃。   陽虎大聲喝道:“如果冉猛在的話,哪會讓齊軍如此猖狂?”   冉猛聽主帥提到自己名字,頓時象打了雞血一樣,大聲叫道:“上卿勿急,猛在這裡!兄弟們,齊軍都是紙老虎,跟著猛奮勇殺敵啊!”   一邊說著,一邊揮著大戟就令車禦駕車向齊軍沖殺過去。   冉猛滿以為自己這一身先士卒、氣壯山河的舉動,會感染魯軍將士們,大家都會跟著他奮勇沖殺。   冉猛憑著自己力大無窮武藝高強,接連砍殺了好幾個齊兵,齊兵卻絲毫不懼,繼續向他圍攏過來。   冉猛納悶了,轉頭一看,我滴個娘喂,怎麼一個人也沒跟上來?就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玩命?這樣下去,自己的命不玩完才怪哩。   冉猛大吼一聲,揮出長戟,頓時齊兵倒下數人,陽虎看著頻頻點頭,心道冉猛真猛,戰後一定要重賞冉猛。   但接下來的一幕讓陽虎大跌眼鏡,隻見冉猛突然一個趔趄,頓時從戰車上一頭栽倒於地。   車禦嚇了一跳,隻見冉猛一邊用戟護住自己,一邊一拐一拐爬上戰車,大聲叫道:“猛腳受了傷,快撤!”   冉猛絕對不適合演戲,因為他這一套動作實在太假了,分明就是假裝腳受傷,目的就是趕快跑路。   齊軍見冉猛確實勇猛,本就忌憚無比,此時見冉猛撤走,也不來追趕。   由於廩三此時突襲魯軍的部隊也確實兵力有限,擊潰了魯軍後,隨即撤回廩丘。   趁這會工夫,廩丘守軍已經將城東的城墻缺口給修築完畢。魯軍哪怕是再有戰鬥力發動進攻,要想拿下廩丘已是難上加難了。   陽虎無比失望,他搖搖頭,嘆了口氣道:“居然還有這種表演的。”   連續幾次討伐齊國,魯軍都沒討得便宜。   陽虎確定,想通過打敗齊國來獲得晉國對自己的支持看來是畫餅充饑了。   不過,陽虎還心存一絲幻想。畢竟連續討伐齊國,是自己擔任魯國執政卿大夫時的重大對外軍事行動。   這樣的行動,至少是符合晉國利益的。   公元前502年春,魯國在齊國主動送還鄆邑、陽關兩座城邑的情況下,不顧齊國的有意示好,連續發動對齊國的戰爭。   雖然,魯國沒有討得任何便宜,但這讓雄才大略的齊景公終於火大了。   你魯國既然給你臉不要臉,那就結結實實揍你一頓吧。   公元前502年夏,齊景公命令上卿高張、國夏率軍討伐魯國。   由於陽虎連續兩次主張對齊作戰失利,陽虎在魯國的威信降了很多很多。   這一次,陽虎終於不再貿然出擊。他一邊組織軍隊抵抗,一邊派季孫斯前往晉國求援。   晉國這一次倒沒有忽悠魯國,中軍元帥範鞅親自為帥,上軍元帥趙鞅、上軍佐中行寅為副,組織了晉國大兵救援魯國。   齊軍一看,晉國大軍來了,立即撤退。   在晉國麵前,魯定公這尊菩薩必須得搬出去。   於是,在陽虎的安排下,魯定公親自率魯軍赴瓦地與晉軍會合。   在瓦地,魯定公安排了隆重的犒賞大會,以感謝晉軍的及時來援。   陽虎在這次犒賞大會上表現非常積極,他前前後後忙乎著,將魯國的最高禮儀都搬了出來。   他希望自己這個按非同尋常手段得到的魯國執政大夫的身份,不但得到晉國這些大佬們的認可,更對自己這些年來堅定維護晉國利益、不計成本向齊國叫板的舉動予以高度評價。   但令陽虎失望的是,盡管他多次特意在晉國這三位重量級卿大夫麵前表現搶眼,但晉國人貌似隻認魯定公以及季孫斯、仲孫何忌、叔孫州仇這樣的三桓宗主。   當然,叔孫州仇貌似這兩年來就在魯國政壇上退出了,其實他還請著假,或者大家都習慣了你叔氏暫時不過問魯國政務。   你陽虎再牛,也隻是季氏一介家臣。   這是晉國中軍元帥範鞅的態度,這是一個代表了晉國的態度。   所以,在瓦地,範鞅熱情朝見了魯定公,晉國三卿都熱情會見了魯國三桓宗主,陽虎被晾在一邊。   據說,這一次,由於晉國執政上卿、中軍元帥範鞅朝見魯定公時,給魯定公奉上的禮物是羔羊,而趙鞅和中行寅奉上的禮物是大雁。   那魯國呢?   魯國當時出麵的三位卿大夫是陽虎、季孫斯和仲孫何忌,這三位都依禮為晉國人準備了羔羊作為禮物。   但現在一看,晉國隻有一個中軍元帥才有資格用羔羊作為外交禮物,其餘的卿大夫隻配用大雁!   羔羊和大雁,隻是禽畜而已,但放在外交上,就體現出一個高低貴賤來了。   這讓所謂的全世界最講禮儀的魯國人非常尷尬。   看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所謂的這些外交禮儀都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那還不整改?   魯國就規定,從此參加外交活動,身份地位最為高貴的那一個卿大夫,可以用羔羊作為見麵禮,其餘的隻能用大雁。   而晉國中軍元帥範鞅認為,當時魯國配用羔羊的,是季孫斯!   這讓季孫斯感動得眼淚流了一臉盆。他立即備了厚禮,三份厚禮,逐一上門拜謝範鞅、趙鞅和中行寅。   陽虎很鬱悶,但他決定作一把最後的努力。   陽虎準備了比季孫斯更重的禮物,去求見晉國三位大佬。   結果,範鞅居然以水土不服身體有恙為理由,婉拒了陽虎。   中行寅更是什麼理由都沒有,說不見。   倒是趙鞅,熱情會見了陽虎,收下了陽虎送來的禮物。陽虎離開時,趙鞅還拉著陽虎的手,將陽虎送出門外,給了陽虎春天般的溫暖。   但趙鞅在晉國的處境非常不妙,陽虎很清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眼下,晉國中軍元帥範鞅權勢薰天,更與中行家族聯姻,兩大家族團結一致,是全世界最可怕的勢力。   趙鞅的趙氏家族,早已成了範氏、中行氏的眼中釘。   陽虎不由長嘆一聲,晉國,已經不是自己可以依靠的外部力量了。而齊國,卻是自己已經得罪的外部力量。   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自己值得依靠的外部力量?   更令陽虎火大的是,這次晉魯高層瓦地會麵後,原本一直忌憚自己的季孫斯貌似有了活力!   有時,季孫斯與陽虎對視的眼眸中,能明顯感覺到一股自信,甚至還有那麼一絲味道:你陽虎等著,遲早有一天,老子要收拾你!   仲孫何忌更不用說了,他本就一直在埋怨季孫斯,怎麼允許讓一介家臣爬到了宗主頭上?   所以,卿級領導班子會議召開時,仲孫何忌時不時與陽虎對著乾。   連一開始傾向於陽虎的魯定公,此時也終於擔起心來。   晉國的態度那麼明確,自己如果還要將重振魯國公室的希望寄托在這個陽虎身上,可能要攤上比自己的哥哥、先君魯昭公更悲慘的大事!   魯定公不再一味聽從陽虎的決策,他更傾向於一言不發。   魯國公室,看起來是沒辦法振興了。既然沒辦法振興,那就做一個合格的傀儡吧。   陽虎,已經沒辦法象以前那樣遊刃有餘地控製魯國朝政了。   而且,在社會上,陽虎更遭到了一股無形勢力的反對。   這股無形力量,正是來自當時名聲越來越響的孔子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