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孔子匡邑之難(二)(1 / 1)

但匡邑軍民等了半天,西門口外一片寂靜。   難道消息有假?   此時的孔子師徒,卻已經從東門進入了匡邑,此時正在離城門不遠處的一家茶館小停。   休息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要等等顏回。   離開衛國都城帝丘時,顏回向孔子請示,說要去顏濁鄒府裡拜謝這段時間來的禮遇。   孔子同意了,讓顏回去拜謝顏濁鄒是最合適的人選了。畢竟,孔子等人來衛國,就是顏回、仲由通過顏濁鄒拉的線。   顏濁鄒如今已經是孔子的學生,但由於在朝為官,不合適跟著孔子出走。   顏回去見顏濁鄒,拜謝是禮節,但顏回也想借機向顏濁鄒提醒一下,如今老師都走了,你小子難道不要送點禮?   孔子等人一邊等著顏回,一邊喝著茶休息。   一邊喝茶,一邊閑聊。   仲由最懂老師,知道老師此番滿懷雄心壯誌來到衛國,如今灰頭土臉離開,心中定是不甘。   關鍵是,老師說去陳國,但大家根本不知道老師為何要去陳國。   仲由隻知道,籍貫陳國的師弟公良孺知道老師的處境後,專門來信,邀請孔子去陳國。   仲由很清楚,其實陳國根本不適合老師這樣的人才輔佐。   既無明君,亦不安定。   心直口快的仲由本忍不住想問孔子,張了張嘴剛想說點什麼,孔子倒先看出了仲由的疑惑,嘆了口氣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放眼天下,齊國組建了由衛、魯、宋、鄭等國的反晉聯盟,晉國不但有內亂,還要麵臨列國諸侯的討伐。中原列國諸侯,非危即亂。丘觀陳國,也許值得一去。”   也許?   去陳國,其實孔子也是猶豫不決的。   孔子滄桑的樣子,仲由皺了皺眉,這個話題有點沉重。   “子正怎麼還沒來?”仲由換了個話題。   子正,即公良孺。公良孺,陳國公族士人,媯姓,公良氏,名孺,字子正,孔子弟子。   “不急,子淵還沒到呢,先等等他。對了,子正也應該很快到了,上次來信時,他已經從陳國出發了。”孔子喝了口茶,裝作心中大定的樣子。   子淵是顏回的字,那個年代,稱呼他人一般稱字,自稱一般稱名,鮮有帶氏的。   但氣氛終究沉悶,連一向喜好言詞的端木賜也皺著眉,不出一言。   大家悶著頭喝茶,誰都沒注意,茶館外麵慢慢多了幾個人。先是兩個,進了茶館望了望,盯著孔子看了看,然後就出去。   再進來三人,選擇了一張靠近孔子的桌子坐下,每人叫了一碗茶,一邊喝著,一邊裝作不經意地看了看孔子,再掃視了一下眾人,互相看了看,略微點點頭。   仲由心頭不快,對著顏刻嘀咕道:“匡人,著實無禮。”   顏刻是當時替孔子駕車的,他倒沒在意屋裡有什麼不對勁。此時見仲由與自己搭話,笑了笑,低聲對仲由道:“沒聽說過匡人無禮,但眼見過匡人懼戰。”   哦?匡人懼戰?仲由立即來了興趣,他湊近顏刻道:“有故事?說來聽聽。”   顏刻指了指窗外,不遠處正是一堵城墻,離東城門約三十餘丈遠。   匡邑是一座小城邑,城墻並不高,也不象大城邑一樣至少有東南西北四門,隻有東西兩城門。   仲由順著顏刻手指方向望去,隻見那城墻處有一個頗大的缺口,並沒有什麼漂亮的風景。   於是,仲由將手抬起來,裝作生氣的樣子道:“你小子搞什麼飛機?有故事就說來聽聽,讓老師解解悶,手指著一個破城墻,幾個意思,敢捉弄你大師兄,是不是想吃個指栗了?”   雖是鬧著玩的,但仲由的聲音有點大,且帶了個手的動作,頓時將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   對這位武藝非凡的大師兄,顏刻當然是敬畏的。   見仲由這個架式,顏刻條件反射般將頭向右一偏,左手抬出個擋臉的動作,口裡連連道:“子路師兄饒命!且聽刻說來便是。”   見仲由將手放了下來,顏刻沖著仲由咧嘴一笑,道:“子路師兄,刻之意,正是要請子路師兄看那個城墻缺口哩。   想當年,刻從軍之時,陽虎率軍攻打匡邑,匡邑城門緊閉,無人敢出城迎戰。   軍隊緊緊圍攻了一日,就將城墻給攻破了一個大缺口,然後大軍就由此缺口進入匡邑。   本以為,城內會有激烈的抵抗,誰知匡人四散潰逃,根本沒有什麼抵抗。”   顏刻喝了口水,有些洋洋得意道:“所以這次隨老師來匡邑,看到此缺口,刻不由想起當年那場戰役,故有匡人懼戰之說。”   仲由聽後也哈哈大笑起來,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   隻是,誰也沒注意,鄰桌正喝著水的那三人,聽顏刻講完後,都站了起了,狠狠盯了孔子等人一眼後,扔下幾個錢走了。   冉求看著不對勁,對孔子道:“老師,求觀那數人,眼神不善,不知何故?”   孔子也納悶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沒說什麼。   仲由皺著眉,對冉求道:“子有,你瞎扯個毛線?疑神疑鬼的,這不是增添老師煩惱嗎?”   端木賜站起來,看著三人離去的背影,自言自語道:“莫不是衛侯差人跟蹤老師?”   孔子也微微嘆了口氣道:“此地不宜久留,等子淵一到,大家就離開就是。”   但是,孔子等人離不開了。   過不了多久,隻聽茶館外一陣喧鬧,有人大聲喊道:“就在裡麵,莫讓他們走了!”   “對,莫讓他們走了,都抓起來送到官府!”不少人附和著。   孔子等人望去,發現居然有二十多人,陸續聚集到茶館,聽眾人喧嘩之聲,顯然對自己不利。   茶館掌櫃見一群人堵著茶館,那可不是來了生意,而是來搞事的,不由連連頓足,搶出屋去,大聲問這是要乾什麼。   匡邑城小,誰都認得這掌櫃,於是有人就將掌櫃拉到一邊,低聲輕語了一番。   掌櫃大驚,回頭看了看孔子,點點頭,也不敢再回屋來。   孔子鬱悶了,正想出門問到底何事,仲由卻搶先一步,擋在孔子麵前沖到門口,大聲問道:“掌櫃的,到底出了何事?”   掌櫃看了看仲由,指著孔子,憤怒道:“早知道此人就是陽虎,我就在茶水裡下了毒,毒死這該挨千刀的!”   陽虎?誰是陽虎?   冉求立即明白過來,敢情這此匡人是將老師當成了陽虎啊。   也難怪,陽虎與孔子長得有幾分相似,孔子雖比陽虎小了幾歲,但都是人高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