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 軍中籌備完畢一月的糧草,那熊心便是明裡暗裡都在催促著項梁和項羽領軍出征,讓他們分別去救援齊與魏。 齊國現在占有臨淄郡、即墨郡和半個瑯琊郡,項梁從彭城前去救援的話,隻需要途經東海郡,那是他們自己的地盤。 而項羽要前去救魏的話,則麻煩一些。 現在魏國被壓縮在潁川郡內不得出,中間隔著的淮陽郡現在是王賁在追著陳勝攆,亂成一片。 出征前,祭旗儀式。 項梁、項羽等將領上去簡短誓詞,接著上供祭品,再又敲響戰鼓。 隻不過此時士卒們的戰意並不高,隻是象征性地呼喊幾句。 隊伍前列,項羽側頭惋惜問道:“江寧,你確定這次出征,是隨叔父那路去嘛?” 好不容易能夠獨領一軍,他相信自己建功的機會一定不會少,如果陳洛跟著一起的話,那指不定自己多分些戰功給陳洛的話,還能讓對方撈到個爵位。 陳洛頷首:“相信羽兄此番前去一定是無往不利,完全不需要我來協助的。” 他這話不假。 項羽的戰術打法在秦末就是獨一檔的存在,哪怕歷史上他最後失敗,那是戰略上以及政治方麵出了問題,不可混為一談。 所以陳洛跟在項羽身邊,最多做些查漏補缺,統籌糧草的活。 項羽不解地嘆了口氣:“現在一大堆人都跟在叔父那邊,即使最後是場大勝,功勞落不了多少到你頭上的。” 陳洛搖了搖頭道:“此番前去,並不是為了名利。” 歷史上項梁就是大敗章邯,並亡於戰場上。 現在世界線發生改變,去對付陳勝的人變成了王離,而章邯則滅趙圍齊,戰績不遜色於原本歷史。 恰好項梁又被派去救齊,那又要如歷史上那般與章邯對上了。 其實讓項羽前去救齊、項梁去救魏的話,陳洛能放心不少。 可是魏國比起齊國,無論是名聲還是實力,都低了不少,兩國同時求援,熊心派項梁這楚國主帥率軍救魏的話,那齊國定然是會心生間隙。 這不屬於陳洛能影響決定的事了。 他能選擇的,隻有跟著大軍一同前去救魏,讓項梁穩紮穩打,不要冒進。 看到陳洛這堅決的回答,項羽不再勸說:“你在叔父那我還是很放心的。” 接著他眼睛瞇起,嘴角上揚道:“江寧你就等著我這邊捷報頻傳吧,十天前的那頓酒,等我回來就還給你。” 好家夥,你這是怕自己身上的旗子不夠多啊。 陳洛望了項羽一眼,無奈笑笑。 此時熊心站在點兵的高臺上,經過兩個多月好吃好喝,他不再乾瘦,身上有了點氣勢。 他激勵道:“諸位將軍率軍出征,前去解友邦之圍,實是彰大楚之威,誅滅暴秦後,封侯拜相,乃至於裂土封疆,都是可能的,隻需要諸位手中握有足夠功勞便可!” 熊心這講話,實際上就是畫上一個大餅,但效果還是頗為明顯,不少人都麵露興奮。 尤其是項梁身後不遠處的宋義,他原本就是楚國令尹,秦滅楚後,他如同喪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終日,因此現在有重新拿回昔日榮華富貴的機會,他是絕對不可能放棄的。 最後熊心是大手一揮,宣布:“出征!” 項梁率軍七萬,朝臨淄郡去;項羽率軍兩萬三千,先奔向淮陽郡的王賁。 五日後。 項梁軍隊達到東海郡與瑯琊郡的邊境,再往前走,便是進入秦朝的實控區域。 恰在此時,又有一道壞消息傳來。 原本在淮陽郡被追著攆的陳勝,居然是亂軍之中被自己的車夫殺死,當作投名狀交給了王離。 得到這個消息後,項梁便是第一時間召集了眾人於帳中,開始議事。 項梁麵色凝重道:“我料想過秦軍餘勢猶強,可沒想到陳王居然連三個月都沒能撐過,便是敗亡,看來接下來救齊不會是件易事啊。” 按照王離從關中出兵的時間來算,到現在確實隻用了三個多月。 陳勝聲勢最為浩大的時候,從淮陽到上黨,全屬於他能影響到的勢力範圍,卻在旦夕之間身死於 “陳勝不過區區戍卒耳,驟然稱王,並非真乃天生貴種,失敗實屬正常。”宋義此時接話,“現在王上乃是懷王之後,將軍是項燕將軍的後人,這自然是不同的。” 項燕沉聲道:“宋將軍,現在我是召集大家來商議接下來救齊的計劃的,並非是來聽這些事情的,希望你能說出一些有用的建議來。” 宋義依附於熊心,而非項氏,這次出征,項梁這邊的裨將便是宋義,隱隱是有熊心用他來進行掣肘的意味。 邊上的項聲同樣補了一句道:“陳司徒同樣是當初跟隨陳王起事之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照你這麼說來,也是看不起陳司徒?” 被提及的陳洛見狀,微笑出聲:“宋將軍之言頗有偏頗,其實要我來說,在座諸位都算是受到些許陳王的餘蔭。 若無他率先起事反秦,首倡大義,宋將軍指不定還在哪裡與秦吏打交道呢,豈能在此處領著數萬大軍? 何況,以出身來論能否成事,屬實是毫無道理,當年太公望,不過是鄉野之人,秦相百裡奚,更是隻是奴隸,宋將軍難道認為自己比他們的成就要更上一籌嘛?” 對於陳勝的觀感,其實在他心中算不上太好,更何況前一陣還聽到陳勝還是誅殺了吳廣的消息,更是扣分項。 在自稱為王後,陳勝變質得太快。 要是他能夠保持初心的話,陳洛當時或許不會選擇離開。 但是陳勝的功績無可否認。 他能從閭左之徒,成為反抗秦王朝的第一人,這就遠比宋義這靠著祖輩的人要強。 宋義被連續反駁,鐵青著臉丟下一句:“那我倒想知道陳司徒又有何高見,能夠擊退秦軍,解齊國之圍。” 然後他便是低下頭去,不再言語。 項梁在上位溫和一笑說:“宋將軍莫要生氣,陳司徒不過心直口快了些,大家此去是為了擊破秦兵的嘛,還是要通力合作的。” 他這話裡話外,其實都是在幫陳洛說話。 宋義隻能忍氣吞聲,無奈地勉強答應兩聲。 而陳洛此時又是繼續道:“項將軍,在下確實有一良策獻出。”
第20章 兵分2路,陳勝覆亡(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