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交涉,爭鋒
  帳內眾人互相對視,眼底充滿疑惑。
  南越國。
  他們有幾萬騎兵?
  相比帶來極強壓迫感的匈奴,南越在他們眼中不說是微不足道,也隻能算是不過爾爾。
  之前劉邦選擇禦駕親征,他們就覺得有些小題大做。
  在宴會喝酒閑談時,他們都很少聊到這一方麵,原因很簡單,覺得它實在是沒有討論的必要。
  為數不多扯到幾次相關話題時,他們的觀點都很明確。
  若不是大漢主力軍都在外麵打匈奴,哪怕是讓周勃帶上三五萬人,足以把他們揚了。
  因此陳洛驟然提到南越國,並言語間頗為重視,顯然是將他們當成了威脅。
  這就是讓他們最不理解的地方。
  樊噲是心直口快道:“江寧啊,不是我過於輕視敵人,可我覺得南越國實在沒有什麼威脅。
  我聽說他們的國主趙佗,曾經僅是一名縣令,南越國最精銳的士卒,是由當初秦朝的殘兵所組成。
  要知道我們當年是擊敗過秦朝的核心主力,將那些猛如獅虎的軍隊擊潰,將他們變成了案板上的魚肉,和圈欄內將待宰而瑟瑟發抖的家豕沒有區別。
  由此來看,他們難道會是大漢需要正眼去瞧的敵人嗎?”
  其他人沒有出聲附和,隻是他們臉上的表情已經很能夠說明態度,剛見識完北邊草原上真正強大的敵人,並將他們擊敗,對於南越,真就是不屑一顧。
  素來重視所有敵軍,幾乎不會掉以輕心的韓信,倒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直接開始譏諷,而是陷入思忖。
  片刻後,他搖了搖頭,輕聲說:“江寧,我認可樊將軍的看法。”
  自己對比了兵力數量、戰備後勤、戰略縱深等等方麵,沒有發現南越在任何方麵勝過大漢。
  在這種占據了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讓樊噲帶著兩萬人莽上去,或者周勃帶著三四萬人慢慢運營,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換到後世的策略遊戲裡,大喊一句“飛龍騎臉怎麼輸”,沒有什麼問題。
  他們是知道劉邦帶了超過三萬禁軍,再加上長沙國的軍隊,士卒數量絕對是超過了五萬。
  其實對劉邦的統兵能力,眾人還是很放心的,又不像打匈奴,需要率領二三十萬士卒進行大軍團作戰。
  見到大家全是一副安心的模樣,陳洛隻能無奈苦笑。
  自己肯定是不能向他們透露劉邦病重這件事情,畢竟屬於機密,且後果影響相當之重。
  因此陳洛需要說服麵前這幾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別說和韓信辯論戰爭相關的內容,在軍事專業知識上,即使是夏侯嬰和樊噲這樣偏向於莽夫的將領,同樣對自己形成碾壓。
  因此自己必須得劍走偏鋒,不按常規思路來讓他們進行認可。
  沉吟片刻,深吸一口氣,陳洛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沒有第一時間說話,他隻是靜靜著望著眾人,胸有成竹的模樣。
  見到陳洛這樣的鄭重的態度,眾人漸漸產生了疑惑和好奇,想知道他的底氣從何而來。
  將樊噲等人的情緒吊起來,陳洛這時方才開口說話:“其實我一樣認可樊叔的看法。南越兵弱且將少,地廣但城稀。
  理論上來說,南越根本不會是大漢的對手。
  可諸位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南越的地形與氣候與中原乃至楚地迥異。
  南越國占據的地方夏季氣候不止是炎熱,更是濕熱,這其中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濕熱天氣更難有效散熱,並會導致腸子出問題,拉壞肚子,嗯……還有蚊子繁多,易得瘧疾。
  外加是南越那是水係與山嶺交錯的破碎地形,我們誰都沒有在那樣的地形下指揮軍隊的經驗。”
  竺可楨是根據《呂氏春秋》書中的《任地篇》裡的物候資料,再對比張標所著的《農丹》,研究出來秦漢的春初物候相較清末要早三個星期。
  顯而易見,當下這個時代氣溫將會更高。
  生活在這裡的陳洛亦是深有體會。
  “江寧你為何知道得這般清楚?”等他的話音落下,韓信揉了揉下巴,迅速接上自己心中的疑惑。
  要知道帳內的這些人走南闖北,在大漢已經是見識最為頂尖的一批人。
  可若是詢問關於南越國境內的地形,他們還能勉強回答幾分,至於南越國內氣候相關的細節影響,那可能是本地那些野人才能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