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陳洛不光說出來,還分析了種種弊端。
  這簡直是讓帳內眾人驚掉下巴。
  見著愕然的眾人,陳洛隻是擺了擺手說:“你們就別瞎猜了。我隻不過是通讀了一些資料罷了。
  當初秦代征百越時,是留下了詳盡無比的相關資料。
  數年前攻破長安城,這份資料我和蕭丞相都拿到過,隻是蕭丞相對於律法類的事情更感興趣,而我則讀這種奇聞怪談更多。”
  這是他想出的最為合理的解釋。
  自己總不好說是從後世收集過無數遊玩攻略,加上真去粵省、桂省旅遊過吧。
  聽到陳洛這麼說,眾人將信將疑,不過沒有其他更加合理的解釋,隻能選擇暫且相信。
  沖著眾人笑笑,陳洛繼續說:“這麼來看,諸位應當是認可南越國存在一定威脅這個說法吧?”
  周勃、樊噲他們對視一眼,最後目光集中在韓信身上,把他作為主心骨,來進行這個判斷。
  “如果按照江寧你這個說法,那南越國確實沒有那麼好對付。”將氣候和地形影響加上,原本韓信想著隻需要動用三到五萬軍隊就能夠擺平的南越國,現在需要至少六七萬人才行。
  按照這個數據計算,是韓信將自己代入到軍隊主帥的位置上,哪怕對南越國的地勢不熟,也不會犯什麼致命錯誤。
  換成劉邦來指揮大軍,那麼就需要一定的試錯空間,軍隊人數僅僅在六萬人左右,卡在這個邊緣,那是相當危險的。
  想通這點後,韓信是抬起頭看向陳洛,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不過他還是選擇問道:“那麼江寧你有什麼想法?”
  韓信是了解自己的。
  猜出了他的本意並非是在鼓吹南越的強大,描繪出一個會使漢人畏懼的國度,去放棄那塊可以耕作的沃土。
  於是韓信沒有選擇反駁,而是想聽聽對方會給出什麼解釋。
  麵對他拋過來的這個問題,陳洛快速地給出了回答:“南越必將屬於大漢,成為我華夏自古以來的一部分。
  隻是陛下親征在外,諸侯雖會有軍隊前去援助,可需要耗費時間與精力在節製諸侯之兵上,總歸是人心不齊,導致軍隊難以發揮出最強的效果。
  可陛下從長安帶出去的親兵不過三萬,若進攻南越需士卒六萬,那陛下之親信占了不到五成,這個問題是客觀存在的。
  那麼我們要將它解決,從關中征兵過去,自然不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我們這裡有十數萬軍隊,恰巧絕大部分不能進入關中,那麼調動一部分精銳去往南方,參加與南越的戰爭,不是正好的事嗎?”
  韓信等人紛紛瞪大了雙眼。
  原來陳洛所說有兩件要事,前一件事還真不是瞎扯啊,伏筆全部埋在這裡了。
  如果不是因為討論第一件事情的時候,陳洛提到大軍不能進入關中,眾人打算在函穀關附近遣散大軍,隻留關中戶籍的士卒卸甲入關,甚至在抵達長安時,僅留三五千人來充當儀仗隊。
  集思廣益討論出這個方案時,大夥覺得沒什麼毛病,這就是一個相當合適的解決方案。
  不過當第二件事情被擺上臺麵來進行討論時,他們都恍然震驚了。
  那個由自己參與討論的方案,真就是自己構想的嗎?
  這方案其中又究竟由多大陳洛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想到這裡,樊噲他們有種四十五度角抬頭望天的沖動,來好好想想自己的思維究竟是不是由陳洛進行操縱,簡直不要太離譜。
  樊噲是小心翼翼地問:“江寧,難道所有都在你原本的預料之中,連大家會怎麼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都有猜測嗎?”
  見他這副模樣,陳洛有些無奈。
  自己的確在決議形成的幾處關鍵節點進行乾預,可並非是像他們心中所想的自己操縱心靈,否則那比尤裡都更加離譜。
  於是他老老實實地說道:“這不過是個巧合。但我原本是有猜過大家可能會做出的一些判斷,並以此為基礎研究了下一步的動向,沒有想到大部分居然會吻合,實在屬於意外罷了。”
  眾人瞇著眼,望向陳洛的眼神裡依舊是充滿了不信。
  隻是仔細想來,隔空操縱所有讓參與者的心靈,實在太過於不可思議。
  畢竟很多參與者原來根本沒有接觸到這個事件,和陳洛的唯一關聯,真就隻剩這方麵的動向。
  待到眾人平靜下來,選擇舉手表決,是選擇同意陳洛率領部分解散的軍隊,南下前往南越,去對劉邦進行支援,用於狠狠打擊那些南越軍隊囂張的氣焰。
  而得到他們在這方麵的支持,陳洛的目標已經達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