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出來了,姐夫是收著棋力,選擇在讓著自己。
  不然前兩日能在中盤把自己殺個落花流水的陳洛,為何今日四連和?
  若真是自己進步神速,就不至於對劉如意的戰績是輸多贏少。
  “陛下這些日子已有長足進步,我第一盤用五分力就能與陛下互為均勢,現在這盤已經使出了八分力,恐怕過不了多久,我恐怕就得全力以赴了。”陳洛微微一笑,稱作應答。
  從劉盈認負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已經察覺了自己有讓棋行為,如果在這個時候大肆稱贊對方棋力強勁,反倒顯得虛偽。
  而陳洛的說法,他將自己是由五分力提升到八分力,便顯得真誠許多,至於他究竟使出了幾分力,別人無法得知。
  劉盈原本的糾結瞬間消失,眼神中多出了幾分喜悅。
  不過他抿了抿嘴道:“可我下起棋來,卻比如意還差了一截,這是否說明我沒有他機敏呢?”
  如果換成其他帝王提問,那陳洛恐怕背後已經開始冒汗,得開始考慮背後的深意,以及祈禱劉如意能活到臘月,見到明年的太陽。
  劉盈則沒有那麼多心思。
  他的提問就是話語的原意,不會附加任何暗示。
  想了想,陳洛答道:“棋藝高低並不能說明一個人是否聰慧,就像武藝高低也代表不了一名將領的強弱,否則大將軍就非淮陰,而是舞陽武侯了。
  而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下棋,乃小道耳,何況殿下除了學習典籍,就是鉆研弈棋。但陛下要思慮天下大事,哪有那麼多的時間研究這些呢?
  何況陛下這幾日進步研究夠大了。”
  劉盈聽著陳洛的解釋,撓了撓頭,“原來是這樣嗎?”
  接著,他揉了揉下巴,舉一反三道:“那麼我再多鉆研幾天,大概進步會更快吧。”
  “下棋說到底隻是用來娛樂身心,陛下切莫沉迷其中,誤了正事。”陳洛不忘提醒。
  劉盈二十來歲的年紀,暫時得不到處理政事的權力,萬一整日研究起象棋,那和全天在後宮當木匠的明熹宗又有什麼區別。
  到時候等到他正式接手大漢,就算有振奮起來的心思,但估計也失去了那個能力。
  聽到這句勸誡,劉盈點頭道:“好,我知道了。絕對不會玩物喪誌的。”
  他這態度誠懇得簡直不像一位帝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反倒和被夫子訓誡的學生沒有什麼兩樣。
  這倒讓陳洛有些不好意思,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話說重了。
  在侍從重新布置棋盤期間,劉盈悠悠嘆了口氣。
  “阿兄為何事煩悶,莫非是編纂故事時,出現了什麼不解之處嗎?”見狀,劉如意關切問道。
  近些日子,劉盈嘗試著將陳洛講給劉如意的那些故事按照時間線整理,編纂成一本完整的書籍。
  那些故事乃是陳洛借著《三國演義》剩下不多的印象,雜糅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融合出來的故事其實存在不少混亂,想要將它完全搞明白,並非一件簡單事情。
  但這事交給別人,還真辦不了。
  畢竟知道原版故事的總共也就三人:皇帝、代王、陽夏侯。
  不了解全部劇情的旁人,難不成在編纂途中遇到迷惑處,好意思去叨擾他們其中之一嗎?
  於是劉盈隻能親力親為,想著自己閑著也是閑著,有事乾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