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漢風雨飄搖的5年(下)(2 / 2)

  歷史上劉肥之所以謚號為“悼”,與當時掌權者為呂雉不無關係,他身為庶長子而且是一方諸侯,乃是呂雉的眼中釘,生前需要戰戰兢兢,身故後亦得不到什麼贊美之言。

  畢竟悼是帶有同情意味的平謚,上一位用這個謚號的吳臣,是因為僅僅即位三個月就薨逝,根本沒有乾出什麼名堂來,不太適合用上謚。

  而我大兄在齊地近二十載,百姓安樂富足,豈會得不到上佳的評價?

  現在大漢局勢與歷史不同,劉盈必然不會讓劉肥再用這個謚號。

  沉吟片刻,他提議道:“諸位,你們覺得給齊王用文為謚號,可否?”

  隨著劉盈話音落下,不少臣子起身表示反對。

  “文”這個謚號實在太頂級了。

  敢用它當謚號而不被嘲笑的君主,那都得是在位期間使得自己治理的地方,有飛越提升。

  大漢開國徹侯薨逝的也有數十人了,可這批人裡用“文”作為謚號的,不過蕭何等寥寥數人。

  而劉肥在齊地乾得確實不錯,但想要用文當做謚號,那還是差了一線,哪怕這個建議由劉盈主動提出,也讓不少臣子選擇反對。

  畢竟現在謚號體係並未崩塌,在天下人眼裡存在著可信度。

  那麼它關係著不少朝臣的身後名,他們肯定不會讓其隨意失去公信力。

  見反對的聲音不小,劉盈倒沒有一直堅持,硬是要給劉肥用“文”這個謚號,畢竟他心裡也清楚,自己兄長的確稱不上“經天緯地”“博聞多見”,“慈惠愛民”勉強能沾上一點邊,但要因為這個就用“文”來作為謚號,那恐怕會導致這個謚號縮水。

  於是劉盈讓朝臣繼續提出建議。

  他們見到前麵有那個提出“悼”為謚號的臣子,差點被劉盈丟出去,於是明白劉盈是想給齊王上謚。

  對於這點要求,眾人並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齊王在齊地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大功績,但十多年來一直安安穩穩的,境內沒有出什麼亂子,就算得上一位不錯的君王了。

  經過一番討論,在“安”“平”“惠”等謚號裡,他們覺得“恭”字最適合剛剛薨逝的齊王。

  尊賢敬讓曰恭,勤恤民隱曰恭!

  “恭”這個謚號屬於上謚,而且與後世不同,沒有暗貶和諷刺的意思。

  而劉盈仔細思索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覺得它與自己的兄長的確屬於絕配。

  很多人覺得劉肥治理齊國,主要是靠著國相曹參,不管這個觀點是否正確,至少說明曹參在齊地治理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尊賢敬讓”便說得通。

  而齊國這十多年來,一直奉行著無為而治,不與民爭利,那麼“勤恤民隱”便可由此得出。

  劉盈微微閉上雙眼,頷首說道:“謚號可為恭矣。”

  討論完齊王謚號,接著隻再議了幾件小事,劉盈便宣布退朝。

  他坐上龍輦後,仰頭靠在墊背,覺得臉上那幾道淚水劃痕處,被冷風一吹,有些麻木。

  “大兄,阿弟最後也隻能為你做這麼多的事情了,若早知如此,以前下棋時就讓你多贏幾盤。”

  ……

  二月二十七日。

  宮城中傳出另外一則消息,讓整個長安為之震蕩。

  劉盈嫡長子,眾人眼中的未來太子,傷寒高燒數日未退導致去世。